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

Leading Article

危機四伏

個自行車產業都病了,而且病得不輕!

由於美、歐自行車庫存太多,加上天候與全球不景氣循環、大廠財務不穩 以及「旺季不旺」的蕭條,台灣的自行車業正面臨一場最嚴峻的風暴考驗。不 少廠商表示,今年的營業額只達去年同期的1/5、1/10甚至1/20不到,而訂單也 銳減不少,因此很多公司紛紛以縮編裁員、減薪(10%-40%不等)、延長付款天 數、積極催款、放旅遊假來因應,人人自危、企業的問題與危機一一浮現檯面!

誠如太平洋林正義董事長所分析,這是台灣自行車產業的第四次不景氣危 機!自行車最風光活躍的30年已經過去不復返了,大家要努力尋找下一個利基 與生存法則,才能化危機為轉機,再創新局。

不可諱言,危機對企業是一大考驗,卻也給企業一個停下來反省、發現問題、 調整腳步再出發的機會。通常,每個人在跑的時候,總是一心想著如何跑得更 快、更遠,而忘了適時剎車、調整速度的重要性,總是要等到跌倒或跑過頭的 時候,才會開始反省檢討、才會正視問題的嚴重性。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產業如何對症下藥?目前最大的問題在於無限量產 造成市場供過於求的不健康體質,加上國際化程度尚不足、財務控管不嚴謹、 且大多人不懂得善用資源整合來提升競爭力。國際化的口號我們已喊了很久, 而真正成功跨出去的廠商除了Giant外可以說少之又少;當然,大家在生產國際 化與產品國際化上已受到買主的肯定,但在經營管理上的國際化似乎沒有重大 突破。國際化的資源整合正是大家所欠缺,面對全球激烈競爭、經營效益困難 的情況下,大家應該正視資源整合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善用外部資源,有效整 合資訊、技術、設備、人員與市場來強化大家的實力與競爭力。同行是競爭對 手但也是最佳的合作對象,因為彼此都面對相同的問題,感同身受。財務拮据 的今日,絕不容許資源浪費與重複投資。最近已有一些同業開始積極商討合作事 宜,例如瑞振與強塑,這對於業界的前景是可喜的,因為「整合力」將是我們 最有力的「競爭力」。唯有包容的胸襟與同舟共濟,我們才有力量走出風暴!

我們正面臨一場嚴苛的淘汰賽,失序的市場唯有透過去蕪存菁的洗牌,才 能重尋平衡與再出發的機會。最近倒帳、跳票事件頻傳,這只是個開始,不管國 內或國外,大家應該要提高警覺,避免血本無歸或周轉不靈、甚至影響企業生 存。好好盤點、控管您的財務資源吧!

好結局來自大格局、大智慧。有智慧的人會做最好的選擇與正確的決策, 並且把握現在、創造未來。不景氣與競爭無法避免,但我們可以努力因應,透 過業界集思廣義、交流合作,大家才能化危機為轉機、共創產業的新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