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屆中國北方自行車交易會在天津

圖、文◎徐錦淳


第一屆天津展會場上熱鬧滾滾

 

開幕剪綵邀請到正部級中國輕工聯合會會長陳士能(中);右為天津市常務副市長夏寶龍, 左為日本Cycle Press社長土反本隆也。

開幕儀式完成,湧入大量參展人潮。

建大輪胎很早便打進天津市場,一般口碑皆不錯。

戶外表演區極限單車表演。

2001中國北方國際自行車、助力車及零部件展示交易會4月6日至8日於天津國際展覽中心舉行,共有 370個攤位,205家廠商參展,展出面積13000平方米,室內 9000平方米,室外4000平方米,為亞洲第四大自行車展,次於台 北、東京與上海展。

首屆天津展 反應不錯

據大會表示,3天展期共吸引近17000人次參觀,包括荷 蘭、美國、德國、阿根廷、哥倫比亞、波蘭、巴西、秘魯、 香港、台灣、新加坡、伯利茲、印尼、馬來西亞、模里西斯、韓國、紐西蘭、日本等近 20個國家和地區,以及中國境內東北、華北、東南、西南等 地近30餘個省市自治區。三天的成交量共計944萬輛,成交 金額達21100萬人民幣。

據大陸官方統計,2000年大陸自行車的總產量超過5000 萬輛,其中天津地區產量超過1200萬輛左右,佔大陸的五分之一強,出口量從`9 9年的15萬輛成長至2000年的63萬輛,雖比不上廣州、深圳、上 海、浙江、寧波等區域的出口量,但整個天津地區擁有約580 家自行車相關企業,整車300多家,其自行車業發展的時間早,天津自行車佔大陸內 銷約一半市場,也為中國北方重要的自行車業重鎮。

積極善用媒體造勢宣傳

因此,第一屆的天津展,主辦單位積極用心籌辦,除邀 請到正部級官員到場為開幕儀式剪綵外。為歷屆大陸自行車 展邀請到最高等級的官員,也大舉發佈消息在各相關媒體曝 光,展會前一天舉辦大型酒會,邀請超過300人以上的來賓共襄盛舉,所發佈的展會報 導與廣告共有41篇,大陸境內國家級大報8家16篇、市級報 紙3家8篇,以及國家級與國際級專業媒體都有相關展會報導,當地電視台在展會期間亦 密切配合發佈消息,據承辦單位天津自行車行業協會表示, 天津展在立項初期,就參照國際展覽業的工作標準組展,充 分利用internet發消息給國際近20個國家的商會、自行車行業協會相關 訊息,誠摯邀請他們前往參展、洽談,並在展覽過程中,提供良好 服務,希望天津展不僅展現天津自行車行業風貌,開拓更廣大的市場,更 寄望天津展的持續發展,為天津建設成為中國北方規模最大、品味最高的自行車、助力 車及零部件製造經銷和產品出口基地。

電動車相關產品受各方關注

本屆展會參展廠商,整車31家、電動整車23家、自行車 零配件103家,電動車零配件22家、製造設備9家,各自行車協會、專業媒體和市場 12家、外國廠商5家,除天津地區66家菁英自行車業盡出外, 會場中以各式各類電動自行車相關產品(整車、馬達、電池 )最為活躍,受到各方關注,場外的電動自行車試騎活動亦吸 引不少買家洽詢。為突出以交易為主的特點,展會期間,主 辦單位設立的大型螢幕,即時提供各參展廠商相關產品價格、型錄、交貨地點等資料, 亦播放大會各種活動行程及國內外與展會相關媒體報導與消 息。

主辦單位並配合在展會期間舉辦6場技術交流以及與市 場相關的專題研討,其中輪彥自行車市場快訊主編陳柏如應 邀為第一場講座主講人,內容為全球與台灣自行車業現狀, 與歷屆台北自行車展概況,與會的大陸當地同業對於台灣目 前推動的「3N」運動頗感興趣,雖然當地對於高單價的新材質仍停留在探聽階段,但以 展會期間的熱絡狀況來看,當地自行車業者對新知、新技術 的追求十分迫切,輪彥的TBS是他們重要的參考材料。

電動車成為大陸通勤族新寵

綜觀參展廠商中的技術成果,以電機馬達、電池最受矚 目,大陸是全球最大的電動自行車市場,根據中國自行車協 會對大陸境內電動車企業的不完全統計,1999年止,大陸已 有電動自行車整車企業113家,零部件生產廠家94家,天津市目前則有電動自行車生產 廠家42家,零部件生產廠13家,其中電池3家、電機(馬達) 5家,充電器、控制器5家,產量在`99年已到1萬輛左右,以展會上的榮景評估,今 年產量應呈倍數成長。根據天津當地的友人表示,通勤是上班族面臨 的一大考驗,以他本身為例,家住天津北區,到天津國際展覽中心上 班的距離,坐公車就要一個半小時。依此時間推算,若用力騎自行車 恐怕也不止一個半小時。而目前環保已成為國際趨勢,中國大陸自然也不落人 後,努力推動環保與節能,陸續有58個城市禁行機車,加上 機車執照取得不易,機車的售價也不低,電動自行車既省力 又較機車便宜,成為通勤族的新寵,有越來越多的相關研究 機構投入研發相關科技,自行車業者也積極與之合作,譬如 吉港的智能電動助力車、福象牌助動車等,而來參觀展會的 消費者對電動車的興趣亦十分濃厚,比價動作頻頻,會場上 除電動自行車外,各種電動車(三輪、四輪、電動滑板車、 輪椅、兩人乘坐式)紛紛出爐,都吸引相當的人潮。

天津展上展出為數不少的輪圈馬達,本產品強調由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與特 殊結構的磁輪定子和端面轉向器組成的輪式電機,易損件小、安裝方便、低 轉速大扭矩的有刷電機。

江蘇泰州美陵機械推出電動自行車花鼓,重3.6公斤,利用中心的印製電 機為轉軸,達到體積小,重量輕的功用,可頻繁起動、加速制動,目前已 隨整車配套出口外銷至美國、新加坡等地,屬高價位產品,約在580~600 元人民幣。

上海新瑩電機以汽車電機的研發技術,開發電動自行車專用印制電機馬達,強調其適用各種規格、功 率高、保固期長、體積小等功用。

積極出口並提昇技術與品質

在出口方面,天津地區有13家組車廠領有出口許可證, 根據大陸國家自行車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表示,自行車出 口需經嚴格的監督檢測流程,並有一定的出口量配額管制。 本次展會吸引的國外買主,以日本、韓國、東南亞、埃及、 非洲地區國家為主,由於日本、韓國有地緣之利,頗受當地廠商冀望,然部份參展商亦 不諱言表示,日本市場對品質要求十分嚴格,因此,擬先以 非洲、埃及、南美、東南亞市場為目標,再逐步擴展到日本 市場。

天津市場不容忽視

第一屆的中國北方國際自行車、助力車及零部件展示交 易會總結三天的展覽成果,各方反應皆持正面肯定,會場內 的講座活動、戶外表演、試騎區,以及展會本身的造勢宣傳,皆展現大會相當的企圖 心,再加上全球自行車製造重心的轉移,與會人士預期未來 天津展將不只是亞洲第四大國際自行車展,也將在實質的內 涵上晉身為真正的國際車展,而天津為中國北方自行車製造 重鎮的地位,關心大陸北方內外銷市場動態的廠商也應該密 切留意天津展的持續展況。

宏業鉛晶電池強調以鉛錫多元合金高氫過電位材料板柵,所塗膏成型的電極板,容量大、壽命長、內阻小、 耐腐蝕,且可加快充電時間,效能高於鉛酸電池。

天津和平海灣電源生產各圓柱型、方型、扣式等小型鎳氫電池,以及 鹼錳電池、鎳鎘電池及其他組合電池。

天津富琦電源設備開發的永磁直流低速電動花鼓,利用一個3號電池即可使輪圈轉動,強調其省電、耗能少的 特性。

電動車的崛起,儀表板、尾燈等套件也是買家重視的產品,此為蘇州同盛車業推出含控 制器的多功能儀表,整套要人民幣480元。

福象牌電動助力自行車,可選擇腳踏騎行、1:1助動、或全電動行駛三種模式。生產的 天津市福岳工貿公司於`93年投入開發,與天津大學電機研究所共同合作研發,以助動 模式及24V電池為發展原則,主張人性化的自行車助動。售價2600人民幣。

吉港智能電動助力車,有1:1、1:2.5、1:5等三種模式助動選擇,續航力可達 70km,騎乘輕鬆舒適,售價3000元人民幣。

天津達美車業,推出的Strong SE6229電動車,走年輕豪放路線。

電動助力三輪車,強調退休工人方便載小孩,亦可健身休閒,搭配避震前 叉。

各類電動車出爐,皆吸引不少消費者詢價。

寶島麥格威電動車,採無刷馬達,市場銷量反應良好,去年全國賣出4000輛,預 計今年目標6000輛,售價2900人民幣。

雙人乘坐式電動車,採取腳推動方式前進,充飽電可跑50公里,載重160公斤, 車重40幾公斤,時速達23.73km,後座翻起可置物,售價2900人民幣,載貨、 通勤兩相宜,引起不少消費者探詢。

興盛達公司銷售經理王守慶展出前後油壓碟剎鋁合金打造登山車。

天津新時代自行車推出多款造型可愛小車,本輛命名為米老鼠。

鞍山斯波茲曼自行車`74成立,員工1500人,外銷佔60%,主要市場美國、日 本,內銷為中高檔價車230~1100元人民幣

省力隨車打氣筒,專為老人、兒童及殘障人士所發明的專利產品,只需一手施力即 可。

大陸車種的分類頗細,公主車、淑女車仍佔內銷市場大宗。

飛鴿標價高達5029人民幣的鋁合金登山避震車。

全自動三速內變速器,隨騎行速度變化而自動變檔,三檔速比分別為1:0.71、1: 1.1:4,變速範圍1檔0-14.5 km/hr,2檔12-46 km/hr,3檔15km/hr。

福舲展出的設備在會場上很搶手。右為張智能、中為張智隆董事長。

 

自稱為大陸廠商第一家生產油壓碟剎的天津市興盛達液壓配件公司產品。

旭東機械的輪圈自動鎖堅機、輪圈校正機在會場上人氣旺盛。

江蘇常州長豐的速派奇自行車,成立於`93年,員工200人,外銷日本佔30%, 年產50萬輛,為大陸中、高檔品牌車。

鴻力轉印`92年成立,主要服務中國北方的自行車業者,中為黃書君經理、右為王 學立經理、左為董祿業務經理。

座墊兼打氣筒,需要打氣時,將座墊掀起,鋼纜車鎖頭的一端接 氣嘴,反復壓座墊即可打氣,鋼纜還可當車鎖。

彈力自行車已獲十幾項專利,特點是將剛性結構改為柔性結構。

透過彈性元件使騎車特別省力。

荷蘭機械經營大陸市場已經10年,近年開始買地設廠,左為銷售經理Jos G. Van Velzew,中為執行經理林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