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吳裕堯 渡輪上,翻閱舊筆記本,抄錄了清朝人百年前的印象,「群山現天際,人說是澎湖,感愴乘桴 意,模糊屬國圖,綠波迎去鑑,紅日照前途。數點漁舟影,微茫忽有無。」望著前方 綴著白色浪花蕾絲裙邊的綠色島嶼,有個 Pescadores的綺麗名字,當下決定,不去北海或南海,我們在本島追尋過去和 現代的足跡。 媽宮古城尋幽 拙劣的殺價者租部小綿羊,大約就等於自行車運費250 元。下船後長袖薄衫,防曬油及太陽眼鏡都就序,左轉順承門就在眼前,是媽宮古城 原有六座城門的小西門,城門譙樓今猶在,只是朱顏改,火 成岩覆於水泥之下,登城眺馬公港,疑1887年建的古城何而消逝?日本人佔領期間大肆 拆除傳統建築,拿去填海造陸了。 中央街起始為一級古蹟天后宮,跨越門檻動作不免小心翼翼起來,古樸而精緻的四 進建築,簷下樑柱、石鼓、窗櫺都是雕刻傑作,那古杉為香 火燻得油亮。建於萬曆20年的天后宮,3年後紅毛蕃將韋麻郎入侵媽宮,就在此廟前大 搞國際貿易。 右方的小巷裡萬軍井靜靜躲在一隅,百年來水一樣甘甜,開鑿人清軍攻台大將施琅 的施公祠,今為民房。繞過素人藝術家的石刻店,幽迴的石 板路盡頭是馬公最古的四眼井,中央旅社也在此,至今仍是塌塌米的大通舖。買瓶香茹 草和黑糖熬煮成的香茹茶,據說消暑退火而治感冒,黑糖糕 及用中藥材燉48小時的藥膳蛋,則當點心。 往北來到觀音亭,玄武岩圍成的海水浴場退潮後,樂了挖貝殼、玩沙的一家人,堤 外有人載蛙鏡潛水取附生於礁石的野生牡蠣,而彩色風帆倏 忽只剩小點。向晚遙天一抹晚霞紅,這裡是遠望澎湖八景西 嶼落霞的好地方。 澎南沙灘逐浪 沿一號縣道旁的草原零星的天人菊,牛隻悠閒嚼著草,蒔裡沙灘是珊瑚和貝殼迤 邐一公里的白沙,天水下交相碧。離去時不要忘了倒去鞋內 調皮的細沙,一來不舒服,而且太珍貴了。不遠處的風櫃, 聞其名就風雅,玄武岩堆疊成岸,漲潮時節,海浪激盪於岩 洞,隆隆怒吼,是為風櫃濤聲。 歲不十雨月千風,風是鹹風、火燒風,草未逢秋已盡黃,林投公園蒼鬱的人造森林更顯難得, 並稍可躲避烈日曝曬。向北行,青螺是近海生涯水當田的養殖魚塭,行經中正橋,強逕的風刮得車行 偏斜,夾帶的沙扎得臉疼痛,斗笠不足禦烈日飛沙,難怪田中農婦,都用巾包覆成蒙面女郎。遁入 澎湖水族館的水底隧道看大魟魚慢游或餵食秀輕鬆自在多了。 直趨通樑古榕,風島澎湖除6-8月為南風,其餘都吹東北風,古詩「不材榕樹亦驚風」,生長到 二樓高度橫向折去發展,於是樹頂平坦,成了大綠傘。買了杯仙人掌冰消暑,咬小管絲做臉部運動, 瞧著如長虹般的跨海大橋,其下吼門水道洶湧澎湃,殘存舊橋墩說明造橋的艱難。 西嶼澎湖縮影 過橋,右行到小門嶼,鯨魚洞是仙人謫居處抑或迷途鯨魚化石?攀著絲瓜藤的�� 石牆圍起的有限空間裡,磽薄沙地育著花生、甘藷、嘉寶瓜。西台古堡上視野壑然開 朗,山字型的隧道是營房掩體、送彈孔及砲彈座成狐疑的遊客最愛留影的地方。 夕陽下不捨地踩踏回程,漁翁島綠鏽斑斑的銅像,勾起腦子快速閃過一些 名字和畫面:明、清、荷、葡、西、法、日不同朝代、不同國度的軍艦和過客、西 嶼燈塔英國建築師、百年前最精良的ARMSTRONG大砲、法國遠東軍艦司令孤 拔、趙二呆、張詠捷、林添福、呂則之...這些歷史的負重或現代犀利的眼光,您可 以不管或自己找答案。 澎湖之為澎湖:外來槍砲的襲擾,風大水鹹的天地不仁,造就海沙雲樹風石的特
出風致和島民的堅毅。今日政客和資本家的覬覦,更甚於似
乎還迴響在風中的隆隆砲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