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換飛輪 輕鬆上手

 

圖、文◎編譯小組


輪是每輛自行車傳動系統的核心元件。各個小齒盤的大小及彼此之間的間隔疏密,關係到騎乘者在騎行時是否有適合其理想的段速可選用。

地形與磨耗程度決定更換時機

如果車迷想要登高山如履平地,就需要一整組功能包括爬登陡坡到疾馳下坡的飛輪組,相對地在平地騎行的車迷們則需要一組齒較緊密的飛輪,才能迎風疾行。不過有時飛輪的選擇並非僅決定於地形的差異,自行車的傳動系統也會有磨耗的問題,因此有必要定期的更新,以維持系統的最佳功能狀態。
飛輪並沒有明確的更新期限,因為造成磨耗的成因差異很大。鏈條的磨耗就明顯多了,除了有較適用的工具,如內變花鼓廠Rohloff所用的Caliber量尺,可供量測。一項簡單的定律是:在換過3到4組鏈條後,你的飛輪也該換新了。
更新飛輪所必備的工具包括一支鏈條刷、一支用來打開鎖圈的撐開器及一把24公厘的前叉扳手。
不過,飛輪本身的售價並不便宜。像Shimano的產品,價位從70馬克Tiagra 9速系列的簡易鋼質小齒輪,到高級系列的Ultegra及Dura-Ace等要價140馬克或240馬克的產品都有。

Shimano的蛛臂式設計

Shimano的Ultegra及Dura-Ace兩個系列採用了所謂的「蛛臂式(Spiderarm)」的飛輪固定座設計,可減輕重量,因為飛輪的齒盤是兩個或三個一組地鉚接組裝在同一個鋁製的蛛臂形固定座上。
由於飛輪匣本體上的固定蛛臂塗鍍層面積比各個小齒盤的大,因此齒盤也可組裝在鋁製的飛輪上,就像改裝廠所供應的一般。鈦合金製成的較大齒盤品質一流,為的是減輕重量。Shimano同時供應多種齒盤規格:其中最小的齒盤可達11齒(可增加至21齒),最大的則有27齒(搭配12齒的最小齒盤)。

Campy飛輪兼顧輕量和耐用

至於Campagnolo的飛輪價格普遍偏高:其中完全採用鈦合金的Record飛輪組以將近500馬克的價格居冠。因此,在節省支出的考量下,建議消費者選購Campy的中價位產品就夠了。鈦金屬飛輪比鋼製品更易磨耗,用於日常訓練的騎行損耗太大又嫌奢侈。事實上Campy為以因應Shimano的蛛臂式技術而研製的MK2齒盤,即使運用鈦合金,重量上也輕不到哪裡去。因此,在這兩類製品之間出現了兼顧輕量化及耐用性的折衷產品,較少用到的飛輪大齒盤以鈦合金製造,其他則是鋼齒盤。Campagnolo相容於所有該公司飛輪本體的產品有四個等級,在低價族群Mirage、Veloce及Daytona系列,最大的齒盤有28齒;而頂級的Chorus及Record系列9速飛輪都是最大26齒。新款的10速系統則是13×19齒比的組合。

Mavic相容度高、好搭配

Mavic的飛輪和Shimano的飛輪銜接槽相容。不過比起日本原廠的產品,法製飛輪的變速功能較差。尤其用Mavic輪組搭配Campy的變速器時,狀況更明顯。但是舊式的Mavic輪組,尤其是特別設計可與Campagnolo變速器位於花鼓上的加寬飛輪本體組合者,用來功能便無問題。
不過從2000年起,Mavic的輪組搭配更多元了:可用Shimano或Mavic的飛輪搭配Shimano的變速器;拿Shimano或Mavic的飛輪搭配Campagnolo的變速系統也可以,只要飛輪的部分齒盤間加上合適的間隙環即可。
為了適用於山區或平地的不同轉速比,飛輪要換就應整組更換,因為每個大小齒盤的相對位罝都是精確設定的,如此才能擁有最迅速滑順的變速功能。如果只更換了某些小齒盤,後變的撥鏈桿位於輪齒上的位置會失去精確度,大大影響變速性能。如果想多裝些小齒盤的話,也必須弄清楚齒數及上面的拼字標記。

更換飛輪的9大要領

1. 拆下快拆。將最外側的那顆固定螺帽放進鎖固環的楔形波浪狀外殼內,再把快拆鎖緊,以防滑脫。 2. 鎖固套環必須以依逆時鐘方向打開。因為套環就是依此方向旋入,因此必須先利用一組鏈條套件工具,將上面的鏈環小心地套在最大的齒盤上並保持略鬆的狀態,以免鏈條滑脫。另外用前叉專用扳手就可放鬆鎖固環。鬆脫鎖固環時,慎防扳手回彈傷了手。這時再打開快拆,即可旋開鎖固環並將之卸下。 3. 將最小的齒盤由飛輪本體上取下。在最外側的小齒盤後方都各插有一枚間隔環。Shimano的105號飛輪組外側有4個附間隔環的未鎖死的小齒輪,取下這些小齒輪後,其餘齒盤便可全部卸下了。

4. Shimano的Ultegra和Dura-Ace以及Campagnolo的MK2飛輪組靠花鼓中心的齒盤是兩片或三片固定在一起的,可以同時拆下。至於Campy較低價位的飛輪,則是一片片裝進去的。 5. 飛輪用久了,齒盤可能會生銹卡住,尤其像Campy那樣一片片組起來的,更容易卡住。此時可以拿兩支大螺絲起子,對稱插入兩個小齒盤之間,順著圓圈移動,就可逐一拆下來。 6. 假如鋁質棘輪磨損,而棘輪帶動幾個Shimano的小齒盤的傳動方向處形成凹痕及凸起,第5點提到的方法便行不通了。可以依照第2個步驟的打開鎖圈作法,用兩支鏈環工具來拆:其中一把固定在最大的齒盤,以固定飛輪。第二把鏈環搭在卡住的齒盤上朝傳動方向小幅轉動,讓它由飛輪內的凹槽處鬆脫,就可用螺絲起子翹下來了。

7. 前述的棘輪磨損凸起處,可用銼刀磨平,以免銹蝕繼續擴大,以至各個小齒盤在傷痕累累的棘輪上無法作用。一般而言,飛輪齒盤一片片地組裝在鋁製棘輪上的作法不是很適當,而Shimano的105系列將個別的小齒盤以螺絲相互鎖死,也不是好方法。Campagnolo的作法是將棘輪上的外罩做高一些。如此一來,力道更平均分配,問題也解決了。 8. 不論齒盤的形式如何,請清洗飛輪本體並儘可能用鋼絲絨清除掉既有的鐵銹。為了防止再生銹,本體上打蠟是必要的。齒盤特別要注意對齊,因為並非所有花鼓都會將齒盤組裝在相同位置上。齒盤的內緣和棘輪齒的咬合處通常會留有空位(但並非所有廠商都有此設計),其形式則各不相同。此一空位每片齒盤都必須連成一氣,如此才能固定好撥鏈桿的位置。 9. 請在鎖固環的螺紋塗上潤滑油,並將之裝在齒輪外側,裝好後再徒手旋轉幾圈,之後再依鎖固環上規定的規格、扭力值固定好。如果用的是沒有扭力值刻度的前叉扳手,即使不用全力也可鎖緊。提醒車友在騎行200公里之後,務必再查驗一次鎖固環的位置,以策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