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款自由騎前叉評測

 

圖、文◎編譯小組


有人提到601號車道的話,Cannondale車隊來自慕尼黑的車手Hans V.多半會回敬以目瞪口呆的表情。騎上這條極端難行的試車小徑, Hans總是比同伴們早一步抓緊把手,也常讓前輪懸在岩石上,險象環生。遇到快速騎 行的卵石道,由於有甚佳的越野用座墊,才見他談笑用兵。 Hans早已身經百戰,可見問題不是出在騎行技術。不同配備 也要算進去:偏短的把手豎管、彎曲的把手、可調低的座桿、優質的輪胎、犀 利的剎車等。而其中最關鍵的是前叉:配備了避震衝程長達 120公厘的Super V避震器,車身後部吸震絕佳且作動俐落;相形之下,只有 70公厘休閒用避震衝程的Fatty前叉,自然就得面臨超量負荷的 噩夢了。

細部技術探索

絕無馬虎、絕不粗製濫造:所有的自由騎前叉的加 工都頗高級。

Manitou Millennium:結實強固的插置軸心式夾頭加上高級的避震器用螺絲。

Acros:傳統式把手豎管已成過去式。Acros的把手擁有強固且可調校的結構。

Marzocchi:2000年的新設計是附加的可調式壓縮刻度,位於肩蓋左側。

Manitou DC:右潛管上的拉伸刻度調校裝置已歷經多年實戰考驗。

以Scott Octane車款實測8款前叉

前叉避震衝程不足是bike雜誌試車隊員在許多測試中普遍的心得,愈來愈 多各種價位區間的全避震車款面臨這項缺失,其中又以Freeride車款的問題最 大。後避震衝程達120至150公厘的車款,前叉的衝程卻經常只有 100甚至80公厘,顯然車身前段必是超量負荷。其實freeride的前叉,至少都須有 120公厘的避震衝程。這方面,大小車廠都面對著相同的難題:大多數前叉的避震衝程 上限都是100公厘,而且氣壓都過於薄弱。如果車迷們想要有更大的避震衝程, 便只能選擇沈重的純種下坡道專用前叉了。例如Rock Shox繼輕量的休閒用前叉Judy Race 100之後,推出了避震衝程長達180公厘的Boxxer系列,專為總 重達20公斤的下坡道勁車而打造。

這次測試共蒐集了8款自由騎專用前叉。由於廠商們的前叉 結構全然不同,因此,這次測試也相當於系統間的較勁:單肩蓋 v.s.雙肩蓋、快拆設計v.s.插置式軸心、120公厘的合理避震衝程v.s. 150公厘的大食客式衝程、望遠鏡式系統v.s.針狀軸承。實地測試在 Gardasee湖畔,並統一選用Scott Octane自由騎專用車,後避震衝程約140公厘。至於避震曲線及剛性值則都來自 bike雜誌的實驗室。

←小題大做嗎?Onsport Strata前叉配備了長型鋼簧及一個大型吸震元件。

 

避震衝程低於100mm已不敷使用

自由騎的專用前叉必須有何種功能?是想享受下坡道樂趣的車迷們最注重的, 因此這類前叉擁有的避震衝程下限至少100公厘,如果有120 至130公厘當然更好。更大的衝程不僅可帶來高速騎行時的舒適感及吸震功能,而且避震衝程愈 長,前叉的位置也會愈高,把手角度就愈平緩。有了新式避震科技,在陡峭的 階梯路段可帶來更高的寧靜及安全性。目前,新式的自由騎車款把手角度介於 68至70度之間。不過,前叉位置如果太高,車架在較低速時反而會傾倒。純競 賽型的下坡道車款,把手角度應保持在68度以下。像Morzocchi 、Manitou及RST等廠商便在其間取得了良好的折衷:避震衝程設定於 120公厘左右,車子在惡劣路面上會有足夠的避震衝程,同時顧及 出色的騎乘特性。Cannondale出盡風頭的Headshok前叉只有頗遜的 80公厘衝程,實在是嫌少。相對的,Onsport Strata衝程長達150公厘的利器,車迷們可面不改色地迎戰最崎嶇的地形,不過這種衝勁十 足的騎乘方式,可能造成後輪不斷爆胎的困擾。一般的自由騎車款配上這種前 叉則可說是幾乎已超量負擔。

Bomber前叉技高一籌、物美價誘人

至於Votec則提供了一個妙點子:讓避震衝程可配合車款及騎乘方式做變化, 任何人都可在80至140公厘之間找到自己的理想避震衝程。至於調校方面, Marzocchi以其Bomber前叉的科技穩居王座:反應舒適,就像多了兩公分的避震 衝程一樣,再加上調校合宜的壓縮及拉伸刻度吸震筒,使Bomber 前叉功能極佳。

幾乎所有的受測前叉都採用鋼簧搭配油壓吸震筒作動,對自由騎而言這可謂 最佳組合。只有Acros是靠氣墊避震,好處是前叉輕巧,避震功能卻明顯衰減, 而其避震衝程更只有100公厘,並非表訂的140公厘。

自由騎專用前叉需要雙肩蓋嗎?兩年之前的整體趨勢的確如此,但目前許 多廠商又回歸到單肩蓋式設計了。這其實是不錯的抉擇,因為雙肩式設計由於 車架上的主支管位置固定,導致車子的迴轉半徑大得像拖拉機一般。因此技術 性的試車道上用了這類產品非常吃力,最嚴重的恐怕是Manitou 的X-Vert前叉。雙肩式設計理論上有較佳的剛性,但測試台卻告訴我們不同的結果:雙肩式前 叉Manitou X-Vert在抗扭曲剛性項目竟出現了最差的測值。不過實際試騎時, X-Vert前叉比測值感覺要強固。

單肩式前叉的剛性也不輸雙肩式

由Manitou的單肩式前叉Millennium即可證明,不靠雙肩設計也可達到高剛 性值。插置式軸心加上大尺寸車管及車削製造的部件,讓它在測試台上取得了 夢幻般的優秀測值。

結論:每個人都可在受測的8款前叉中找到自己心儀的優勝產品。對於 Gardasee當地人、也是601號路段迷的Hans而言,最鍾愛的前叉是 Marzocchi的Bomber Z1 QR20,避震功能、舒適性、剛性和重量之間提供了最佳的折衷組合, 也因此擁有最廣的使用領域,而其售價也滿公道的。

←罩得住嗎?當然!試車手Hans覺得沒有其他前叉的性能比這款Marzocchi Z1好。

 

大多數自由騎專用前叉都採用鋼簧及可調式油壓式吸震筒作動。如此可使大 尺寸的避震衝程獲得完善利用。

Acros Mamba

Manitou Millennium

Manitou X vert DC

價格:1599馬克(約NT.24465元)
經銷商:Bergwerk
重量*:1787公克
系統:氣/油壓
避震衝程*:100公厘
調校空間:彈簧硬度可透過氣壓進行調整,可調式壓縮刻度吸震筒, 可調式避震衝程。
避震性 ★★☆☆☆☆
吸震功能 ★★★★☆☆
敏銳度 ★★★★☆☆
調校功能 ★★★☆☆☆
品質/外觀 ★★★★☆☆
舒適性 ★★★☆☆☆
運動性 ★★★☆☆☆
結論:由於配備了供氣壓式前叉使用的逆向鋼簧,其敏銳度好得驚人。一體式的把手 豎管/把手組設計,剛性十足。吸震筒作動功能齊全,且有良好調校空間。可惜的是 受測前叉沒有廠方原訂承諾的140公厘避震衝程。
總評:佳(good)

價格:2399馬克(約NT.36705元)
經銷商:Centurion
重量*:1963公克
系統:鋼簧/彈性體/油壓式
避震衝程*:118公厘
調校空間:可調式彈簧拉力及拉 伸刻度,3種不同鋼簧硬度可供選擇。
避震性 ★★★☆☆☆
吸震功能 ★★★☆☆☆
敏銳度 ★★★★★☆
調校功能 ★★★★★☆
品質/外觀 ★★★★★★
舒適性 ★★★☆☆☆
運動性 ★★★★☆☆
結論:配備了精美的車削部件及碳纖潛管, 為加工一流的高級前叉產品。敏銳度極佳,剛性也甚高,只可惜作動略嫌遲緩。避震 衝程方面也有改進空間。吸震筒系統部分有甚大的潛力可供車迷們依自身需求做調 校。

總評:極佳(very good)

價格:999馬克(約NT.15285元)經銷商:Centurion
重量*:2237公克
系統:鋼簧/彈性體/油壓
避震衝程*:115公厘
調校空間:可調式彈簧及拉伸刻 度可調校,3種不同鋼簧硬度供選擇。
避震性 ★★★★☆☆
吸震功能 ★★★★☆☆
敏銳度 ★★★★☆☆
調校功能 ★★★★★☆
品質/外觀 ★★★★☆☆
舒適性 ★★★★☆☆
運動性 ★★★★☆☆
結論:甚為舒適的自由騎專用前叉,具有優異的避震器及吸震筒調校且具實用的吸 震筒調整功能。在實際騎用時比外觀上更具剛性。對業餘車迷而言,較不適合用於 試車隘道,因為把手活動空間受限太多。是一款物美價廉的前叉。

總評:極佳(very good)

Marzocchi Bomber Z1 QR 20

Cannondale Head Shok Moto FR

Onsport Strata MX 6

價格:999馬克(約NT.15285元)
經銷商:Sport Szene
重量*:2170公克
系統:鋼簧/油壓
避震衝程*:120公厘
調校空間:可調式鋼簧應力,3種鋼簧硬度,可調式壓縮及拉伸 刻度吸震筒。
避震性 ★★★★★★
吸震功能 ★★★★★★
敏銳度 ★★★★★☆
調校功能 ★★★★★★
品質/外觀 ★★★★★☆
舒適性 ★★★★★★
運動性 ★★★★★☆
結論:最佳的全能型前叉。在避震及吸震 的表現都足為參考楷模,是測試中最佳舒適性的前叉。可供利用的避震衝程甚長。 和一般的快拆裝置相比,QR 20系統有更佳的剛性。相對低廉的價格,這款前叉卻有著令人驚訝的高加工品質。

總評:超優(super)

價格:1590馬克(約NT.24327元)
經銷商:Cannondale
重量*:2680公克
系統:鋼簧/油壓
避震衝程*:82公厘
調校空間:有3種不同鋼簧硬度可 供選擇,搭配可調式拉伸刻度吸震筒。
避震性 ★★★★☆☆
吸震功能 ★★☆☆☆☆
敏銳度 ★★★★★☆
調校功能 ★★☆☆☆☆
品質/外觀 ★★★☆☆☆
舒適性 ★★☆☆☆☆
運動性 ★★☆☆☆☆
結論:儘管具有極佳的剛性和良好的敏銳 特性,但在過彎時仍出現了嚴重的側傾現象。不過吸震筒的作動又過於劇烈,導致 前叉無法應付快速出現的衝擊。80公厘的避震衝程已趕不上潮流了。
總評:尚可(acceptable)

價格:1369馬克(約NT.20946元)
經銷商:Hajos
重量*:3470公克
系統:鋼簧/油壓
避震衝程*:155公厘
調校空間:可調式彈力應力,3種鋼簧硬度可供選擇,可調式拉 伸刻度吸震筒。
避震性 ★★★★★☆
吸震功能 ★★★★★☆
敏銳度 ★★★★☆☆
調校功能 ★★★★☆☆
品質/外觀 ★★★★★☆
舒適性 ★★★★★☆
運動性 ★★★★☆☆
結論:Strata幾乎已可算得上是道地的下坡 道專用前叉。甚長的避震衝程和甚高的剛性可說是專為最崎嶇的地形打造的。如果 有車迷還想將剛性再提升一些的話,可以改裝插置式軸心。對於休閒型車迷及重量 取向甚強的自由騎型車迷,則略嫌過重了些。

總評:極佳(very good)

RST Delta XL

Votec GS 4 OS

價格:1298馬克(約NT.19860元)
經銷商:Paul Lange
重量*:2626公克
系統:鋼簧/油壓式
避震衝程*:117公厘
調校空間:可調式彈簧應力,兩 種鋼簧硬度可供選擇,可調式拉伸刻度吸震筒。
避震性 ★★★★☆☆
吸震功能 ★★★★☆☆
敏銳度 ★★★☆☆☆
調校功能 ★★★★☆☆
品質/外觀 ★★★☆☆☆
舒適性 ★★★★☆☆
運動性 ★★★★☆☆
結論:一款具有高抗扭曲性且加工精緻的 前叉,但其彈簧應力曲線卻頗為平緩。110公厘左右的可用避震衝程提供了足夠的舒 適性。即使在高速騎行時,調校功能優異的吸震筒也能使車架保持靜肅。

總評:佳(good)

價格:1599馬克(約NT.24465元)
經銷商:Votec
重量*:2315公克
系統:鋼簧/油壓式
避震衝程*:142公厘
調校空間:有不同硬度的鋼簧可 供選擇,拉伸刻度吸震筒亦為可調式。
避震性 ★★★★☆☆
吸震功能 ★★★★☆☆
敏銳度 ★★★☆☆☆
調校功能 ★★★★☆☆
品質/外觀 ★★★★☆☆
舒適性 ★★★★☆☆
運動性 ★★★★☆☆
結論:具有甚長的可用避震衝程,高效 率、調校功能優異的吸震筒,足以稱職地吞噬大型障礙。只不過面對小型障礙物 時,敏感度似乎有些過了頭。特殊的把手立管/把手組合則進一步加強了整體車身 前段的剛性。
總評:佳(good) 

剛性

避震曲線

Cannondale的Headshok前叉系統擁有最佳測試值,而Manitou的Millennium前叉則證明,不需雙肩式設計也可 獲致高剛性。Acros及Votec兩組產品各自具有特殊的把手豎管,無法相提並論,也因此並無測值資料。

以下曲線顯示了各款前叉的最大避震衝程及系統特性。幾乎 所有前叉都有幾近線性的曲線,顯示在整個避震衝程內都有 均一的吸震及可用功能。

※表格說明:*表bike雜誌測試值;★★★★★★=滿分,評價:超優、極佳、佳、 尚可、有瑕疵、不合格。

摘譯自德國bike雜誌2000年3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