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台商近況報導(三)

圖、文◎吳振標、吳裕堯


年河東,十年河西的古諺或可將河改為海峽,用以說明自行車產業在兩岸間的消長。

我們再度拜訪深圳地區,並且親赴順德及廣州市,見證了這樣的論點。1990年前 後,自行車業赴大陸設廠的態勢明朗化,廣州、深圳不毛的荒山野嶺、水鄉澤國,改變 為自行車業新故鄉。

這些台灣自行車業者到大陸設廠的方式有的是 團體行動,如將順德農田改造為世界重要的自行車產出地的順流自行車廠,連 帶周邊的廠家密集於一處,成了不折不扣的自行工業城。也有的是單打獨鬥,未必要建 起豪華闊措的廠房,照樣經營有方,自成一格。共通點是都展現了台商的韌性和拚勁。

畢竟是離鄉 背井另起爐灶,自行車業者再創一番天地經歷而承受著各種不同的壓 力,同時先來後到者面臨的不盡相同。

幾起台商幹部猝然辭世的消息教人同感唏噓,身駐大陸的業者莫不心有戚戚,何況 案例不只發生在台商。但無論如何仍是得拚搏,有做為管理者為突破產品的開發瓶頸, 依舊挽袖親下現場,在工廠裡就是牛仔褲和工作服的打扮;晚上遲遲休息,一早接客人 時已經開完了幾個重要的會議;為了廠房修繕的料件,人生地不熟地仍親自尋找、購買。

雖然有的業者說,「勞力」不盡然但「勞心」逃不了,所見所聞卻都說明這四個 字是極佳寫照。海外設廠最難得的是合適的管理人才,輔佐工廠在正軌上愈走愈穩,而 台籍幹部為了公司的再發展或用最少成本創造最大效益傷透腦筋之餘,同時得考量家庭、 子女是否留滯大陸及後續的教育問題。

管理人難得,人的管理也不簡單。深圳地區多半是外來工 素質不均且普遍低落,流動率大,離職雇工因一家子經濟源的失落, 對企業主的人身威脅隱憂倍增,何況治安原本就不佳。所以有些台商寧願以廠為家,有 保安看著;置產購宅則考慮再三。

既為外來工,必須包吃包住,所以廠區內必有宿舍,生活管理和附帶責任成了雇主 的額外考驗。

大陸台商就地採購原料及零件已甚普遍 。但有些台商擔憂品質問題,如鋁合金車架的焊接,技術不足、趕交貨熱處理不完整, 指陳出另一項勞工素質低落的面向,也有勞工做幾個月後就離職,轉赴其他廠家換取師 傅級工錢。滑板車的大興造成鋁料的搶手及匱乏,員工也受此牽連,加速流動。

對於這些現象,有些台商和學校合作,以類似建教合作方式,將機械拉到學校訓練 學生操作,技術養成者簽約,排除銜接斷層及跳槽的問題。有些廠商間則有不聘用彼此 離職員工的默契。

新進者通常會請教識途老馬們有關當地投資環境、海關、官員和文化習性,最重要 的還是相關法令規定和處理慣例。深圳、順德和廣州面對同樣的勞工生活管理、消防及 環保設施查察、申請建照及工廠執照、海關進出口及轉換的作業和習慣都不同。地區廠 商的人脈及做生意的模式也都有落差,如付款方式個體企業和國營企業的不同,經驗交 流和對個別文化的了解度是避免吃悶虧,以及釋除這些瑣事構成的壓力的必要功課。

深圳龍華鎮日美達

日美達

日美達龍華廠和彰星為鄰

 

專門做自行車貼標的日美達於1997年6月深圳龍華廠投產,廠房4000平方米,員工110人,現除貼標也生 產保護套。劉國彰總經理說,日美達也於前年(1998)11月再赴太倉,設立4000平方米新廠。深圳、江蘇地區 兩大自行車產地因此都設立了服務據點。

彰虹車料

忙於遷廠事宜的彰虹辛宗文副總,最近為了新開發的腳柱親自下現場和員工比燒焊,連焊鏡都不用,別人休息、下 班還欲罷不能。

彰虹樣品間,辛副總特別介紹電鍍得極精緻的輔助輪。「東西做得好,成本又要低」已成趨 勢。

彰虹目前的1500平方米廠房租於1995年,員工80人左右,每月生產25-35萬個自 行車鈴,7-8萬組輔助輪,另一項產品為停車柱,全部外銷。辛宗文副總經理說,彰虹的 零配件烤漆和射出都自己來,自製率提高至70%。龍華廠已不敷使用,因此今年10月彰 虹將遷至油松新廠,正好與艾木百 士為鄰,新廠目前已有150-200名員工試產中。此外,彰虹於太倉租來的 15000平方米新廠,也將於9月正式生產,現邊生產同步調整最 適宜、最合理的生產線。

永芳塑膠

永芳龍華廠

 

永芳塑膠龍華廠設於1992年,廠房面積1250平方米,員工約35人,主要生產自行車鏈 蓋、車架附件、上蓋及車籃等塑膠零配件為主,去年營業額約4000萬台幣。侯志和總經理說, 現有廠房已經飽和,永芳積極尋覓新廠址中,並將以龍華地區為主,以避免轉換海關必經的 繁複手續。

艾輪車料

艾輪於深圳共有2個廠。龍華廠含員工宿舍約有10000平方米,600名員工,除鋁合 金車架外,生產鋁合金輪圈已三年,每年內銷6-7萬組。另一廠主要生產車手把及前叉 等。張鐘禧董事長說,艾輪於開發上用力甚深,同時培植一批大陸研發人員,樣品做得 快又好,一兩次就完成,品質也好,所以艾輪幾乎所有自行車零組件都有製造能力,自 行設計開發成功滑板車、單輪車、登山車甚至電動自行車。艾輪於南京租下17000平方 米的廠房,計算廠租、運費、電費乃至人工成本都很便宜,出口便捷,同時接近上海的 地利優勢,今年年底將成為艾輪開發及生產鋁合金避震車架的新基地。艾輪為ISO 9002認證廠,現則積極挑戰ISO 9001,更上層樓。

公明鎮

振鈿拋光加工廠

振鈿張明智副總建立起客戶毛胚至成品的完整服務。

振鈿廠房重新規劃,對面還有拋光廠及員工宿舍。

張明智副總經理於1998年承購振鈿拋光加工廠,著手規劃為現在的高效率、高技術 取向的工廠,員工約230名,廠房2000平方米,分三棟分別進行拋光、電鍍並增加電著 設備,提供客戶從毛胚到成品的完整加工處理服務,兩班制24小時運 轉,順應客戶的快速交件需求,每月可處理5萬台車架,現每月處理3 萬多台。張副總重新規劃廠區,親自選建材及安排機械設備,合理化產線及現場,以良善的拋光加 工品質為訴求。只問價格、不問品質,報價相比做為削價目的情況普遍,因此振鈿目前 以經手處理High-End的車架為主。

順德市

名高

名高廠房位於安愛廠內

 

專業車架廠名高位於順德安愛廠內,5年前來大陸承租安愛的廠房,歐振東總經理 說,名高有員工400餘人,每個月可焊接4萬至5萬台車架,以高檔的鋁合金跑車及登 山車車架為主。

順流自行車廠

順流自行車陳富洋總經理背後的孟子名言即天任公司名由來,也的確完成大任,建立起自行車重鎮。

順流自行車廠區地標為辦公大樓,可望遍整個廠區全貌。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孟子這段大家記誦過的話掛於順流陳富洋總經理的辦公 室牆上,是天任公司名的由來,也足以形容1990年初到順德市這片蔗田、水澤地如何成 為今日這番景況。由順流辦公大樓可看遍整個廠區,外圍仍舊是鄉野風光,然而去年順 流產出了400萬輛自行車,吐納的規模凌駕了台灣1999總產量780萬輛的一半以上。陳 總經理說,順流粗略估計員工約5000人,組車及零組件部分各半為2500人,另有3條新 的生產線規劃中。120名台籍幹部負責管理各個生產部門,由於零組件自製率高,品質 和效率的掌控更自主,周邊同時有各種自行車的車架、零附件廠商匯聚於此,彼此合作 關係極佳,15萬畝荒田經改造後,儼然自成一座不折不扣的自行車 城。

傑揚五金

傑揚蔡木章總經理隻手創業,短短幾年,一廠成三廠。

傑揚一廠周邊為風景區,和其他工業區大異其趣;產品多元開發及公司的快速推進 也和其他廠家大異其趣。

傑揚五金位於均安鎮沙浦工業區,雖是順德市內,實則仍有一段距離,台商在此仍 屬稀有動物,傑揚甚受當地官員禮遇。蔡木章總經理獨自一人打理一切,1995年帶著200 萬台幣創業,於現在的7000平方米工廠起家,現已於當地另建兩個新廠。蔡總經理說, 傑揚月產30萬套BMX鋁合金手把及豎管,鐵質前叉10萬支,還有醫療 器材產品。本身是技術底子出身,沒有其他台籍幹部輔 助,蔡總經理晉用了跟了8年的大陸幹部,研發上的強勢幾乎什麼零件都能做,同時將三個廠管理得 十分上軌道,產品多元化,品質做好且價格合理,以製程規劃等方式壓低成本,今年前 半年的營業額推估約有4億。傑揚通過ISO 9002認證。

天地橡膠

天地產品必經檢驗儀器嚴格把關

天地橡膠投資3億建新廠,邱清源董事長(最右)從廠房、生產 線的規劃到管理制度一次建立,展現極大的企圖心和信心。

廣茅的天地廠,整齊、清爽、規劃良善廠內外皆然。

生產線直通另一廠房,自動化一貫流程。

1999年7月天地橡膠開始填土整地,改造這片位於順德順流 自行車城末端的300畝水澤地,歷時5個月建廠,機械設備進駐 試車2個月零1天,第一條車胎就誕生。台灣廠房出租,全力發 展順德廠,天地橡膠的這片廣茅的新天地,一切從「新」開始, 邱清源董事長說,機械設備全面更新,膠料機內胎、外胎和白胎各一組堪和 國內大廠並駕齊驅,自動化生產線重新規劃設計,原料由最內側進,抵達最外側即為成 品,直接入庫,一貫作業;甚至車胎的花紋都重新設計。目前天地約有300名員工,一天 可生產內外胎各3萬條。完善的空間配置、現場及設備外,天 地也建立一套新的管理模式,員工10中選1,嚴格篩選。建 廠及新產品產出的高效率,邱董事長對這投注了3億的新廠信心滿滿,今年7月營業額已 達7000萬,預計明年開始生產機車及汽車胎。

琪勝

琪勝林士超董事長

琪勝廠除生產腳踏、完善的前置處理及後置加工設備,同時提供其他廠商熱處理等服務。

琪勝順德廠於1991年投產,一甲多的廠房裡,有塑膠射出、壓鑄、熱處理及腳踏組 裝區。腳踏本體、軸心及反光軸的生產處理都無需假手他人, 自製率近百分之百的高效率,200名左右員工估計每月可生產100萬個腳 踏沒問題,林士超董事長說,幾乎是原料進產品出,品質、速度的優勢兼 顧外,重機械和熱處理設備的完整,琪勝更進一步成了附近廠 商加工服務的重鎮,目前還生產滑板車輪,客戶必須排隊,可見其搶手。

志慶車料

志慶王進源總經理將生產及銷售目標,新廠藍圖全部寫在牆上,一個 個達成超越。

順德志慶廠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志慶於1997年設廠順德,佔地約僅1200平方米,王進源總經理笑稱「比別人家(廠 房)的門口還小」,65名左右員工,效益驚人,生產前叉碗、軸心及B.B的重機械完備, 志慶自己調整維修,創造更佳的生產效率,王總經理親身長駐順德廠打理廠務,謙稱公 司的成長及今年可望超越原先設定的營業目標是拜滑板車所賜,這位廠 房最小卻最認真打拼的總經理把公司的發展藍圖、計劃和目標通通直 接寫在辦公室牆上地圖及鏡子,達成的才擦掉。目前原廠已近飽和, 王總已於順德另覓好土地準備建廠,今年下半年15000平方米的上海據點也積極建設, 和順德廠相輔相成,供應上海、深圳及順德所需,將來總產量設定在50-70萬組。目前新 廠進度略為落後,王總經理評估待新廠完成,而且產量和收益回穩,他的任務才算告一個 段落。今年誌慶營業額約可衝到5-6億(台灣+大陸)。

環球自行車

廣州環球林慶熙總經理

環球自行車生產登山車外銷美國

廣州環球自行車於1990年來到廣州市,林慶熙總經理猶記得當年坐車進來,路況不 佳,都擔心會搖到腦震盪,而且是在蕉林內建工廠。而今廣州經濟開發區道路廣闊、交 通便捷,海關也有制度。環球16000平方米廠房裡,380名員工每月可生產3萬輛登山 車,今年成績比去年稍佳,預計將組30萬輛左右,主要外銷美國,預估營業額可達1000- 1200萬美金。廣州環球為單純的生產廠,接單和業務都由台灣經手處 理,林總經理兩兄弟輪流至廣州視察工廠生產及出貨狀況。

卜威

卜威中國廠蔡樹林總經理(中)、張國宏副總經理(右)及品技經理陳之平(左)

卜威中國廠接受ISO 9000輔導中,月產量目標設定為10萬台鋁車架。

卜威廣州廠於今年6月三期廠區全部竣工,佔地15000平方米的廠房裡,拋光、熱 處理及烤漆塗裝設備齊全,自製率高。1100名左右員工每月可焊出80000台鋁合金車架, 今年預計生產80萬台。蔡樹林總經理說,原先卜威大陸廠的月產能設定在50000台車架, 現已倍增至10萬台,同時產品包括了跑車、登山車及BMX等專業車架。今年卜威的原物 料供應廠也已在大陸設廠,供應源穩定,補給線大幅縮短,運作及調度快、效率大增。

卜威從舊有租賃的廠房遷出,搬到永和經濟區,雖同隸屬於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實際上位於環山環抱之地,離高速公路不遠,同時也有海關,輸出不成問題。因得行經隧 道才能到達,幹部們笑稱還得喊「芝麻開門」,故事裡覆誦完這句秘語,門大開後是 藏寶庫,卜威大陸廠就猶如在此建立一個車架生產的寶庫,目前產量已居卜威三個廠

之冠。所有的技術員工都從零開始訓練起,過去產量不似今日飽和時,經常工作一段時 間之後立即檢討改進,琢磨出技術精良的員工。目前大陸廠正接受ISO 9000的認證輔導中,以讓制度面更完善。

易整車料

易整自行車由零組件製而童車到各式車種組裝。

 

易整同樣於1990年來廣州,起初以生產B.B、軸心等自行車零組件為主,1995年轉型 為組車廠後從童車開始,現在每月組車1萬輛,而且產品面涵蓋童車、輕便車、折疊車, 都是中級以上車款,出口日本及澳洲最多。日本Honda尋求製造電動自行車的合作對象 時,於1998年底派員進駐易整約200人次評估,肯定易整的能力,至今已出貨約3萬輛。

目前易整現場含辦公室約1萬平方米,員工320名,由於接單內容多為少量多樣, 單一車種可能有多種顏色要求,易整和客戶間的配合更密切,也調適出更高的彈性,讓 客戶的草圖和想法都能得到滿意的結果。因此樣品室裡陳列著易整的各式整車產品外, 還有各種零配件,以便客戶直接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