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款冬季用胎評比

圖、文◎編譯小組


於半光滑胎的愛用車迷而言,這種車胎在夏日快速訓練道上的優勢,到了溼冷的冬季反而成了致命傷: 因為冬季用胎講求的是循跡性、側向支撐性等深濕泥地的關鍵功能。

粗紋胎其實並非只為濕地用途而設計,而泥地胎的功能,也正如這次的試 騎結果一般。實地試騎顯示,路面上最大的障礙經常是潮溼的樹根,測試中只 有兩款產品(IRC、Specialized)在此贏得高分。其他受測胎則都使原本經驗豐富 的試車手們陷入了困窘的操駕情境,雖然這些車手就如新款的 Continental Survival Pro胎一般,在濕滑的石子路面上掌控裕如,但遇上潮溼的林地,卻立即打滑失 控了。

究竟在潮溼的冬季中應選擇會深陷入鬆軟路面的極細胎,或選擇具有錯綜 盤結胎紋的寬面胎,其實經常都決定於輪胎的橡膠的混合成份。另外,車手體 重及騎乘風格也應納入考量:如果車手體重低於75公斤,即使是胎壓約達 3巴的1.8吋窄胎也能提供足夠的防穿刺性能。至於在多岩地形或噸位重的車手, 選用體積較大的Continental、Maxxis或IRC輪胎才是明智之舉 。

在陰雨潮溼的冬季中,偶爾也有放晴的乾燥時日,因此這些受測的泥地胎除 了必須通過在Morast進行的特殊地形、地況測試外,標準測試行程的檢測自然少 不了。測試中,泥濘地表現最佳的是具有勻稱外觀的IRC的 Mud Mad胎,相信這款車胎會是車迷考慮換用冬季胎的最佳選擇之一。 

CONTINENTAL SURVIVALPRO 2.3(可折疊)

IRC MUD MAD 1.95 XC F/R SPECIALIZED EXTR. CONTROL/MASTER 1.7 COMP

價格:69馬克
選用配備:
不可折疊式(54馬克),防爆式 (59/74馬克)

價格:80馬克
選用配備:
另有2.35吋產品(Mud Mad DH)供售

價格:每條50馬克
選用配備:
亦供售較輕量的車隊用版本(80馬 克)

測試 測試 測試

胎壓建議*:前輪2.4/後輪2.8巴
重量**:
614公克(52公厘/2.0吋)
評分:0

胎壓建議*:前輪3.0/後輪3.4巴
重量**:
前: 648公克/後616公克(45公厘/1.8吋) 評分:0

胎壓建議*:前輪2.9/後輪3.2巴
重量**:
前494公克/後516公克(42公厘/ 1.7吋) 評分:+

騎乘性能 騎乘性能 騎乘性能

林道:細膩舒適,但精確度較為不足的操控性 能。在樹根崎嶇地易打滑。 評分:0
碎石路面:
操控精確度不高,但在極限內,感覺仍極舒適,具有主觀上較高的轉動抗力。評分:+
岩區:
即使在極惡劣的石子地抓地力也甚強,其大型體積也極具後衝力。 評分:++
泥濘地:
其較大但少的車胎凸紋抓地力強,應付惡劣泥地的折磨毫無問題。 評分:++
馬路:
抓地力是首要優點,地面潮濕時亦佳。測滑方面則尚在可接受範圍內。 評分:+

林道:少量但大尺寸的凸紋提供了可靠的抓地 力,即使濕地也不怕。轉動時較沈重。評分:+
碎石路面:
無論循跡性或側向導引特性在乾、濕路面表現均屬高水準。 評分:++
岩區:
大尺寸凸紋抓地表現中規中矩,幾乎少有滑脫現象。 評分:+
泥濘地:
沒有其他產品能提供比它更佳的深泥地及極深泥地循跡性與前行靈活度。其功能幾 乎不會衰減。 評分:++
馬路:
凸紋幾無任何癖性,各種路面都適用,因此操控性能頗為中性,濕地抓地性亦足夠。 評分:+

林道:在濕滑的石子路及崎嶇林地中,其長形 凸紋都展現了令人驚異的優秀抓地力。 評分:++
碎石路面:
保持胎壓不要太高,這款越野機車型胎紋會有甚佳的抓地力。 評分:+
岩區:
偏小的尺寸限制了防爆胎功能,但仍有良好抓地力。 評分:+
泥濘地:
循跡性佳,但容易深陷於深泥地中,使其轉動沈重吃力。 評分:+
馬路:
操控時略顯搖晃,但其側向胎紋的抓地力及穩定性都屬良好。 評分:+

結論 結論 結論
既大又重,價格昂貴,不過其在秋季天候路面的騎乘特性卻值回了票價。唯一的可 議之處在於遇到林道濕滑路面毫無抓地力。

這款價格昂貴的IRC混合胎提供了深泥地出色的性能,雖然轉動起來較沈重,但除 此之外卻無任何缺點,

這款美製混合型產品展現了出色的性能,並沒有真正的缺點。不過由於尺寸較小, 因此並不適合體重超過80公斤的車迷騎用。

MAXXIS
SWAMP THING 2.1

PANARACER
FIRE MUD PRO COMPETITION

RITCHEY
MUD MAX 1.9 WCS

價格:39馬克
選用配備:
可折疊式(59馬克),2.35吋版本 (59馬克)

價格:80馬克
選用配備:
鋼絲版本(不可折疊式,50馬克)

價格:79馬克
選用配備:
不可折疊式(35馬克),HDK版本 (55馬克)

測試 測試 測試

胎壓建議*:前輪2.7/後輪3.0巴
重量**:
615公克(48公厘/1.9吋)評分:0

胎壓建議*:前輪2.9/後輪3.2巴
重量**:
424公克(42公厘/1.7吋) 評分:++

胎壓建議*:前輪3.1/後輪3.5巴
重量**:
540公克(45公厘/1.8吋)評分:+

騎乘性能 騎乘性能 騎乘性能

林道:在潮溼的起伏林道上抓地力不佳,但除 此之外倒能提供舒適的性能。 評分:0
碎石路面:
其四邊形凸紋抓地力正常,不過遇潮濕天候則略有衰減。 評分:+
岩區:
抓地性良好,胎凸不會滑脫。即使是較重的車手,其尺寸也足堪應付。 評分:+
泥濘地:
在優質標準胎凸輪胎中,其循跡性合乎水準。功能衰減程度不會過度。評分:+
馬路:
在過彎時其胎凸能保持穩定。此外,也具有中性的操控特性及足夠的濕地抓地力。評分:+

林道:一開始胎凸雖能提供良好抓地力,但遇 到濕地卻立刻打滑。 評分:-
碎石路面:
抓地性良好,很直接的操控特性。遇潮溼路面才會有問題-這點在秋季時會有困 擾。 評分:0
岩區:
在乾燥路面絕無問題,碰上濕地又同樣棘手。防爆胎功能不佳。 評分:0
泥濘地:
在深泥地裡抓地力甚佳,這款細長的輪胎幾乎無功能衰減問題,轉動阻抗也甚低。 評分:++
馬路:
雖然胎凸幾乎不會打滑,但只要遇上濕地,其打滑程度,便令人不敢恭維。評分:0

林道:只要天候潮溼,在石子路面及林道上, 車胎便失去抓地力。 評分:-
碎石路面:
過彎循跡導引性不佳,溼地抓地力也不好。Z-Max系列較這款產品為佳。 評分:0
岩區:
在乾燥的石子路上的表現值得肯定,但遇上溼地演出便走樣了。 評分:0
泥濘地:
在深泥地中其側胎凸抓地力佳,但側向導引功能則略有不足。 評分:+
馬路:
一流的轉動阻抗性。最初時操控雖屬中性,但其側胎凸卻顯得極為軟塌。評分:+

結論 結論 結論

這款廉價的Maxxis胎擁有出色的騎行功能,也可應付較重的車手。如車迷們需要較 輕量的產品,可以改選用59馬克的可折疊的版本。

在乾燥路面表現甚佳,但這款輕量的Fire Mud在秋季卻大有問題:其橡膠混合材質即使在熱身之後,遇上濕地仍會出狀況。

經過測試之後,令人搞不清楚為何這款產品命名為「泥地」胎?反倒是Ritchey的 另一款全能型凸胎(Z-Max,Z.E.D)無論在任何方面都要來得優異。

摘譯自德國Mountain Bike雜誌1999年11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