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編輯部 初履峇里,迎接的是梔子花圈,微香和著向晚的涼風,稀釋了長途飛行的勞頓,敞闊明亮的視野,這島 嶼的風情及一種陌生而吸引人的氣息,教人直想一探究竟。
暮色潮聲 沙上晚宴 夜就像慢慢包圍而來,炊煙從成列的草棚梟梟而升,穿過棚子竟是海灘,微暗中白 白的桌子延伸向白白的浪花帶而去。棚子內水族箱的生猛海 鮮烤成一道道桌上佳餚。腳下是沙,天上有星,有時要拔起 陷入太深的椅子,更要躲那逐漸漲起逼近的潮水,海風味伴 隨的香甜晚餐。 世界之晨 峇里之朝 早上你會被啁啾的鳥鳴吵醒,而通常又在豎耳聆聽時甜蜜地睡去。峇里有The Dawn of the World之稱,是世界揭開晨幕的地方,是大地初醒張眼之地,或許就起身吧! 五星級飯店都有個美麗的後花園,猶有睡意的人可能會以為 誤闖天堂夢境,紅冠水雞就大方地住在園子的人工水塘,白 鷺鷥也來這裡吃早餐。 穿過園子就是沙灘,串連綿延著不知幾家五星級飯店。潮退得遠遠的,讓天空也 顯得特別遠,老外起來晨跑,分不清你是日本人或台灣人? 倒是那些「懶散」的當地雇員眼光犀俐,他們整沙、拾落葉、清泳池之前,必先昇起幾 鳶拖曳著長長尾巴的風箏。 不多久,這裡會像換片一樣,長椅上是閉眼假寐,讀小說的人,逐浪的小孩,天堂 變成熱鬧人間世。 人間神國 古色古香的交通車頭都掛著芭蕉葉的飾品,原來今天是 屬於器物的節日,運匠們以此向維生工具車子致敬,農夫們 也在家祭謝農具,石雕柱前擺著芭蕉葉折成的小碟,供奉著 鮮花,以純淨馨香獻給神祈。 典雅的建築圍繞的舞台著峇龍(Barongs)的故事,善 與惡間的交戰,舞者的一挑眉、一揚眼、一引指都味道十足,都伸展至最美的角度,因 為每一個動作都是對神的崇敬。 錚錚琮琮地,甘美朗樂師敲出時快時慢的節奏,烘托劇情,10幾支小槌於銅片上 舞動,一敲一握是甘美朗特殊的演奏方式,節奏嘎然而止時,幽怨的笛聲響起,似乎在 摹擬神、人和妖之間的拉鋸,老吹笛人閉眼陶醉其中。剛才 銅音急如驟雨時,有個年輕的樂師掛著滿臉不耐的表情摸魚,對比了用力以木劍刺胸膛 演出者的虔誠,就像意圖改變峇里傳統悠閒步調及文化的消 費者一樣褻瀆。 於飯店穿堂表演的樂師敲的是竹琴,允許我們用小錄音機紀錄他們和神對話的音 符,然後迴轉撥放給他們聽,連少女舞者都湊過來聽,大家 相視嫣然一笑。 而午后行於路的婦女頭上頂著疊得尖尖的「水果塔」,從祭壇搖曳而回。海崖 邊上的神廟迴響著祭典的吟唱,這裡是傳說中大祭師的最後落腳地,人聲和潮聲混合成 一種神秘的韻律。而出沒於此的頑猴和處處可見的鬥雞是峇 里島最我行我素的動物。 而海神廟是大祭司上岸處,奇特的存在方式是因為神的應許嗎?四周已成海蝕棚, 唯獨神廟的基礎能抵抗海浪的侵蝕,尚且還花團錦簇。 這裡有著熱帶島嶼難見的涼爽,不過當地兒童湧向遊客,操著怪異口音的國台語兜 售明信片,灼灼大眼睛和糾纏,有的人不忍而掏出錢來或者心一橫逃之夭夭。 半郊區有自行車出租,有些老外選擇用這種方式遊覽各藝術村或較近的景點,住在 傍山而建的旅館,溪谷就在腳底下,泛舟者的呼聲還可聽到。對面的山坡有檳榔,但不 是一整片,當然也沒有一整片活人和死人的別墅。 也有的人坐公車,大小和台灣的娃娃車相仿,擁擠度更甚於娃娃車,窮盡車子的極 限,窗子上掛著人都不意外。 藝術家的原鄉 有些外國人長期居留峇里島,學甘美朗、峇龍舞和繪畫。屋簷下就是畫室,男人以 手臂為調色盤,完成一幅幅色彩對比強烈、線條清晰的油畫,而下田等粗活是婦女的 事。 可是蠟染村偎在小熔爐邊的則是婦女,眼睛被燻得紅紅的,卻用蠟淚在布上滴出一 朵朵朱槿、椰子樹或複雜的裝飾圖案,凝結成美麗的作品。 其他受歡迎的民俗藝品為木雕和藤編。 邊境、近境 來到峇里出現兩種心情。旅行社帶你走過的,無法成為向朋友炫耀的主題,因為 行程有著極大的交集:到過一樣的景點,吃過一樣的東西, 買了一樣的紀念品,做過一樣的SPA和馬殺雞,誰花了最少的盧比,才是最後的話題。 以此消費一個浪漫的國度、眾神的島嶼及藝術家靈感的幽勝 美地。 於是遊客不論到邊境或近境,都是同一化,無差別。峇里緯度接近零,有的遊客選 擇把文明、防衛包裝歸零去體驗。 但峇里是讓這兩種不同心情的人都能滿意的地方,只是兩者間的消長而已,只是奉 獻於神明的島民多少轉向拜物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