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NAFTA的新規定,從2001年1月1日起,墨西哥的關稅遞延特權將走 入歷史,屆時Brunswick與Huffy進口零件至墨國皆須負擔18%~33%不等的 高額關稅,此項變革將對墨西哥、美國與台灣業界造成不小的衝擊。 文◎編譯小組 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的一項不太為人熟知,卻即將生效的規定已經開始對墨西哥、臺灣和美國的 自行車產業造成莫大的衝擊。 業界中少有人警覺到由2001年1月1日起,極為成功的墨西哥M aquiladora加工出口特區計劃將會喪失關稅遞延特權。 2001年起須支付零件進口關稅 對在當地享有Maquiladora加工出口特權工廠的美國自行車製造商 Brunswick、Huffy來說,這意味著他們從2001年開始將首次必須為進口的自行車零 件支付墨西哥進口關稅,這些關稅的稅率由18%到33%不等。 這樣的稅率遠比從中國大陸或臺灣進口整部的車到美國所需支付的11%關 稅高出許多。 業界資深顧問Jay Townley表示,未來會對墨西哥或美國市場造成最大衝擊的 事件莫過於此! Townley於五月間在墨西哥Pan Am國際自行車展覽會上主持了一場以NAFTA對北美自行車產業所造成的衝擊為主題 的研討會,會中Townley提出許多精闢的見解。 Townley提到,今年的台北展覽會上已有很多有關迫於現實與壓力,許多零 件製造商開始考慮到墨西哥設廠營運的討論,其壓力與無奈可想而知了。 由於目前所享有的關稅遞延,使得Brunswick和Huffy因為不必為進口零件付 出關稅而比由臺灣及中國大陸進口自行車的廠商佔有競爭優勢。 但在2001年之後這兩家公司勢必會居於劣勢,因為他們所必須付出的零件 進口關稅要比在美國本土的自行車進口商高。 零件廠到墨國設廠勢在必行? 但假如Brunswick和Huffy能夠說服臺灣或墨西哥當地的零件廠開始在墨西哥 製造零件,他們就無須付高額的零件進口關稅。 Brunswick的行銷副總裁Larry Pizzi說道,「由於他們擁有經驗,也了解我們在零件方面的需要,這些臺灣公司似乎 蠻有興趣將工廠外移。但假如他們不願意的話,墨西哥的勞動市場素質也不錯, 我們目前正試著說服墨西哥當地的廠商開始製造零件。」 「Huffy和我們在墨西哥的投資都已經大到不可能在2001年撤離。我們已經在 此地奠定基礎,也打算在這裏更進一步地擴大生產營運。」Pizzi補充說道。 這項在2001年即將生效的變化同樣也有可能對墨西哥市場產生很大的影響。 墨西哥所有類別的自行車市場大約是2百萬輛。Brunswick和Huffy兩家的年生產量 目前是4百萬輛,還在持續攀升中。 打入墨國內銷市場輕而易舉 由於這兩家公司可能在2001年起就必須開始付關稅,到時令他們不考慮內 銷當地市場的障礙也將解除。因為不論他們所生產的自行車最終在何地銷售, 他們都必須為進口零件付進口關稅。 日馳目前正在評估到墨西哥設廠的計畫,董事長特助蘇偉倫表示, 當Wal-Mart和K-Mart這樣的美國量販店開始進駐墨西哥市場時,大家心裏都清楚這些量販店 較可能向他們目前已有業務往來的廠商購買自行車,像是Brunswick和Huffy 等。 蘇偉倫強調,「對想打入墨西哥市場的美國公司而言,他們只需要和幾家 好的零售連鎖店共同開發一個良好的行銷計劃,就可以將產品行銷至數以百萬 計的消費大眾。而由於他們本身的產量早就已經超過墨西哥整個市場的胃納量, 他們做生意的成本相形之下較低。假如他們決定進軍墨西哥本地市場的話,他 們極有可能做得很成功。」 假如墨西哥開始發展Brunswick和Huffy所需要的零件生產基本建設,極有 可能將會吸引其他的自行車製造商前往這個國家,Townley說道。 Townley表示,臺灣目前處於產能過剩的狀態,所以當有人提出要台商到墨 西哥設廠的建議時,可以預見廠商會有相當的排斥。然而NAFTA的整個架構就 是要鼓勵會員國間的彼此交易往來並打壓外來的貿易。無可避免地一定會有人 供應NAFTA國家零件、輪胎與管材。 根據Townley的說法,今年的台北展覽會場上到處有人談論墨西哥的工廠已 經由臺灣搶走了3百萬輛自行車的製造量。臺灣的業者也首次了解到這不是一 種暫時性的取代,而將是永久的訂單流失。 根據Pizzi表示,Brunswick在墨西哥的兩個工廠到目前為止只生產了60萬輛, 但明年該公司計劃要達到將近3百萬輛的產能。 「Brunswick在這裏所造成的衝擊與影響還需要時間來感覺,」Pizzi說道。 Pizzi表示,Brunswick希望最終能用美國及墨西哥製的零件來取代所有進口 零件。這將使他們能用最短的出貨時間供貨給美國市場。 摘譯自美國Bicycle Retailer雜誌1999年6月1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