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吳裕堯
EURO BIKE大會面對21世紀,抱持樂觀的態度,因為人潮和反應都讓他們 更有自信。這個過去提供市場風向球、高檔及創新產品展示 櫥窗印象的EUROBIKE展,今年捎來了怎麼樣的千禧年訊息? 打造一個純粹的貿易舞台 今年,共有來自32個國家,564家不同廠牌湧向EUROBIKE展 ,進駐11個展覽場館,及室外展示空間,以德國廠商達208 為最多,而義大利64家和台灣61家分居二、三位,構成分子和以往差別不 大。 然而,展會前夕,大會徵詢部分業界代表並做了一番討論,決議展址訂於 Friedrichshafen,並試圖給予未來的EUROBIKE展一個基調:這個展會是純粹的貿易舞 台,不再開放予大眾參觀。以往EUROBIKE僅保留展期前兩日給自行車業者,而今擬欲營 造一個純然是買賣雙方立約、交換資訊和做生意的場所。取 向塵埃落定,參展者的反應如何?EUROBIKE大會特別設計了一份問卷,以蒐集各方意 見,追溯這項變革的正負作用。而參展廠商也議論紛紛,參展的台灣廠商看法也不一, 有的認為如此也好,順手牽羊者和小偷少了很多,而且看參 展廠商可以專心和有心做生意的業者來往,不必浪費時間於 看熱鬧而非看門道的民眾。而有的則指出,如此一來將聽不 到消費者的聲音和亦無法了解其偏好。 因為消費者及業者的需求畢竟會有落差,少了消費者,就無法比對出兩者間的差 異何在,只能聽業者一方之辭,所以仍建議開放最後一日,避免展會愈接近尾聲愈冷 清的景況。究竟孰利孰弊?倒是大會特別於展會第三天晚上 安排了EUROBIKE PARTY,讓與會者能夜以繼日,在輕鬆的氣氛下,繼續交流,好好享受 食物、競賽表演和音樂,稍稍紓解展會事務的疲累! Shimano延後新品發表顯效應 打著揭開千禧年新品機密的大旗,自然會場中多是各家下一輪產品。 Shimano依舊佔據第9館的龐大空間,藍色調的裝璜讓人進入一圈圈 Shimano的世界,陳列著各家使用Shimano產品的自行車,囊括世界各大廠牌及車款,彷 彿是頂級產品的大觀園。主推的千禧新品包括自動變速系統、自動照明及新式輪圈、輻 條及花鼓設計的輪組。Shimano今年延遲宣佈新品的效用已漸浮現,歐美銷售成績 均下滑,出口額度預料將降低9%左右,只有東南亞地區為上揚的趨勢,算對母公司不無 小補。而Shimano歐洲針對舒適和安全推出的新品是否能提 振士氣,絡繹不絕的人潮,並不能回答。倒是其工作人員, 也頗關注地詢問台灣相關產業的動向,並有人員巡於各館刺 探軍情,特別是煞車及變速器。 而義大利的Campagnolo一館之隔,展出其10速組件,5組 主力產品皆到齊,工作人員對於黃皮膚、猛按快門者,打趣地說:「 Don`t Copy in Japan!」 避震、touring仍受歡迎 登山車大廠是不會放過EUROBIKE,美國的Scott、Specialized雄據第一館,德國 Steppenwolf在第3館和Giant攤位相對,幾乎每一館都可見登 山車影子,Cannondale、Marin、Trek、GT、Schwinn、Mongoose、Gary Fisher、 Diamondback等美國大廠幾乎全報到,德國及瑞士廠商則以手工打造為訴 求,並由工作人員騎著不時穿梭於各館以吸引目光,以高價 及高科技為訴求,Centurion的No Pogo車款,和Cannondale都大量運用複合材料於車架,是TV Live介紹的聚光燈焦點,Giant援引自F1賽車科技的NRS避震系統也 是人潮的大吸盤。 Trekking、Touring 和City車在此也絕不會寂寞,歐系的車廠展出不少,外地廠家 也都瞄準這種在歐洲受歡迎的車款,推出許多產品,但售價 倒是一致的跨越DM1000的門檻。值得一提的是,將登山車避震器科技轉移到Trekking 和City車上似已成為風潮,成為所謂的touring fully,以提供舒適騎乘之旅。 色彩求繽紛 變速求簡便 另外,跑車也佔領了大片展場。環法大賽甫落幕,車隊用車成了最佳宣傳品,海報 則被索取一空,L. Armstrong座騎Trek跑車,來自義大利、英國、法國的跑車以其炫 麗的色彩,在光線下特別繽紛亮眼。據此,將眼睛焦距於自 行車色系,似乎有眼花繚亂之虞,因為並無特別統一的顏色,一向擁有美麗外表的 Klein,竟也有如萬花筒般,車架構成彩色風車翼。而不只 車架,這樣的炫爛漫延到輪圈、車胎,果真是一個美麗的世紀末,或者預言一種紛亂? 倒是Trekking及City車保守了許多,暗色系的深綠,深褐甚 至全黑為多。 變速器同樣呈現眾聲喧嘩,而且都變聰明了,Shimano
推出電子變速系統Auto
D,甚至有一款氣動變速裝置,靠一個壓力鋼瓶感應,氣動快速轉換。而
EGS及SRAM都靠單手轉動即可輕易變速,連同Mavic的Mektronic
電子變速器,試用人數恐怕皆難統計。今年同樣預期虧損的
Mavic靠Mektronic扳回不少,今年則和Michelin合作推出無
內胎車輪組(wheelset)。類似車胎國內已有發展,但外國廠
家打團體戰,互相配合,捷足先登,可堪借鏡,畢竟許多產
品皆無法獨善其身,而必須靠各方相輔相成,打對了點,順
遂了時勢,才得以成功。
舒適受推崇 避震上下功夫 綜觀各家新品,一般都認為,在自行車發展已達臨界點的當兒, EUROBIKE展會的產品可歸結為:舒適。Centurion甚受推崇的全避震 touring「Lhasa Comfort」、座墊呼聲最大的Selle Royal、Specialized等都以凝膠座墊、舒適騎乘為號召,避震座管也多見於 touring車上。Giant推出的NRS避震系統則強調不會造成任何騎乘的能量耗損及震動的 影響。舒適成了廠商的允諾。 若在會場做一趟「發現台灣」之旅,仔細一瞧從腳踏、座管、豎管、座墊、前叉
等都不時可驚豔地看到台灣廠家的商標,讓冗長的參觀路程
多了幾許活力。然而歐洲EBMA(European Bike Manufactures
Association)近來頻頻抱怨去年1至10月來自台灣及大陸的大量進口品,也因為
歐盟對台灣和大陸台商的車架、前叉的高度需求,所以EMBA就急於控訴傾銷,這反
倒成為一道自然發展的阻礙。
東歐訪客多 新展急著上路 訪客中除了有地緣之便的德國瑞士、奧地利廠家,來自東歐、捷克、波蘭,甚至斯 洛伐克及俄羅斯亦屬平常,後者更是積極蒐羅台灣廠商的資 料,故本刊發行的TBS、光碟和Bike Market Update為東歐人士索取不少,加以西班牙、法國等西歐國家的訪客,幾乎 供不應求。這意謂著商機和景氣?德國當地景氣雖不再時時 亮紅燈,可是民眾出手已回歸保守,不像以往闊措。但據ADFC(German Cycling Association,德國自由車協會)統計,今夏有400萬德國人騎自行車過暑假。台灣參展 廠商認為,訪客不少都是來探趨勢、看展覽、蒐集資訊,且 自行車店家居多,所以,尚得等到進口商的實際接觸時才能 得到答案。 縈繞於參展廠商的話題還有:展會何其多。曲指而數,可繞兩輪,而還有更多躍 躍欲試的新展,以德國而言,如Munich的新展會明年似乎勢在必行,而法蘭克福的 BikOn也急欲在明年二月底上路。展會期間不少國際自行車 業者都醞釀提議減少或合併展會,但也有廠商認為Friedrichshafen偏遠而不便。 然而,這麼多展會,輪界就跟著轉呀轉了整個地球,外國也有呼籲展會瘦身或由統 一組織來管理的看法,若待展會彼此的物競天擇演化,也要 多年歲月,跨世紀的階段,可以看見的是有明確訴求、人氣,能提振買氣,才能投合廠 商及觀眾的心理。景氣低瀰而展會卻紛紛冒出,更讓廠商得 花心思選擇,或者真的需要一個國際組織的時刻已到。 EUROBIKE得到不錯回應 但EUROBIKE去年才有19000人參觀的新紀錄,今年也不冷清,來自47個不同國 家,19500人次,而且僅開放給專業人士!加上兩個新館已 進入籌建階段,可說自1991年至今EUROBIKE已站穩腳步,台灣廠家從大會過去禮遇 招待到現在的日趨強勢已看出端倪。這也使會後隨即聽到參 展和看展的不少台灣廠商表示明年仍會再來,而沒有參展的 廠商也表明2000年參展的意願。 給予展會明確的定位,傳媒現場直播及熱烈報導的推波助瀾、EUROBIKE
PARTY的創意,輕鬆自在地談生意及建立關係、FASHION
SHOW引進時尚和風潮的概念,EUROBIKE展會的觸角延伸到自行車產業的各個層面,大會
實踐其「商機交換、有趣及敏銳的覺察力」的座右銘,以各
種努力支持其變革,提供形成貿易舞台的必要條件,據大會
調查,絕大多數的訪客認為此行值得,並表示明年8月31日到9月3日將再回來。這樣
的反應,無怪乎大會宣告EUROBIKE在眾多展會已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