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吳振標、陳柏如
隨著國內投資與經營環境的惡化,台 商外移大陸設廠已如火如荼,不但資金外移、技術外移、產銷經驗也外移。最 近因大陸加入WTO的聲浪愈來愈高漲,在WTO效應下,各國資訊廠商紛紛加快腳步進 駐設廠、或者建立營運據點,而帶動大陸辦公商業區地價開始上揚。 傳統產業的春天在大陸 早期,台灣廠商前進大陸多半是技術層次低、而且附加價值有限的傳統產業,製鞋、 成衣、玩具、塑膠等。大約十年前,國內電子業也逐步將部分低技術層次的零組件移往 大陸生產,像是鍵盤、滑鼠、機殼等,都是登「陸」較早的項目,之後,前進大陸的資 訊類產品層次快速拉高,目前,監視器、附加卡、主機板、桌上型電腦外移大陸的比重 都已經過半,甚至以加倍的速度成長,最近就連國人最引以為傲的筆記型電腦產業也集體向台灣 的大陸投資禁令挑戰,競相推出大陸投資案。 「傳統產業的春天在大陸」似乎成了不爭的事實。誠如信隆廖學金董事長所言,勞 力密集的傳統產業若再堅持留在台灣,是不智的選擇,到大陸設廠,兩岸分工模式,才 能將資源作最有效的分配,而台灣則是進可攻、退可守的研發、財務與後勤中心。只有 兩岸分工,才能降低客戶成本,提高本身競爭力,達到雙贏。 撇開企業競爭力的考量,最令台商憂心的仍是兩岸間一觸即發的政治不穩定。中國 大陸的經濟改革開放已經二十年了,政治上則仍舊不夠民主自由。但終究已經開放二十 年,中間雖然有六四陰影,仍然沒有阻擋前進的腳步,未來似乎也只會更開放。台灣過 去也是專制政治,走了四十年才走到今天自由民主的地步,中國大陸土地更大、人口更 多,需要多少年才能走到自由民主的地步?恐怕誰也說不準吧! 台灣的未來在哪裏?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大陸的經濟開放、經濟利益與 廣大廉價的人力與土地成本,對台商而言,就像塊超強吸力的大磁 鐵,讓台商前往投資絡繹不絕,而台灣的高科技人才與幹部也 不斷進入大陸工作。 大陸投資熱潮四處蔓延,就連才剛剛進入第二年的TFT-LCD 產業、剛滿三週歲的數位相機產業以及投資金額動輒新台幣數百億元的晶 圓廠也被這股熱潮推著走。政府實在需要認清事實作必要的調整,不能再走鴕鳥式的兩 岸經貿政策。產業外移已是「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自然法則下 的必然趨勢,台灣應該準備好新產業,因為舊產業已開始移動,新興 產業現在若不開始準備,未來會來不及銜接。 我們選擇秋末的10月天到上海、昆山與太倉,走訪當地的台商,順道大快朵頤有名 的大閘蟹解解饞,說起陽澄湖肥美的大閘蟹可是最正宗最美味的一道人間美食,正宗 的陽澄湖大閘蟹特徵為:背青、肚白、毛黃、毛金。「螯封嫩玉雙雙滿,殼凸紅脂塊塊香」 實在不足形容毛蟹膏黃鮮美的滋味與口感。 昆山市 捷安特中國 鄭寶堂總經理表示,昆山市目前有800多家台資企業,其中自行車台商有20多家;
日本自行車廠約10多家。堅持第一次就把對的事情做對的捷安特,在大陸有17家直營
店,200家專賣店,20家省級代理,700多家店中店。雖然市場不景氣,捷安特中國廠今
年1~9月的總內銷量仍比去年同期成長23%,預計今年的內銷量可達80多萬輛,總產量210
萬輛,總營業額10億人民幣。採「走動式管理」的鄭寶堂,勤於穿梭廠內走動,藉由不
斷發現問題而作合理化的改善。用心投入、全盤掌握的精神加上本土化的心態調整,捷
安特年年名列十佳外資企業與出口創匯前十名,而今年也不再名列昆山納稅十大戶。鄭
寶堂說,大陸是計畫經濟,非優勝劣敗的環境,因此地方保護色彩
濃厚,市場不公平競爭,台商在此除了誠信踏實經營,更要比在台灣更拼、更用心,才
能生存。由於台灣的自行車內銷市場小皆仰賴出口,台灣的自行車業就如同游牧民族般,只能隨著買主的選擇
而不斷遷移,現在是大陸,下一站又將是何處呢?
耀馬車業(昆山) 與捷安特、正新、Shimano同屬昆山地區AA級企業的耀馬車業成立於`93年底,`95年
正式投產,佔地2.6萬平方米,員工700名,目前有3條噴漆線,自行車架烤漆,月產輕
快車7~8萬輛。李邦欣董事長表示,耀馬`99年的總產量為60萬輛,營收2000萬美金,今
年產量在75萬~80萬輛,營收2500萬美金,明年預估產量可衝上100萬輛。耀馬主要市
場日本佔60%、美國20%、澳洲與中國佔20%。內銷以雅哥弟為品牌,在中國大陸有
20個經銷點,一年銷售量4萬~5萬輛,20%~30%採用當地廠的零件。除了成功銷售
滑板車,耀馬亦將推出針對美國市場設計的電動滑板車,
開創更多的商機。耀馬的相關企業榮邦機械主要以生產嬰兒推車、輪椅為主。值得一提的
是,原任巨大第二廠總經理的黃達德於今年8月正式就任耀馬公司副總經理,為耀馬在製
造管理各方面再添一名大將。耀馬新廠佔地3萬平方米,正評估興建中。
世同金屬 世同金屬昆山廠之前以生產輪椅為主,今年開始投產自行車,
員工300多人,今年自行車年產量約20多萬輛,以低價車為主,主供日本與美國;輪椅產量約3
萬多台,外銷為主。
鎰成車料(昆山)
全維 秉持「創新技術、領先品質」的全維昆山廠於今年4月投產,佔地40畝,初期員工100人,月產量45萬組。鄭
維裕總經理表示,選擇在昆山市設廠,除了昆山是中國環境衛生模範市之外,昆山市府提出的投資條件良好,水電
也十分充足。
新格五金 錦佳於`94年在上海設立新格五金廠,`98年正式投產,土地面積1.5萬平方米,員工50餘人,投資額 230萬美金,主要生產各式自行車、傢俱、機械、衛生器材用螺絲螺帽,目前正積極開發汽車用螺絲及其他 零件,期以多元發展達到經濟規模與效益。 做事認真盡責的林慶米董事長表示,由於大陸線材品質不穩定,安全性仍不夠,所以新格的線材
與模具皆100%自台灣進口,在成本與價格上尋求突破是當務之急。新格廠月產150噸螺絲
螺帽。
英隆機械(昆山)EVG `98年投產的利奇昆山英隆廠佔地40甲,規模宏大壯觀,目前員工1200多人,初期工
程建築面積4萬平方米,第二期工程將於明年動工。新任總經理王順福
表示,加速本土化,提升生產能力、品質與產值以厚植接單能力是英
隆廠的當務之急。英隆廠今年的營業額為1.7億人民幣,一切陸續上軌道之後,預估明年營業額可達
2.5億人民幣。
銘泰昆山廠 今年7月正式投產的銘泰昆山廠佔地56畝,員工160多人,投資金額超過500萬美金,
主要生產五金、機車、自行車、汽車、櫃子、抽屜用鎖,自製率達90%,採自動化製程,
因此進口許多昂貴精密的自動化機器設備。在車鎖業打滾30年的郭文泰董事長很重視制
度與安全,管理嚴謹,人才篩選嚴苛且賞罰分明。
建大橡膠昆山廠 甫獲ISO
9002品保認證的建大昆山廠佔地50萬平方米,投產一年多,目前員工1050人,台幹10多
人。主要生產自行車與機車用內、外胎、高爾夫車胎,並已開始試產汽車
胎,目標日產能為4萬~5萬條。自行車外胎日產3.5萬條,內胎6.5萬條。
順立 順立上海順利車業昆山廠於`97年投產,佔地7000平方米,員工120人,月產60萬台
的輻條量(不銹鋼20%,鐵80%),內、外銷各半。順立台灣廠員工55人,月產80萬台
的輻條量,沙井廠員工140人,月產80萬台的量,`99年順立輻條總產量為2000萬台,
已是全球最大的輻條廠。順立深圳新廠位於松崗,佔地15000平方米,預計明年2月可完
成遷廠,員工280人,初期產能140萬~160萬台。堅持「東西好、成本低、客戶自然會上
門」的順立,十分積極開發新市場與客戶並重視售後服務。陳芳澤經
理表示,工廠不用好看,會賺錢最重要!順立以「量大、品質好、
交期準、信用佳、價格具競爭力」取勝。
漢拓昆山廠 漢拓昆山陸家貼花廠由中美合資,成立於2000年,年底投產,員工200人,佔地1 萬平方公尺,各式全自動與半自動設備齊全先進,主要業務包括:彩盒、外箱、型錄、 吊卡、海報、自行車貼標、磁器等。其中,自行車貼標業務佔2/3強,主要出口到美國。 未來漢拓仍將秉持不斷研發創新的精神,透過美國接單設計、大陸擴大生產、台灣整
合經營與拓展業務的分工模式,並積極進行聯盟與技術交流,
以開發符合市場需求的多樣化產品,提高本身的競爭力。漢拓將以穩健
的步伐,跨越新世紀的競爭。
久鈺車料昆山廠
~太倉~ 祥力 祥力位於福而康對面的新廠佔地2萬平方米,將於12月底完工,新廠員工目標250人,月產量可達50
萬~60萬個。目前祥力太倉廠月產20萬個City、MTB用座墊,80%間接外銷,20%內銷。
見誠太倉廠 見誠於去年12月決定至太倉設廠,今年3月中動工興建,經短短半年便已落成試產, 預計今年12月初可正式投產。見誠太倉廠佔地100畝,初期投資額600萬美金,第一期興 建面積24000平方米,員工將由420人增至800人,目前有三條生產線,主要生產20”以 下BMX為主,亦計畫生產26”登山車與輕快車。曾仁宗總經 理表示,見誠太倉廠明年的年產量可達120萬輛,第二期完工 後,最終年產能目標為180萬輛,主要出口美國(65%)、日本與歐洲 (35%)。 見誠台灣廠去年產量120萬輛,年營業額24億台幣,今年將持平。
益昌(亞獵士)
彰虹太倉廠
結華 原本與六合合資成立斯柏格的結華已正式獨立,斯柏格現已分
成兩家公司-結華與六合。結華太倉廠已投產1年半,員工120人,月
產10萬~15萬組車把豎管與座管。結華台灣廠月產30萬組。結華
2000年總營業額突破2億台幣。
~上海~ 艾木百士上海廠(永士) 艾木百士上海廠於`99年1月正式投產,佔地2萬平方米,員工450人,主要生產夾
器、Y字鎖、剎車塊與來令剎車,月產能50萬組,主要市場為日本(60%),目前以提
高自製率為目標。
汎商 於`99年9月正式投產的汎商上海廠佔地1萬平方米,員工210人,主要生產車架(月產3萬台)、普通前叉(月
產9萬支)與鐵製車手與豎管(月產20萬套)。滑板車前叉月產30萬~40萬支。汎商台灣廠與上海廠各自獨立經營,
上海以生產自行車零件為主,明年將生產鋁合金車架。
上海伊諾華(虹華)橡膠 伊諾華在上海的合資廠(50%)虹華橡膠於`96年7月投產,佔地25000
平方米,員工980人,以生產自行車胎、滑板車充氣胎、機車胎、輪椅胎
為主。自行車內胎月產120萬條、外胎100萬條,滑板車的充氣胎月產30萬
個。伊諾華集團1999年的總營業額為8億台幣,今年持續成長,自行車內胎年產2000萬
條,外胎1600萬條,以美國市場為主(70%),目前以整合內部、開發多元化產
品、強化日本市場為目標。伊諾華在孟加拉亦設有合資廠,已開始生產。
上海亞太塑膠(遠大) 遠大的上海廠-亞太塑膠成立於1993年,資本額450萬美元,佔地6萬平方米, 主要生產滑板車(95%)、童車、單輪車、自行車塑膠零件、直排輪與辦公椅。 亞太`99年的滑板車產量150萬台,今年目標180萬台,
以出口為主(95%),自有品牌Great佔20%,80%為OEM。 能皓-上海宗龍自行車 成立14年,對特殊車種研發設計能力佔有很大優勢的能皓,主要產品為單輪車、童 車、折疊車、自行車。 經過評估多年,能皓於上海設立宗龍自行車廠,佔地16畝,員工200人,今年11月 正式投產,除組裝生產線,加增塗裝、烤漆設備,主要生產折疊車、淑女車、16吋童車 與16吋、20吋、26吋的登山車,初期月產3萬輛車,主要供應日本市場(80%)、與美 國。第二期工程將於2001年底動工,土地面積30多畝,並增加2條生產 線。 經營日本市場多年的能皓,一直採取穩紮穩打的市場策略,對於上 海的投資環境、地理條件與市場前景十分肯定,由於多數客戶已集中至上海發展,能皓 董事長施能宗預估約半年後上海廠產量即可達飽和狀況。能皓上海宗龍廠的先期管理規 劃完善,廠區環境優雅,一切作業井然有序,訪客一進大廳,即可見牆上列有公司組織規 劃表,各單位負責人姓名、照片清楚標列其上,管理制度嚴謹。 「真正的專業迷你車在能皓」-擁有世界最大與最小的自行車(5英吋~36英吋)開發
設計與製造量產能力的能皓,專利產品達50種以上,施能宗董事長認為,自行車是只進
不退、永遠不褪流行的產業,因此,他不斷投資研發,樂在其中。看好上海的發展潛力,
他表示,未來能皓將採兩岸分工,分散市場的策略,將研發、技術的重心放在台灣,生
產的主力放在上海,並積極拓展歐美市場,提高市場佔有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