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款碟剎測試結果評比

 

圖、文◎編譯小組


知道自己的汽車在紅綠燈前停下時,用的是那一種剎車嗎?您無須猜太久,絕對是一套碟式剎車,而 您則因它一直都作動正常,所以便盲目地信賴它。此種情形其實也適用於自行 車用的碟剎系統,碟剎具有穩定的剎車力道,無懼於塞車或風雨,操控敏銳且 保養簡易,就如一把Winchester連發槍的扳機一般。

自行車零組件巨人Shimano宣稱,西元2000年將跨入碟剎領域,許多剎車製 造廠便紛紛投入碟式剎車的產製。bike雜誌的測試小組便針對目前市面上較熱 門的碟剎系統進行功能測試,他們分三個項目展開完整的檢測:試騎小組將做 數週的實地騎用、實驗室中的適用性測試(針對剎車功能做精確檢測)以及最 後一項艱困的爬坡測試-3公里20%斜度的行程。

哪些剎車最犀利?
遇潮溼環境方可讓碟剎使出渾身解數。在乾燥天候下,碟剎表現經常與一款調校優異的輪圈 式剎車相差無幾。

只有4款碟剎在乾燥天候下勝過V型剎車,也只有兩款碟剎能與液壓式輪圈剎車抗衡。 但如為潮溼天候,情況便完全不同了。下雨天,V型剎車的剎車功能會大幅衰減。至 於輪圈式剎車的剎車值,則隨多達12組以上的輪圈/剎車片之組合而有所不同。

纜線作動式碟剎的剎車功能明顯不如全液壓式碟剎的平均值。但其優異的溼地剎車性能 都是優點。

 

系統
浮動組座式與固定組座式系統都盼贏得車迷們青睞。

在浮動組座式剎車上,有一或二個柱臺(雙柱臺式)施壓於碟片上並藉此推動剎車座。

在固定組座式剎車上,則有二至四個(四柱臺式剎車)相對安置的剎車柱臺 會同時將碟片推進卡箝中。

碟剎在安裝上的困擾

不過在這些測試進行之前,剎車必須安裝於自行車上。此時試車手們有了初 次的抱怨:「根本沒辦法搭配!」即使剎車能順利安裝在前叉上,後輪剎車的 組裝也常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難。其實安裝上的困擾部分是由於安裝在剎車不適 合的部位。因此唯一的解決方法便是:採用前碟式、後輪圈式剎車的搭配。這 是一種極為有利的組合方式,因為80%的掣動工作幾乎都由前輪剎車承擔。

各款產品一經實地試騎便迅速分出良莠之別。Hope、Hayes 及Magura等廠牌的全液壓式剎車的表現最接近碟式剎車的理想狀態。一流的剎車性能,完美的 力道拿捏及簡易的操控性都是其迷人之處。至於Formula HD-5及Coda的剎車,由於其簡易性與優異的力道拿捏精確度, 也同樣贏得了好評,但是在剎車功能方面則明顯不如預期。

對以纜線作動的系統,所有試車手的共識為:即使是AMP 及Formula MD-1,其剎車功能都不甚出色,力道拿捏精確性也明顯較採液壓方式作動的系統遜色。 纜線作動系統只有一次測試出現較液壓式大的掣動力。另外,在重荷之下,變 形情況較液壓式嚴重。各款產品在實地測試時給人的印象與在測台測試時表現 皆十分吻合無誤。較引人注目的是與V型剎車及液壓式輪圈剎車的比較結果, Coda及Formula HD-5兩款的剎車功能顯然比不上輪圈式剎車。此種情況也適用 於所有纜線作動式碟剎。

碟剎的功能表現不受潮溼天候影響

但在潮溼天候下結果便大不相同了,V型剎車在雨中會減損一半以上的剎 車功能,Magura的輪圈式剎車功能也顯著衰減,而Hope Pro、Hayes及Magura Louise等三款則幾乎完全不受潮溼環境的影響。不過機械作動的碟式 剎車同樣展現了完全不受天候影響的特性,幾乎不因潮溼而 減損任何剎車力道。不過測台測試時也令人體驗到一項缺失:遇潮溼環境,碟 式剎車的尖銳叫聲可達到令人難以忍受的地步,唯一的例外是使用有綠色標記 剎車塊的Hope Pro剎車。

最後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項目:在極大的荷重下,各類剎車表現如何?這是 一項頗為危險的測試,因為在車子處於陡坡全速向下疾馳時,剎車必須 100%作動,即使是極小的疏失,也可能造成致命的後果。測試結果,只有7款剎車能適 用於極劇烈的車迷而操作無虞:包括Hope的3款產品、Hayes FH、Coda及Magura的兩款剎車。

其中又以Hope Pro、Hope 04和Magura Gustav M給人印象最佳。其剎車功能持續維持高水準且力道始終可自行 增減。而AMP的產品在一陣疾馳後,剎車塊幾乎已完全磨耗殆盡,至於 Formula的機械式碟剎,原本可用到明年的碟片,在測試後形狀猶如一塊洋芋片。而 RST的碟片也同樣承受不了考驗。Formula的液壓式產品則出現剎車功能大打折扣的 情況(衰減)。只有採用大型的185公厘碟片,情況才會較佳,因為剎車可因此 承受較小的壓力。機械式作動的Hayes一度因為纜線脫落而卡住了,但在重新固 定之後便可正常作動。

Hope、Hayes與Magura碟剎略勝一籌

結論:Hope、Hayes或Magura的系列碟式剎車不僅能滿足一般人對現代化 超級剎車的理想需求,且遠超出甚多。其剎車功能十足-不論乾溼天候皆很犀 利。因此這些產品的作動始終敏銳且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失車手的掌握。這是任 何輪圈式剎車都難望項背之處。較令人擔心的問題可能只有在組裝上了。此次 測試應可確定碟式剎車的國際標準。如今也應該要求前叉與車架產製廠商嚴格 遵守這些標準。如果能將技術上的細節再加修飾的話,優秀的碟剎就真是完美 了。 

全液壓式碟剎具明顯優勢之處:

˙力道拿捏精確度楷模
˙極強的剎車功能
˙完美的溼地剎車性能
˙輪圈不致過熱

多重400公克:

一款XTR V型前輪剎車與最輕的全液壓式碟剎Magura Louise之間,重量差距達123公克。一個碟式剎車花鼓還要再 重上40至80公克。因此,和一款配用XTR系列花鼓的XTR V型剎車相比,全套Magura Louise碟剎系統(前、後輪均用Magura花鼓)使車身總重增加約400公 克。如有車迷想配備附剎車輔助器的輪圈式剎車的話,每組剎車還得再增加20 至50公克。

bike的測試過程

1.在車道上檢查剎車
為了查驗剎車的日常功能及操控性,bike編輯小組進行了一項實地檢測。期間 每款碟剎系統都歷經了數週毫無限制的試騎。

2.剎車極限與耐熱度測試

在一段斜度20%的3公里坡道上,這些剎車都被測試到臨界其負荷極限為止。 此測試主要是在考驗各款產品的耐熱程度。剎車座及碟盤遞減的剎車力道(衰 減)及過熱的問題都無所遁形。

3.實驗室中的嚴苛測試項目

在Magura公司的剎車測台上,各款剎車都必須在客觀的證明數據下展現其 掣動力道的極限。測試時,前輪會被壓置於一沈重的轉輪之下。剎車必須在25 公里時速的剎車動作中,使擺動的轉輪停止。每款剎車都須先進行30次掣剎動 作。之後必須在以50、75及100牛頓的手部力道在乾燥及潮溼條件下各進行5次 剎車測試:剎車值的單位是米/平方秒。其物理極限則為10米/平方秒。

12款碟剎測試結果評載

纜線作動的碟式剎車是無法取代全液壓式高科技剎車的。
長時間的剎車可能使其功能到達極限。
其中5款產品隱藏有極大的安全問題。

AMP D1

Coda Compact Disc

Formula HD-5

系統:半液壓式,雙活塞,浮動剎車座
價格:前輪718馬克,後輪612馬克
剎車塊替補件:32馬克(二塊)
剎車桿:全部為V型剎車剎桿(建議安裝於懸臂式剎車之部位)或懸臂式剎車桿。
剎車重量:前輪:306公克
後輪:350公 克

系統:全液壓式,雙活塞,固定剎車座。
價格:前輪799馬克,後輪799馬克
剎車塊替補件:橘色或綠色,一塊69馬` 克。
剎車桿:密閉式系統,一體成型之磨耗調 校設計。
剎車重量:前輪:331公克
後輪:350公克

系統:全液壓式,雙活塞,固定剎車座。
價格:前輪479馬克,後輪479馬克
剎車塊替補件:35馬克(兩塊)
剎車桿:開放式系統,附平衡液容器及活動角度調校設計。
剎車重量:前輪:293公克
後輪:316公克

固定器:國際標準,但有不同接頭。
前輪碟盤:鋼材,117公克,直徑163公 厘
後輪碟盤:鋼材,99公克,直徑134公厘
剎車線:弧型纜線,5公厘
剎車液:液壓油,SAE 10規格。
剎車功能:**
前輪乾燥時:
剎車功能:**
前輪潮溼時:
特點:耐熱陶瓷所製之剎車活塞。前剎車價 格含花鼓。碟盤接頭可連接Shimano後輪 花鼓。可選用燒結金屬製剎車塊(65馬克)。

結論:此款車迷級的剎車是本次測試功能最強的纜線作動式碟剎。功能甚至強過Coda 及Formula HD-5。只有力道拿捏精確度略有不足。燒結金屬剎車塊可供劇烈用途。

固定器:國際標準,亦有專供Moto前叉配 用之接頭。
前輪碟盤:鋼材,203公克,直徑177公厘
後輪碟盤:鋼材,140公克,直徑150公厘
剎車線:塑膠材質,5公厘
剎車液:特製的Coda剎車液。
剎車功能:**
前輪乾燥時:
剎車功能:**
前輪潮溼時:
特點:剎車桿:前輪直徑177公厘。在1999年之前,後輪直徑152公厘,之後為161公 厘。碟盤固定器:4孔者依Cannondale標準,供Moto 120配用者為6孔固定器。

結論:此款Coda碟剎結構不複雜且力道拿捏極精確。可惜其剎車功能較不足。實測之 後我們知道,尚有更強的版本。儘管如此,仍是長程車迷的理想剎車。

固定器:國際標準,有多種不同接頭。
前輪碟盤:鋼材,164公克,直徑160公厘
後輪碟盤:鋼材,137公克,直徑140公厘
剎車線:塑膠材質,5.5公厘
剎車液:DOT 3或DOT 4規格
剎車功能:**
前輪乾燥時:
剎車功能:**
前輪潮溼時:
特點:全自動磨耗調校。為減輕重量,剎車碟為鋁製品。承座為鉚接式。剎車碟亦有直 徑185公厘(189公克)版供選用。

結論:此款剎車需要極長的磨合期才能發揮其全部功能。如能用185公厘直徑之版本 更佳。力道拿捏極精確。可惜因碟盤尺寸小,功能衰減之程度太嚴重,185公厘版 本較佳。

優點:
˙最輕的半液壓式剎車。
˙重荷之下碟盤功能亦無滯礙。
˙剎車功能優異。
˙自動磨耗調校設計。

優點:
˙簡易的調校功能。
˙極精確的力道拿捏度。
˙偏硬且精確的壓點。
˙無剎車功能衰減現象。

優點:
˙重量甚輕。
˙力道拿捏極為精準。
˙185公厘碟盤剎車功能優異。
˙自動磨耗調校設計

缺點:
˙注意:剎車塊磨耗極嚴重(使用標準剎車 塊時)。
˙力道拿捏須適應期。
˙漸進式剎車功能。

缺點:
˙價格偏高。
˙剎車功能不足。
˙剎車桿只能與旋把式變速桿相容。

缺點:
˙注意:160公厘碟盤的功能衰減嚴重。
˙160公厘之碟盤剎車功能不足。

Formula MD-1

Magura Louise(bike雜誌推薦越野用)

RST DX Disk-Brake

系統:機械式,單活塞,活動式剎車座
價格:前輪269馬克,後輪269馬克
剎車塊替補件:35馬克(兩塊)
剎車桿:任何V型剎車或懸臂式剎車桿均 適用。
剎車重量:前輪:301公克
後輪:352公克

系統:全液壓式,單活塞,固定式剎車 座。
價格:前輪400馬克,後輪400馬克
剎車塊替補件:35馬克(兩塊)
剎車桿:開放式系統,附平衡液容器及活 動角度調校設計。
剎車重量:前輪:263公克
後輪:276公克

系統:機械式,雙活塞,固定剎車座。
價格:前輪330馬克,後輪369馬克
剎車塊替補件:售價不詳。
剎車桿:任何V型剎車之剎車桿(懸臂位 置)或懸臂式剎車之剎車桿。
剎車重量:前輪:362公克
後輪:382公 克

固定器:國際標準,有各式接頭可選用。
前輪碟盤:鋼材,141公克,直徑165公厘
後輪碟盤:鋼材,141公克,直徑165公厘
剎車線:纜線,5公厘。
剎車液:無。
剎車功能:**
前輪乾燥時:
剎車功能:**
前輪潮溼時:
特點:在剎車桿及剎車座上均有手動式磨耗調校設計。有兩種不同剎桿長度搭配剎車座 (43公厘及35公厘)。有專供雙人競速之特殊碟盤可選用(直徑165公厘)

結論:優異的力道拿捏特性及剎車功能、低廉的售價也是優勢。但受測的2000年款碟 盤極易有過熱現象。廠商承諾改善。必須使用二分式的99公厘直徑碟盤。

固定器:國際標準,或Manitou的Post- Mount系列。
前輪碟盤:鋼材,166公克,直徑160公厘
後輪碟盤:鋼材,166公克,直徑160公厘
剎車線:多元酯材質,5公厘
剎車液:液壓油,SAE 10規格。
剎車功能:**
前輪乾燥時:
剎車功能:**
前輪潮溼時:
特點:位於剎車座之手動磨耗調校。剎車碟是以「彎曲」方式壓置於第二塊剎車塊上, 而後回復到原來位置。

結論:此款為本次測試中最輕的全液壓產品,其出色之處在於極高的剎車值及優異的 乾、溼地剎車性能。其剎車塊之調校則需定期查驗並重新調整。

固定器:國際標準。
前輪碟盤:鋼材,186公克,直徑160公厘
後輪碟盤:鋼材,186公克,直徑160公厘
剎車線:纜線,5公厘
剎車液:無
剎車功能:**
前輪乾燥時:
剎車功能:**
前輪潮溼時:
特點:售價含花鼓、纜線及剎桿。V型剎車之剎車桿必需安裝於懸臂式剎車位置。亦有 專供插置式花鼓配用的下坡車用版本供選擇(整套449馬克)

結論:其操控性及力道拿捏精準度,堪為纜線作動碟剎產品之典範,但其剎車功能雖因 此而有出色之處,卻明顯太弱。剎車碟長程騎用後會變形。

優點:
˙均衡優異的剎車功能。
˙力道拿捏精準。
˙重量甚輕。
˙價格低廉。

優點:
˙極強之剎車功能。
˙乾/溼地剎車功能幾乎相同。
˙優異的力道拿捏精準度。
˙重量甚輕。

優點:
˙力道拿捏極精準。
˙乾/溼地剎車功能出色。
˙價格極具吸引力。
˙組裝簡易。

缺點:
˙注意:碟盤不耐熱(2000年的前期款 式)。
˙剎車塊更換較費事。
˙乾燥天候下略有尖銳聲響。

缺點:
˙剎車座上的手動式磨耗調校操作不便。
˙壓點略嫌偏軟。
˙組裝流程較費事。

缺點:
˙注意:碟盤不耐熱。
˙剎車功能相對較弱。
˙重量偏重。

Hope 04 Vierkolben***

Hope Pro (bike雜誌推薦)

Hayes Cable Activated

系統:全液壓式,4活塞,固定剎車座。
價格:尚未確定。
剎車塊替補件:尚未確定。
剎車桿:開放式系統,鋁製剎車桿附加平 衡液容器。
剎車重量:前輪:368公克
後輪:388公克

系統:全液壓式,雙活塞,固定剎車座。
價格:前輪699馬克起,後輪699馬克起
剎車塊替補件:綠色45馬克,紅色或金 色52馬克
剎車桿:密閉式系統,一體式磨耗及壓點 調校設計。
剎車重量:前輪:341公克
後輪:357公 克

系統:全液壓式,雙活塞,固定剎車座。
價格:前輪398馬克,後輪398馬克
剎車塊替補件:45馬克(兩塊)
剎車桿:任何V型剎車桿(安裝於懸臂式剎車位置)或懸臂式剎車桿。
剎車重量:前輪:418公克
後輪:448公克

固定器:國際標準,有各式不同接頭可選 用。
前輪碟盤:鋼材,175公克,直徑185公厘
後輪碟盤:鋼材,156公克,直徑165公厘
剎車線:塑膠材質,6公厘
剎車液:依DOT 5.1規格。
剎車功能:**
前輪乾燥時:
剎車功能:**
前輪潮溼時:
特點:自動磨耗調校設計。受測的剎車還只是量產前的原型品。每個剎車座都使用了4 個獨立剎車塊。剎車桿上有活動角度調校裝置。

結論:此次測試唯一的4活塞式剎車展現了其剎車功能,雖然只是量產前的初製品而 已。高超的剎車功能加上精準的力道拿捏,都證明了4活塞科技的出色特性。

固定器:國際標準,有各式不同接頭供選 用。
前輪碟盤:鋼材,194公克,直徑185公厘
後輪碟盤:鋼材,156公克,直徑165公厘
剎車線:塑膠材質,6公厘
剎車液:依DOT 5.1規格
剎車功能:**
前輪乾燥時:
剎車功能:**
前輪潮溼時:
特點:位於剎車桿之簡易手動式磨耗與壓點調校設計。亦有專供外國進口不同規格使用 之接頭。成熟的配件產品系列。

結論:一流產品:具有強大剎車功能(採用紅色剎車塊)加上最佳的力道拿捏精準度。 不過即使配用標準剎車塊,其功能亦屬一流,且其結構也如其他碟剎一般,不致複 雜。

固定器:國際標準,或Manitou的Post- Mount系列。
前輪碟盤:鋼材,128公克,直徑160公厘
後輪碟盤:鋼材,128公克,直徑160公厘
剎車線:纜線,5公厘
剎車液:依DOT 3或DOT 4規格。
剎車功能:**
前輪乾燥時:
剎車功能:**
前輪潮溼時:
特點:全自動磨耗調校設計,其花鼓標準符合連Shimano也遵從的未來國際標準。亦 有直徑203及160公厘之版本供選用。

結論:此款Hayes剎車的長處在於最佳的溼地剎車性能。不論乾、溼天候,其剎車功 能均能正常發揮。不過力道拿捏精確度卻不如一般全液壓產品。可能鉤掛的纜線是大問 題。

優點:
˙極強的剎車功能。
˙極精準的力道拿捏。
˙精確且偏硬的壓點。
˙無功能衰減現象。

優點:
˙極強大的剎車功能。
˙甚佳的力道拿捏精準度。
˙精確且偏硬的壓點。
˙無功能衰減的現象。

優點:
˙極佳的溼地剎車功能。
˙自動式磨耗調校設計。
˙無功能衰減現象。

缺點:
˙目前尚無法供貨。
***原型產品,因此其價格尚無法完全估計。

缺點:
˙價格偏高。

缺點:
˙注意:纜線安排有疏失。
˙力道拿捏困難。
˙溼地時剎車力道只能緩慢增加。
˙重量過重。

Hayes Full Hydraulic(bike雜誌推薦)

Hope Sport

Magura Gustav M(bike雜誌推薦Downhill用)

系統:全液壓式,雙活塞,固定式剎車 座。
價格:前輪495馬克,後輪495馬克
剎車塊替補件:45馬克(兩塊)
剎車桿:密閉式系統,附平衡液容器及活 動角度調校。
剎車重量:前輪:321公克
後輪:329公克

系統:全液壓式,雙活塞,固定式剎車 座。
價格:前輪549馬克起,後輪549馬克起 剎車塊替補件:綠色45馬克, 紅色或金 色52馬克
剎車桿:密閉式系統,一體式磨耗及壓點 調校。
剎車重量:前輪:333公克
後輪:351公克

系統:全液壓式,雙活塞,浮動式剎車 座。
價格:前輪495馬克,後輪495馬克
剎車塊替補件:50馬克(兩塊)
剎車桿:開放式系統,附平衡液容器及活 動角度調校設計。
剎車重量:前輪:412公克
後輪:419公克

固定器:國際標準或Manitou的Post- Mount系列。
前輪碟盤:鋼材,223公克,直徑203公厘
後輪碟盤:鋼材,128公克,直徑160公厘
剎車線:塑膠材質,5.2公厘
剎車液:依DOT 3或DOT 4規格。
剎車功能:**
前輪乾燥時:
剎車功能:**
前輪潮溼時:
特點:全自動磨耗調校設計。其花鼓標準符合連Shimano也遵從的未來國際標準。並 有直徑203及160公厘之版本供選用。

結論:此款大碟盤有其優點。選用203公厘碟盤,剎車功能乾、溼均佳,力道拿捏也極 精準。由於有自動式磨耗調校,使此款剎車的表現一流。無功能衰減現象。

固定器:國際標準,有各式不同的接頭可供 選用。
前輪碟盤:鋼材,187公克,直徑155公厘
後輪碟盤:鋼材,187公克,直徑155公厘
剎車線:塑膠材質,6公厘
剎車液:依DOT 5.1規格。
剎車功能:**
前輪乾燥時:
剎車功能:**
前輪潮溼時:
特點:剎車桿上有簡易的手動式磨耗及壓點調校裝置。即使是怪異的安裝方式也有接頭 可選用。配件產品已頗成熟。

結論:此款Hope最廉價的碟剎入門產品提供了類似其Pro系列的良好剎車功能及簡易 操作的設計。其組裝並不複雜。是一款適合強固型長程車款的理想剎車。

固定器:國際標準。
前輪碟盤:鋼材,240公克,直徑190公厘
後輪碟盤:鋼材,165公克,直徑160公厘
剎車線:多元酯材質,5公厘
剎車液:液壓油,依SAE 10規格。
剎車功能:**
前輪乾燥時:
剎車功能:**
前輪潮溼時:
特點:全自動式磨耗調校設計。有升級套件(鋁及鋼質碟盤)供選用。其Magura花鼓 (僅32洞)也可配用插置式軸心。

結論:總而言之,此款Gustav剎車給人極為成熟的感覺。極為強固的特性及強大的 剎車功能使其具有下坡車專用剎車的優勢。唯獨重量方面略嫌重些

優點:
˙配備203公厘碟盤,剎車功能極佳。
˙力道拿捏極精準且無功能衰減現象。
˙優異的溼地掣動性能。
˙自動式磨耗調校。

優點:
˙優異的剎車功能。
˙力道拿捏極精準。
˙精確且偏硬的壓點。
˙無功能衰減現象。

優點:
˙極強的剎車功能。
˙精準的力道拿捏特性。
˙極為強固的本體,無功能衰減現象。
˙適合雙人協力車使用。

缺點:
˙配用203公厘碟盤重量較重。
˙安裝必須小心謹慎。

缺點:
˙剎車桿不甚符合人體工學原理,猶如Pro系列版本般走高雅路線。

缺點:
˙有輕微磨擦噪音。
˙重量較重。
˙剎車桿不夠平滑。

摘譯自德國bike雜誌1999年7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