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陳柏如
2000年東京國際自行車展(11月10日~12日)於東京舉行,共有來自全球22國,275家參展廠商,展出攤 位數845個。 鋰電池E-bike、Mg折疊車 其中除日本廠商,仍以台商與大陸廠佔大半,感覺今年規模似乎比較小,人潮也平 平。會中Sony展出鋰電池的電動自行車概念車,讓E-bike的電池又往前跨了一步。 Bridgestone與美利達簽訂策略聯盟合約並展出僅重5.4公斤 的鎂合金折疊車。 日本自行車內需市場一年約900萬~1000萬輛,由於內需大,日本一直以來對海外 市場的開發不甚積極,由於景氣不好、日幣升值,加上近年 來自台灣、大陸廉價車的衝擊,許多零件廠紛紛倒閉或關廠,而部份大廠也開始外移至 上海設廠。 日本走入進口車為主時代 Cycle Press社長土反本隆也表示,1990年之前,日本自行車業處於自給自足的狀 態,1991年進口車首次突破100萬輛(117萬輛),1995年進口車大幅成長至327萬 輛,1997年則進入進口車時代,1999年更成長56%,達426萬輛。 土反本社長預估今年的自行車年銷售量在1千萬輛左右,其中進口車將佔600萬 輛(較去年成長40%),包括自大陸進口的400萬輛(成長60%),及從台灣進口約180 萬輛(成長12%)。而日本自產車400萬輛。日本自行車業正式從生產國走入消費國與進 口車時代。 今年1-9月日本進口整車總計473萬輛,較去年同期成長53.5%,其中進 口自中國大陸的車佔318萬輛,大幅成長了76%,平均單價6346日圓;從 台灣進口143萬輛,較去年同期增加21.9%,平均單價8436日圓。預料 日本今年的進口量會突破600萬大關。輕快車以大陸佔大宗,台 灣在童車方面比較佔優勢。 對品質與安全要求嚴苛 日本市場對品質要求嚴苛,在價格上則是每況愈下,愈便宜愈有競爭力,而且訂單 以少量多樣為主,要求交貨期短而準時,非常重視售後服務,但也很講人情與忠誠度。 業者須正視產品安全與品質,不可大意輕忽。日本自行車產 業振興協會指出,日本去年因為品質不良自行車本身問題引 發的交通意外事件共有15件,比5年前增加了13件。因此振興協會10月特別商請 日本自行車協會針對中國與台灣產製的自行車品質進行JIS D9301標準檢驗。結果發現受檢的4個車種共20輛自行車在材質、構造、焊接上幾乎全 部不合格,有些自行車甚至在檢驗中已四分五裂。 1999年在日本國內售出的914萬輛自行車中,共有426萬 輛為這類海外進口的廉價自行車。進口車中,中國製佔249 萬輛,較`98年增加75.7%,總營業額則為169億日圓(約合 台幣51億元),較前年度增加46.1%。營業額較銷售數量少的主因即是因為進口自行車 的單價相當便宜。自行車產業振興協會專務理事藤原登表示,自中國及台灣大量進口的 廉價自行車中,有許多是材質耐久性及組合方法有問題的不 良品。 日本企業除持續裁員、刪減生產投資、延後新產品研發外,有的則轉型為貿易商或 變換跑道,而不少大廠也將生產中心移至上海地區,希望降 低成本、提升競爭力。 日商雲集的上海 上海附近日本廠商雲集,有「日本村」之稱,繼祭本、常州普利司通、川村、蜂 須賀、Shimano之後,Ebisu自行車亦計畫在嘉定設廠,山本 泥除、OGK與千代鶴計畫在昆山,Cateye則決定在廣東順德市。 上海祭本自行車是最先搶灘在大陸設廠的日本組車廠,今年榮獲ISO 9002認證,2001年為上海祭本建廠10週年慶,今年產量約40萬輛。禧 瑪諾(昆山)公司設立於1998年,是當地外資自行車廠中最 先取得ISO 9002認證的公司。山本泥除車料(昆山)公司位於昆嘉工業區,佔地1300平方 米,11月已投產。不同於台商大手筆、大規模的投產建廠,日本廠以降低成本、追求 價格競爭力為主。 電動自行車大觀
折疊車五花八門
輕快車為市場主流
創意造型車
跑車與登山車
人物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