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振榮說,iO聯網組織概念是一種創新的價值觀,以超分工為特色,這種智慧財產 權才是產業未來競爭的核心,透過知識經濟的經營之道,不僅是資訊科技的營運,就連 各類智慧與知識都能被妥善運用。也就是說,藉由iO聯網組織可以把自己的東西獨立成產 品,讓智慧財產權能被知識經濟所利用,這也是台灣未來要走的路。 目前台灣產業發展已經有一定的規模與進度,但是台灣未來10年以後產業競爭優勢 在那裏?施振榮指出,一定要利用目前有限資源,轉向開發新價值的智財權,這才是台 灣未來10年的競爭力所在。台灣現在猶如90年代的美國與日本,面臨是否要將產業外移 的抉擇,過去日本因擔心產業空洞化,將產業留在本國,使得日本經濟泡沫化;反觀美 國在面臨選擇時,大膽將有形的產業外移,發展「無形具有高經濟價值」的產業,因而 造就今日美國的強盛。台灣資源有限,更應善用有限資源,發 展具有經濟價值的產業,唯有發展知識經濟才是根本之道, 因此,台灣政府與企業也都要有共識,逐漸將有形的產業釋放出去,發展無形 而高價值的產業,才是保持台灣未來10年、甚至百年經濟不衰的關鍵。 施振榮指出,全球產業發展有六大趨勢:1.市場愈來愈大,愈來愈自由。2.無國界 的市場經濟。3.超分工整合的發展。4.由產品導向變成顧客導向。5.價值創造來源的轉 移。6. e時代的數位革命。其中,台灣比較能有效掌握的趨勢,就是超分工整合與e時 代的數位革命。在無國界的市場中,一個概念若要全球化,一定要相當了解當地(本土 化)。同樣地,如果產品不是全球最好的整合所產生的結果,就不具競爭力,無法持久。 要有效整合全球最好的東西,一定要四海皆夥伴。書中指出,未來絕不是漢賊不兩立的 時代,「與敵共舞」是一種常態。在這個既合作又競爭的客觀環境裡,一個開放、具彈 性、隨時可以扮演不同角色的能力,愈形重要。未來的世界非常需要具彈性角色扮演能 力的企業與管理人。 ~ 做贏家就要做有利潤的贏家,如果贏到的是有包袱的東西,就不得不丟掉。~施振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