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吳裕堯 台灣電動自行車邁向新「鋰程碑」。電動自行車用鋰電池技術策略聯盟5 月16日於台中成立,同時秀出全球首輛搭載鋰離子電池的電動自行車,期許明年12月 能量產。 自行車與電池業的異業整合 ←天字第一號的鋰電池電動自行車於自行車業和電池業的策盟中亮相。 大會選出國內電動自行車領導廠商之一的美利達公司出任會長,副會長則是能元和 太電兩家電池製造商,自行車輸出公會為秘書處負責行政事 宜。預計今年下半年訂出電池規格,申請主導性產品開發計 畫,明年台北展發表成果並供外賓試乘。 鋰電池推手是工研院材料所電動車電池計畫經理楊模樺博 士,他說,發展初期必須依賴一定的經濟規模壓低成本,自行 車和電池業者的結盟訂出成本目標,再進一步取得價格和性能 提高間的平衡點。 楊模樺博士特別請與會廠商填寫問卷,了解兩方業者的需求和立足點,作為開發參 考,同時籲請廠商站在對方的角度多想想。 美利達王隆進經理指出,統一的規格、良好的品質和高競爭力是自行車業者的期 盼,異業上下游的整合更是一大福音,然而合理的成本才能 拉近產品與消費者的距離。 結盟自主開發 以量壓制成本 ←工研院材料所楊模木華博士(最左)及其領導的一群工程師是鋰離子電池的幕後功臣。 1990年鋰電池問世至今,價格雖已降低一半,`98日本矢野經濟研究所估算鋰離 子電池成本,以目前技術,鋰鈷(LiCoO2)電池約新台幣5000元,未來鋰錳(LiMn2O4) 電池成本將再打對折至2500元台幣。工研院IT IS計畫的數據指出,若以鉛酸電池當作100,來比較材料費,鋰離子 電池高達2770,商品化門檻頗高。 能元公司研發部經理Wendy周說,面對面交流,得到自行車業者的直接反饋,對 於電池的設計和性能的提昇有莫大助益。與會業者也建議鋰電池充 電器必須一併發展,以免落入開發鎳氫電池時,找不到現成充電器的窘 境。 一改過去的附屬地位,自行車輸出公會理事長陳貴新說,自行車產業 有自己的聲音。與會人士都看好電動自行車的未來,關鍵技 術、趨勢都掌握在自己手中的高度自主性;電動機車佔2%銷售額的目標失敗,增加電動 自行車的出線機率,以及產業成熟度在國際上的競爭優勢。 自行車業會和電池、電機甚至微電腦結緣是始料未及的。電池串聯起來能量大,跨 業的串聯力量加倍,產官研面對面講清楚說明白,很快就了 解各自立場,業者說,否則隔行如隔山,研究人員甚至不清 楚電動自行車上的LCD顯示面板作用何在,以及過去自行車業自己摸索至今已經得到的 成就。至少也不用再全方位關照技術瓶頸,或大海撈針尋找 合適而專精的合作夥伴。 台灣和日本在電動自行車市場兩強相爭的態勢逐漸明朗化、白熱化,台灣製電動自 行車在型式和功能上都已進入實用化階段,工業局主辦這樣 的結盟,認為電動自行車具有知識密集的高科技本質,通過 產業網的結合、交流,與資源分享,技術瓶頸交由專業人員 尋求破解,才能在這項綠色環保的指標性交通工具取得更大 的競爭優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