革命性的Rohloff變速花鼓設計

Rohloff的Speedhub為變速器領域掀起了一場小小的設計革命。多說無益, 我們直接來看看這款未來型的變速系統的測試結果與評論。

圖、文◎編譯小組


我們從平坦路面騎上越野路段時,一個最主要的困難就是如何保持良好的變速動作,這是想爬上所有 陡坡所不可或缺的重要關鍵。然而受到機械性能及操控狀況的限制,以至於目 前的變速系統的功能表現都尚未達完美的境界。許多的工程師無不絞盡心力設 法要將其系統轉化成能完全適應越野操作的境界,而Rohloff公司的總經理兼總 工程師Allemand Berhnard Rohloff首先為這個惱人的問題找到解決方案。

重1700公克、堅固耐用

Rohloff Speedhub花鼓在一九九六年秋季首度在科隆舉行的IFMA展中公諸於 世。之前工程師們花了四年半的時間來精進製造及修正Rohloff 先生的設計理念,才開發出一款自行車適用的變速系統。Rohloff表示,這項設計必須克服許多困 難,好比如何控制整套系統的重量、堅固性以及作用速度的考量。我們對這項 產品充滿信心,我們已開發出全新的製造技術,用以減輕重量並使用堅固耐用 的材料。Speedhub所公佈的1.7kg,算起來並不會輕得很離譜。與 Shimano Decore XT變速組相較之下,Speedhub重約400g,我們可以斷言其優點 足以彌補這點小小的缺憾。這種花鼓總共內含125片組件,完 美之處在於靠機械的力量運轉。為了配重,在後花鼓內安裝了小 齒輪。位於踏板箱內的齒輪傳動系統提供踩動踏板時巨大的反作用 扭力。這個地方也反應了該系統的容積。踏板的寬度為73mm ,並沒有提供135mm長的後心軸活動空間。

在車架左側有一根扭力桿被固定在下叉上。上頭有一顆按扣可在 拆解後輪時將扭力桿鬆開。這項零件阻止了主轉軸空轉,且構成一個固定點, 可支撐在它上頭的齒輪傳動系統。二條綱絲分別控制從同一側冒出來的不同小 齒輪動作。它們被束在左剎車支撐桿的一個固定支架上。連在鋼絲的末端上有 二片可以作簡單迴轉運動的結合組件,要安裝後輪時可以先行將之分離。位於 車身右側的調鏈器固定在這邊且撥叉也在它後面,一方面可用它來規率調整許 多全避震越野車上的鏈條長度變化;另一方面,由於要使輪胎固定垂直 地面,所以它不能作任何向前或向後的調整,這是傳統維持鏈條固定張 力的方法。此外,如果鏈條被扯斷,可以截去一節鏈環。

包括125項零配件及油槽內的13個軸承

最後我們注意到,與「傳統」的變速箱不同的是,Speedhub沒有離合器。有 一個獨立的轉齒位於拱架右側,用以傳動速度。一個簡單的輪胎迴轉運動輪流 牽動二條分離的鋼絲來嚙合傳動系統。當輪胎轉動第二圈時,我們很意外地被 它的高度調整點所吸引,原本這個部份主要就是為了前變速撥叉而設計的。現 在它已經變得英雄無用武之地了,因為前面只剩下一片齒盤。

在這一刻我們頓時恍然大悟,瞭解到為何它能變速如此快速的原因。像是踩 踏板數圈來勾正鏈條的土方法已經是不必要了,因為它能瞬間變 換齒位。不論你是猛力或輕輕的踩踏,都能很輕鬆地達成變速目的。因為有 變速容易的好處,車手不須在變速時刻意大幅減小踩踏時的施力。因為該套系 統不會感應到這些壓力。不過沒有離合器卻促使我們操作時要更謹慎一點,以 免讓齒輪過早磨損。

絞鏈現象不復見

在實地操控過程中,當我們在下坡時直接放開嚙合,它的傳動比會變成空檔。 這樣一來,為了應付迎面而來的下一個障礙挑戰,車手只需將全部注意力放在 車身及前進路線操控上即可。這樣的設計多麼舒服且安全啊!

值得一提的是,像絞鏈的現象是絕對不復存在的,除非是正常的磨耗或鬆 動,不然傳統上常見的鏈條不正常磨損程度也會減至最小。唯一美中不足的是 拆卸後輪時的手續較為繁瑣。若在趕時間的時候,它就變得不是很方便了。我 們敢拍胸脯保證,未來的變速系統設計將會是這款量產型設計的天下。 Rohloff的Speedhub 14段變速花鼓代表了自行車工業科技的一大進步。 

 

由二條鋼絲牽動置於花鼓內的14段變速齒輪傳動機構

暗藏於花鼓內的變速系統~Speedhub

基本資料
名稱:Rohloff
俗稱:Speedhub
段數:14
系統:油槽齒輪傳動
外部變速方式:獨立鋼絲牽動
結構:7020鋁合金
軸:中空加工鋼材
長度:135mmψ20mm
表面處理:拋光
固定裝置:刨薄185mm扭力臂
固定片:標準國際規格
密封方式:唇片接合
容積:60-70ml
潤滑:變速箱使用SAE 80潤滑油
直徑:100mm、32孔
軸承:四個密封滾珠軸承及九個滾柱軸承
花鼓總重:1700公克
轉輪:120g
調鏈器:110g
定價:6,319法朗。

優點
保養及調校需要較少
操作方法簡單有效
變速迅速
缺點
安裝後輪相當繁瑣
價格及重量過高

設計者的話
總經理兼總工程師Berhnard Rohloff表示,「我們在一九九六年首度推出了這款十四段變速花 鼓,將它作為本公司十年來的一個小小革命。現在我相信未來的 變速系統都將在這個設計概念下衍生。因為它具有保養及機件調 校較簡捷的優勢,騎乘者能全心投入踩踏轉動,享受騎乘樂趣, 而它對於滿足這項基本要求的表現令人十分激賞。」

編者小百科
為了讓齒輪機構的使用壽命能更長久,每年最好將花鼓內的油漏乾更新 一次,若有需要的話可視情況改用較稀釋的潤滑液。

一顆簡單的按扣就能解下連在左後下叉上的扭力臂

摘譯自法國Velo tout terrain雜誌1999年5 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