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陳柏如 從小踩著「捷安特」自行車長大的劉湧昌,在父親劉金標董事長的影響下,對自行車自然有一份特別 濃郁的親切感與使命感。早在美國攻讀財經碩士時,劉湧昌 便開始在巨大美國公司打工,從倉庫開始磨練到業務推廣都 得學。 沒有特權 從基層磨練起 ←勇於作夢、更敢於實現的巨大協理劉湧昌 1990年劉湧昌正式進入巨大母公司,擔任品保專員,每天待在現場超過 6小時,劉湧昌打趣的說,當時常常要「打火」。之後,為了縮短組 車時間,提升巨大的出貨品質,劉湧昌主導了RKD專案,主張 95%組裝,並大膽變更了工廠的生產線流程,此專案成功地減少了零件的遺漏,也使 買主的組車時間由45分鐘縮短為15分鐘。 由於品質提升加上組裝的簡便化,RKD專案成功地為巨大的自行車建立良好的 口碑,也因此獲得了不少國際大廠的合作意願,如Trek就在此時下單。劉湧昌表 示,找對方向很重要,真正的道理只有一個,就是「合理」,合理的組裝流程才能 有效提升效率與品質。 任品保專員一年多後,劉湧昌進入開發部門當副工程師,負責產品規格標準化 的建立。這段時間累積了劉湧昌在生產技術、管理技術以及產品 know-how上珍貴且靈活的經驗。 捷安特打入大陸的先鋒部隊 `92年7月,捷安特在大陸剛起步之際,劉湧昌身負重任被派駐中國大陸負責捷 安特在大陸市場的行銷與管理。為了深入了解市場需求,找出適合大陸市場的車 種與訂價,劉湧昌便由北至南展開全國走透透的地毯式市調。之後,捷安特順利推 出3千輛598人民幣的自行車試銷,成功的打響第一炮! 劉湧昌表示,在大陸6年半的磨練是當難得的經驗,給 了自己很大的成長與發揮的空間,也培養了自己在思路與判 斷力上的成熟度。他表示,其實經營大陸市場就是要見招拆 招,隨機應變。 行銷:見縫插針、強調差異性 ←身為企業家第二代的劉湧昌,沒有架子卻多了份謙虛、親和力與企圖心。 在行銷方面,劉湧昌採「見縫插針」的策略,大力拓展銷售通路,並強化產品在 「教育、服務、推廣與銷售」上的品牌優勢,藉由差異化來 拉開與競爭對手的距離,再補強本身不足之處。因而成功建 立捷安特在中國大陸良好服務口碑的品牌形象。 劉湧昌說,經營大陸這塊12億人口的市場,必須走「提昇生產能力與技術、發展 多樣化產品線」的大格局發展,隨時跟著市場變動適時地作調整,路才會愈走愈寬廣。 九年前當巨大評估大陸設廠地點時,劉湧昌便堅持不去深圳而看好上海地區,劉湧 昌表示,華東地區的員工素質較高、流動性也不像深圳(員 工多為出外人)那麼大,加上上海為輕工產品重鎮,腹地大、駐外代表多、產品訊息流 通快,所以看準內銷市場要由上海開始往外開拓一定錯不了。 事實印證劉湧昌當時的看法與眼光之獨到,而「捷安特」在經過長年 的深耕廣植與差異化經營行銷後,也成功的打開大陸市場,成為消費者眼 中的高檔名牌車。 劉湧昌在`99年由大陸調回台灣總公司擔任總管理處協理一職,與羅 祥安總經理並肩負責巨大國際市場的開發與行銷企劃與執行以及 R&D的篩選、立案;同時並兼任捷安特總經理,負責拓展台灣的內銷市場。 積極打造屬於巨大的不敗王國 在劉金標董事長堅持腳踏實地與實幹精神的原則與用心栽培的苦心下, 身為企業家第二代的劉湧昌並沒有平步青雲,而是從最基層開始摸索磨 練,也因此培養出比別人更能吃苦,更有膽識與應變力去面 對挑戰、解決問題的魄力與靈活思考。 在同事與部屬的眼中,劉湧昌是個帶人帶心、充分授權且願意給員工犯錯機會的好 主管,從不擺架子卻懂得拿捏分寸。處事態度一向秉持「誠 信、踏實、堅持原則與方向」的劉湧昌,對巨大有著更深的 期許與願景,面對新世紀的挑戰,巨大將以行銷策略為導向,發展更多元的產品線,並 朝研發高科技、電子化且更舒適的智慧型自行車前進,未來 更將跨足運動休閒領域,結合Outdoor與lifestyle的概念,將 產品的價值真正落實到生活層面上,並與消費者產生良性的 互動與共鳴。如此,巨大才能真正打造成功的國際品牌,建 構起屬於自己風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