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BDA叫好不叫座

圖、文◎Monica Bostick


國的CABDA自行車展規模持續萎縮,讓數字說話:去年約有300家廠商參展,今年降至約略250家;攤位從 910減為812;參觀人潮則掉到8717人次。

美國大廠Cannondale、GT及Specialized率先撤退。Brunswick 及Schwinn先是舉棋不定,到最後關頭才決定參展。然而廠家、 dealer和主辦單位仍有不少正面看法,可看出這三方難以割捨展會的微妙互動關係。

美中西部的區域性Dealer展

有來訪人士說,此類中型展仍有其特色,提供廠家和業者一對一對話的難得機會,有益增加客戶與供應 商的相互瞭解,是超大型展所沒有。

也有人肯定CABDA的地區性展效,是搶占美國中西部市場的灘頭堡,也是和當地零售業者接觸的好管 道,要有自己的定位,不必處處和Interbike展比較。展會負責人 Grey Byron認為,CABDA的美麗或哀愁,取決於廠家和dealer的支持與否。

今年展會行程略有異動。展期改為10月8日至10日,較去年提前了三個星期,也將原先的星期六為開幕 日的慣例提前到星期五。首先上陣的是邀集眾零售業者換上車服,到鄰近山區新設的自行車公園試騎各家新車, 稱為Demo day。

成立「美國電動自行車協會」

活潑的動態活動下,嚴謹的研討會也排得滿檔,熱門話題是網上行銷和併購之風繼續吹。一個來自德國, 非營利的電動助力車推廣組織「Extra Energy」,於會場展示世界各地的E-BIKE並進行V.I.G.測試。美國 11家E-BIKE製造商包括Giant及Zap等,成立了美國電動自行車 協會(United Stated Electric Bike and Scooter Association)的組織,致力於北美電動交通工具的議題,首要工作在於 各州對E-BIKE紊亂的法令認定及規範的同一化。

今年台灣參展廠商有艾邁斯、亞獵士、愛地雅、彥豪、大新座墊、福隆等,桂盟和日馳由美國公司參加。 雖然美國Gary Fisher、K2和Raleigh都稱有所斬獲,滿意成效,但台灣廠商表示來打品牌名氣,而展效不理想, 也有前來看展的。

明年的CABDA展期仍訂定10月6日至8日,與西岸Interbike展只有兩星期之隔。 

今年CABDA仍舊於芝加哥市郊的Rosemont Convention Center舉行。圖為Trek攤位,不管到哪裡,環法賽冠軍Lance Armstrong的大海報都如影隨形。

主辦單位的研討會,網上行銷是一大主題,而Schwinn則是上網賣 車及相關產品動作較快且持開放態度的大廠。

亞獵士的陳朝穎董事長(左)與業務課長曾秀鑾小姐(中)與Monica(右) 在亞獵士的攤位上合照,陳董事長表示此次來參展是以打品牌為主要 目的。

KHS今年也沒有缺席

Shimano的攤位不像在其他展會的氣派,但參觀者眾多,無需贅言。

Island Cycle Supply是美國中西部明尼蘇達的百年老店,1975年開始批發整車及零組件到全美的個人車店,現任負責人為Mr. Tom Kieffer(左),右為業務員Mr. Stu Bernu。

艾邁斯的楊文采總經理(中)及陳世慧小姐(左)與彥豪金屬的陳永煌總 經理(右)合影。

K2 Bike是美國的自行車製造商與配銷商,從台灣進口零組件,再在 美國組合,聲言市場太競爭,因此大小展都不能錯過,圖為K2的產 品經理Mr. Skip Reys。

建大美國分公司也有參展,圖為產品經理Mr. Jim Wannamaker。

 

Gary Fisher Bicycle二位業務代表非常熟悉台灣市場,除本身是工廠外,也從台灣進口Bicycle,對今年展雖感有些Slow,但還 算滿意。(左)Mr. Mason Rickert,(右)Mr. Dam Koebler。

Thomson,L.H. Co.以生產Thomson品牌座桿聞名,總公司在美國喬治亞州,今年第一次參展,左為產品經理Ms. Anita Catterino,右為品管經理Ms. Cathy Coll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