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叢林求生之道

 

文◎陳柏如


與資訊賽跑 與速度拔河

我們正處在一個很特別的時代,隨時都有各種資訊從四面八方迅速襲來, 加上科技創新日新月異,網際網路橫行無阻、無孔不入,使「資訊焦慮症」成 為e世代人的通病!現代人不缺資訊,而是煩惱資訊太多、太快,擔心無法即時 消化掉,會趕不上進步的腳步而被淘汰。因此現代人天天都要看好幾份電子報, 隨時都要「黏」在「網」路上收發信、搜尋資訊與即時訊息,成了標準的「網 路蜘蛛族」。

不可諱言,「資訊」與「速度」是e世代競爭中的兩大利器,唯有經過有條 理、有效率的篩選並轉化出有價值的資訊,才能即時被吸收、遠離資訊焦慮症; 加上富創意的行動力與魄力,才能讓個人與企業贏在起跑點,作出最正確迅速 的決策與判斷!

網際網路時代來臨,企業必須在眨眼的瞬間定出決策並採取行動,才能開啟 有限的機會之窗。處於e世代的你,可以選擇究竟要被自己打敗,還是被別人打 敗;因為你不做,別人也會做!

發展B2B電子商務才是可長可久之業

B2B電子商務背後具有強大的產業知識與企業實務流程為後盾,具真正實體, 而B2C則大多是虛擬創造,容易泡沫化,且營業收入高度不定,往往虧損累累, Amazon.com就是借鏡。B2B網路概念代表性公司如commerceOne、Ariba、Broadvision、 VerticalNet等等,紛紛在美國NASDAQ股市創下空前的新高股價,足見B2B才是電子 商務真正有潛力的金礦。

網路宛如企業殺手,不僅可迅速佔據市場,甚至可淘汰百年老店。由於全球 都走向數位、虛擬的商業社群(e-business)以及網路行銷交易市集( e-marketplace),可預見網際網路與電子商務已是企業下 一個戰場,因此沒有企業能置身這股e潮流之外,企業的數位管理與電腦化更是 刻不容緩。

物流、資金流、資訊流是電子商務的三大流,發展網路事業有幾個考量方向: 首先必須問問自己能不能在這個產業裡缺席?其次是能力的問題:資源和人力 有沒有缺口?是否需要借重外力、尋求資金、技術、配套策略及聯盟夥伴?資 源問題解決後,就要評估能不能掌握時效在既定的時程出爐。第三是要考慮若 這個事業體失敗了,公司承不承受得起這樣的損失?

要發展電子商務除了具備硬體資源、資金與專業人力外,還有許多必要條件。 首先是創意,要設計出創新又可行的電子商務運作模式,除了設計者本身創意 要夠之外,對相關產業的背景、脈動與經營模式,目標客戶群的消費習慣與潛 在需求,都必須能深入地掌握。

時機與技術能力也是關鍵,有些創意大家一看就會,但第一個做出來的才 會賺錢,後面跟進的賺錢機會就少了,除了搶先之外,還得不斷創新才行。架 設網站容易,真想將網路科技的效果發揮得淋漓盡致,軟體設計能力及規模經 濟是絕對的關鍵。而這個產業也必須要有一定的規模經濟(供應商)與龐大的 買主市場。

電子商務以品牌為最大競爭優勢

由於電子商務缺乏與消費者面對面溝通的機會,品牌形象的建立更為重要。 舉例來說,想到網路上買書,第一個會想到Amazon;想到搜尋,會想到 Yahoo!,這樣的品牌價值是經過長時間的經營所塑造出來的,但 品牌價值必須轉換成可以交易的價格,否則這個品牌價值就有行無市。

網路有一個術語,稱之為黏性。如果有某一個網路的服務或內容可以滿足使 用者需求,養成他經常甚至每天都必須上站看看的高度依賴感,稱之為「高黏 性」。網站只有提供即時更新且深度的資訊,才能真正吸引消費者注意和停留。 網際網路時代一定是客戶服務導向時代,要能夠提供客戶整套的服務系統才能夠 贏得商機。

網際網路具備「即時性」、「互動性」、「全球互通性」、「多媒體特性」 的特質,對商業最核心的價值在於創造新的網路交易市集,即所謂的 e-marketplace。e-marketplace要成功絕非易事,因為要能創造出網路人都同意的交易方 式,必須建立一套完整有秩序且安全的交易機制,並獲得目標客戶群的認同與 高度參與,才能讓這個市集運轉,而並非單單只是將貨物商品一個個放上網路。 目前證交所的股票交易雖未e化,但多年來卻一直能讓資本與投資快速且安全的 高速流動,並迅速簡便的完成交易,這種市集的模式與概念,可作為網路交易 市集架構的基本原型與精神。

企業發展電子商務除了提昇本身競爭力外,最終還是以「賺錢」 為目的,但初期也只能大刀闊斧的砸入大筆資金,以營造網站 的高流量、充分掌握客戶的忠誠度、並藉由網路經濟為客戶創造更 多的利益,才能讓營運初期的高額投資有意義。而企業要認真思考的是,真正 能夠創造獲利的顧客,究竟在哪裏?

運用經濟的ASP一圓電子商務夢

ASP(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是專門在線上提供中小企業軟體租售服務的業者,他們透過網路,將自己和客戶連接 起來,成為他們的虛擬機房。ASP對於想迅速導入電子商務紀元的中小企業而言, 是一項福音,企業不用自行添購一大堆昂貴複雜的軟硬體,也不需要一群技術 人員來維護系統,可有效節省大筆建置經費與人事成本。

目前企業利用企業資源整合系統(ERP)整合內部資訊,但不同公司有不 同的ERP系統,要如何讓一個產業間的每個系統能夠整合,以縮短整個產業成 本,將是一個新興的課題,相信產業資源整合規畫(IRP)時代將成為下一波的 新趨勢。網路對既有產業與公司,已經不再只是理念與趨勢,而是實務與行動 的迫切性。

不要讓客戶牽著我們走,而是我們要拉著客戶不斷

往前跑,讓客戶沒有機會跑到競爭對手那邊去。

~Daphne 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