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陳柏如
連續兩年逐漸走下坡的科隆IFMA自行車展,由於機車展已移至慕尼黑而顯得更勢單力薄,規模愈來 愈小,今年只開放兩個展館(10、14館)。今年的IFMA展共有 600多家參展廠商,國外廠商佔了六成的比例。其中又以台灣廠商的勢力最龐大, 共有4團152家台商展出,IFMA展儼然成為小型的台北國際自行車展般。不過看得出 來主辦單位在整個展館的硬體設計上非常用心。 震驚全球的921台灣大地震 這次IFMA展會上最熱門的焦點話題便是:台灣的921集集大地震!台灣這次規模達 7.3的震撼性地震的確造成全球的關注,而位於中部震央附 近的台商也是眾所關切的對象。由於停水斷電,台商的交貨期也成為一大隱憂。在會場 上,許多親身經歷這場百年難見之大地震的業者在談起驚天 動地的921那晚時,仍心有餘悸、驚魂未定呢! 傳統車走向避震的潮流-H.S.T. 由於IFMA展為Dealer秀的性質,因此會場上多以City bike、trekking、touring、荷蘭車等傳統車為主,而登山車、 電動自行車也是要角。今年傳統車的特色仍沿襲去年的趨勢,更大量運用避震的概念。 許多city bike、trekking都紛紛配備了避震前叉、後避震器,可見「避震」功能已成為 提昇騎乘舒適感的特效藥了!而H.S.T.(Human Suspension Technology)的原理與概念也倍受推崇與運用。流覽會場一 圈,到處可見傳統車搭配Top Gun的避震前叉以及台灣的零配件。 此外,傳統車的夜間照明設備也倍受重視,許多車前燈、車後燈的新設計與改良以及花鼓磨電燈都紛紛出籠, 而車鎖也不斷推陳出新。「舒適、安全、輕量化、維修簡易」成為傳統車研發上的新標竿。 歐洲電動自行車榮景可期 電動自行車在會場也很耀眼,大會甚至規劃了一個電動車試乘區供大家試騎。展出的電動車雖了無新意,但可 發現不少小廠也紛紛推出電動車,電動車市場已是百家爭鳴的局面。歐洲的電動車市場正處於起步階段,去年全歐 的電動車銷售量約4萬台,其中以德國市場賣出1萬5千台而名列前茅,荷蘭約1萬1千輛次之。主要供應商為德 Kynast、荷Sparta、德Heinzmann、法Peugeot與德商Recker。 在德國,StVZO將電力輔助自行車(PAS)歸類為自行車類,規定最大功率為250瓦特,最高時速24公里,不須 執照、駕照,也不用戴安全帽或保險。有助於助動車的推廣。 鎳氫電池為新趨勢、鋰電池則是未來之星 目前E-Bike所面臨最大的瓶頸在於電池技術,只要能提昇電池技術,使 E-Bike更輕量化且續航力更久、充電更迅速簡便,甚至價格再低點,一般預期電動車市場會逐漸 蓬勃發展。鎳氫電池是目前的新趨勢,雖然價格較高,但對環保、 提昇續航力、重量的減輕都有很好的助益,不過,鋰電池是未來被期待可解決目前問題的產品。 此外,電力供應的順暢與平均也很重要!一般市場反應以Yamaha 的助動車騎乘感最受好評。 在歐洲環保意識不斷升高、油價高漲之下,多數大廠皆看好電力助動車的前景,並 早已摩拳擦掌進行歐洲電動車的卡位戰。目前仍以日系助動 車(Yamaha、Sanyo)知名度最高、且技術純熟,而Kynast (E-Bike)、Sachs(Elo-Touring)、Piaggio(Albatros)、 BKTech(Flyer)、Benz(Hybrid)也都有很不錯的測試評比與銷 售成績。當然台灣廠商也在急起直追。 1998年德國自行車市場的車種佔有率以City車(21%)、Trekking-Cross車 (21%)與ATB(21%)佔最大比例,MTB佔16%、青少年車與童車各佔7%、荷蘭車與 Tour車佔4%、跑車佔2%。價格方面,`97年由於天候不佳、市場不景氣、競爭激烈, 自行車平均市價跌至500馬克,`98年則又回升至570馬克。`98年進口單價為264馬 克。德國`98年自行車產量為3百萬輛,成長6%;市場銷售量達450萬輛,成長4%。 東歐自行車競爭力不容小看 1999年1~6月德國國內的自行車生產量為195萬輛,比`9 8年同期減少1萬輛;進口約117萬輛,以波蘭為最大宗進口國,佔 8%、台灣佔7%、義大利5%、荷蘭4%、立陶宛3%、捷克3%、法國 2%。波蘭超越義大利與台灣而躍升為德國自行車的最主要供應國,其自 行車的價格競爭力值得重視。而東歐的實力也不容忽視! 綜觀今年的IFMA展,大多廠商都覺得人潮不多,展氣不熱絡,至於買氣,想必各位 廠商的心裏都有數吧!總之,今年的IFMA雖了無新創意,但在傳統車上的避震趨勢與潮 流值得關注,而在登山車避震系統的革新(無Power Loss、不改變騎乘方向)與輕量材質的開發、結構的改良都是有待 大夥再接再厲的方向! 歐洲展會整合勢在必行 IFMA明年的展期為10月5日~8日,每況愈下的IFMA展在參展廠商的抱怨、打蚊子
與不滿聲中,更顯得黯然失色。但是由於IFMA與幾大Dealer
Association(合作社協會)如Veloring、ZEG等的關係密切,而Veloring、ZEG等
組織不但操控影響德國市場的專賣商銷售很大,且是IFMA最忠實有力的支持者,所以
IFMA不太可能取消。但不少歐洲人士表示,台灣自行車業並非這些組織的會員(除
Giant、Merida、Wheeler之外),實在沒有必要再參加IFMA,因為太多展會對自行
車業而言也是一大負擔與困擾,所以台灣廠商有責任幫忙作整合展會的工作,大力支持
真正值得業界參加的展會,共同抵制一些無意義的作秀,才
能真正將參展費用花在刀口上,達到最大的參展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