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陳柏如 第十屆的日本國際自轉車展於11/5~11/7在大阪舉行。今年共有266家國內外廠商參展,展出 717個攤位。主題為「二十一世紀的自行車產業-人與地球的未來夢 想」,主要提倡自行車在「健康」與「環保」上的兩大概念。
十年有成 台商功不可沒 會中,主辦單位Cycle Press盛大舉行10週年慶紀念晚會,並頒獎表揚10年來一直支 持日本展的36家忠實國內外參展廠商,其中日本廠商有21家;台灣廠商 15家,名單如下:清豪、祥力、遠東機械、巨大、信隆、結華、金享、桂 盟、利奇、美利達、協達、貿易風、鋐光、源文興、郁珺。 折疊車市場發燒大賣 今年日本展會上超人氣的焦點便是折疊車與電動三、四輪車。由於日本人口稠密、 空間不足,加上停車場不敷使用,自行車失竊率高,折疊車 便成為方便攜帶且不佔空間的通勤接駁工具。由於折疊車對 現代城市交通、住宅、被盜與環境問題的改善有極大助益, 不但能收藏於室內且方便攜帶,遂成為新時代的生活工具,市場需求大增。 日本折疊車市場的供應本源主要還是以來自大陸和台灣的折疊車最具競爭力,且銷 售也大幅成長。`96年日本折疊車的銷售量為20萬台,`97年達 30萬台,`98年更高達40萬台,預估`99年可達60萬台的佳績。 台灣1999年1~8月折疊車輸日達17萬9810輛,平均單價為 50.38美元。太平洋的Birdy在日本的銷售相當好,而韓氏、龍通關與大忠等折疊 車在日本也有不錯的成績與口碑! 電動三、四輪車行情看漲 為了因應高齡化社會,真正照顧到行動不便的銀髮族消費群,市場上電動三輪、四 輪車順勢而生,但一般售價不便宜,在25萬日幣至50萬日幣左右,設計以功能多樣、迎 合銀髮族的需求為主,但車身非常重。除了日本大廠推出的 產品,來自台灣的也不少。 日本市場自行車的年需求量約在800萬~850萬輛,其中主要還是以上學通勤、買菜 代步的學生車、淑女車等輕快車佔大部份,而各大廠也無不 在舒適與功能甚至外觀上挖空心思、推陳出新。「個性化主 張、外型流線、功能多元化、舒適避震、多重防盜鎖、自動 式感應安全照明、輕量化與耐用防銹」儼然成為輕快車在求 新求變下最大的競爭優勢! Miyata推出9.9公斤的輕量化鋁合金輕快車,採APA接著工法,有避震座桿,且改 良的花鼓磨電燈有乾電池輔助,不論牽或騎皆能供應恆定充足的光度,不因踩踏力道大 小而異。Miyata更推出可同時開啟前後鎖的磁石電子鎖防盜設計。 BS在輕快車市場舉足輕重 適逢50週年慶的日本輕快車龍頭Bridgestone,目前員工人數約 900名,據該公司企劃部長兒玉忠弘表示,BS的年自行車銷售量超過 128萬輛,年營業額高達485億日圓,自行車業務佔67%,主 要透過專賣店銷售(71%),BS在日本約有15000家專賣店。近年由於日圓不斷升值, BS也開始由大陸自家廠進口低檔的輕快車,以供應市場需求。 BS日本國內的自行車年生產約100萬輛,常州金獅普利司通等海外生產約 30萬輛。 兒玉忠弘部長指出,由於市場景氣低迷,價格競爭激烈,因此 Bridgestone的銷售量雖成長3%,但價格與利潤卻下滑不少! Bridgestone的Anchor品牌跑車走高檔車路線,形象與品質在日本跑車市 場已是第一把交椅,而Anchor的高單價登山車亦有3倍的成長,表現不凡。其 Anchor車隊的優異成績表現可說是一大功臣,而勇奪`99年日本全國 MTB Downhill冠軍的鍋島健一更成為BS最佳代言偶像!Anchor 的登山車價位在日圓140,000~500,000之間。 進口大幅成長 大陸以低價取勝 根據日本貿易月報統計,日本`98年自行車進口量為289 萬3318輛,較`97年成長2.1%,主要進口國以中國大陸居首( 141萬9682輛),佔49.07%,台灣居次(132萬737輛),佔 45.6%。進口金額則以台灣排名第一,達123億日圓。`98年日本的自行車 平均進口單價為9262日圓。 由日本大藏省關稅局統計資料發現,日本`99年1月至9 月的自行車進口量比去年同期成長41%,已突破307萬輛,預估`9 9年的總進口量應可突破360萬輛。其中中國大陸輸日的自行車數量急遽增 加,1~9月累積即已超過180萬輛,成長驚人(60%),除了低價競爭力之外,日幣不斷 升值亦是主因。無怪乎今年中國大陸業者參加日本展的廠商 高達22家,展出40個攤位,而大會也給予特別禮遇,並設立「中國特別展區」為其造 勢,陣容以鳳凰、永久為首,上海祭本、浙江皇冠王、天津 羅德盛達等知名廠家皆在其列。 據鳳凰公司孟昭宇副總經理表示,上海鳳凰`99年的自行車生產量為 300多萬台,與`98年差不多,2/3為內銷,出口金額達6 千萬美元,其中銷日的車種以低檔的淑女車為大宗,年輸日 10萬輛左右,成長了1倍。 上海永久`98年自行車產量220萬輛,`99年預估可達250 萬輛,在大陸市場佔有率約20%,輸日車種以折疊車佔大宗且成長快速,永久公司 邵海涯助理商務師表示,永久`98輸日折疊車金額為20萬美 金,`99年便已大幅成長達200萬美金,而平均單價為40美元。 3萬日幣的輕快車最受歡迎 日本進口車在國內的主要銷售通路有二種:一為透過量販店、折扣店、百貨公司與 Home Center,主要販售來自大陸、台灣訂價3萬日幣以下的低檔車。另一通路則透過專 賣店,主要以3萬日幣以上的中高檔車為主。由於日本景氣 低迷、價格競爭激烈,為了與量販抗衡求生存,專賣店引進 大陸、台灣的車有逐漸增多的趨勢。 據Cycle Press的調查,進口車相較國產車在銷售額上有明顯的上升現況。日本國產 的淑女車最熱銷的訂價為3萬日幣左右,而進口車則為1~2萬 5千日幣之間。而售價在3萬5千日幣以上的車種則以登山車為主。不過近年來自行車 的銷售單價皆呈下滑趨勢。 目前日本自行車市場出現兩極化的普遍現象:高單價、高附加價值的車由日本自 行研發生產,低單價的車則從台灣與大陸進口。藉以滿足市 場上兩極化的消費需求。 電動車市場疲軟衰退 自從1993年Yamaha以業界先驅推出電動自行車後,日本 便吹起了一股電動自行車熱潮,短短幾年市場急速發展,造成百家爭鳴的競爭態勢,電 動自行車的銷售亦在`97年達到頂峰,但自`98年起日本電動自行車市場開始呈現成長與 銷售遲緩的衰退現象。 今年1月至7月的電動自行車總生產量只達`98年同期的 55.3%,銷售成績更是跌落谷底,據日本自轉車協會統計,`9 9年1~7月日本電動車的總銷售量為103,114輛,比`98年同期衰退了 23.1%。可嗅出日本經濟與景氣仍低迷,不但製造廠放慢生產步伐且消 費者亦存觀望態度。雖然電動車市場呈現疲軟衰退,但日本 高齡化的社會現象加上環保意識的高漲與爬坡省力、免駕照 等優點,就長期而言,電動車的榮景可期! 續航力、重量與價格仍待突破 目前日本的電動車年需求約20萬台,現今日本約已有70 萬的電動自行車族,由於一開始成長擴張過快,無怪乎市場會出現停滯。 綜觀市場需求,為有效刺激買氣,未來電動自行車的研發應朝下列幾個訴求發展: 1. 輕量化 2. 縮短充電時間 3. 提高電池的耐久性 4. 較長的續航力 5. 價格再求合理、便宜 輕量化一直是全球業者努力追求與突破的目標,Honda的Recoon Compo採輕量的鋁合金車身,率先突破20公斤,僅重19.8kg,而 Matsushita的Wu-Pro原型車更以15.9kg的輕量領先群雄。在 電池方面,在電動車市場擁有壓倒性市場佔有率(60%)的 Yamaha今年推出體積小且環保的Ni-MH(鎳氫)電池電動車,並開發急速充電系統(I. F.E.S.),充電只需1.3小時,並將平坦路面的續航力由40km推進到60km。Sanyo的 Enacle Touking亦採Ni-MH電池,車後有感應式安全照明設計,更進一步將平坦路面的續 航力推進至100公里的世界紀錄!其他各大廠的電池車則仍 採用Ni-Cd(鎳鎘)電池。 功能與作動順暢度力求精進 三段變速、裝卸簡單且方便手提的電池裝置、電池餘量顯示、防銹等功能,幾乎已 是各品牌的基本配備及機能。其他如省電功能、照明設備、 提高續航力、方便上下車設計、騎乘中、牽車等各種動作的順暢協調性、針對不同消費 群的需求及喜好所開發的機型、色彩、使用安全性等等,都是不斷改良的重點。此外針 對不同購買層的車型及配件(防盜裝置、購物籃、孩童座椅等)設計,也是各製造商推 陳出新的重點。對於這麼高單價的產品,大多數製造商亦特 別加強防竊功能,如Miyata開發電子防盜鎖、Yamaha附帶2年失竊險等。 目前日系電動車的驅動單元供應大廠主要有Yamaha的PAS系統:採用廠商有 Panasonic、Bridgestone、Miyata、MBK、Kynast、Sparta與 Trek。Sanyo的CMU-1後輪整合驅動系統,採Neodynium磁電馬達,主要採用廠商有 Hodaka、Yokata與Deki。 賣創意、高附加價值、區隔化的產品為上策 日本人作生意的忠誠度很高,一向最重視品質與安全、價格競爭力以及交貨準 時。因此廠商在開拓日本市場,除了會日文很重要,品質穩定與安全上的管理更是首要 之務。此外,由於日本市場一直由大集團企業所壟斷,所以 要打入日本市場,產品一定要有特色、區隔化才行。更重要 的是要提昇自行研發的能力,在材質與功能上求突破,並開 發高單價、高附加價值的產品,走出自己的特色,不要一味抄襲、仿冒、拼價格,才是 長久經營之道。2000年的日本展展期為11/10-11/12,地點在東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