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李孔熙 ![]() ←出發前,大家一起做暖身運動,成排的單車就讓他躺在地上,做做日光浴吧。 由舒昌威先生所創辦的中華民國自行車騎士協會,再次呈獻高水準的公路賽,帶給國內選手除了環台賽外, 不曾擁有過的發揮空間。除了菁英組的比賽之外,更提供了運動健身性質的挑戰組, 提供廣大自行車愛好者一種全新的體驗。本活動結合了時報文教基金會及經濟部水 利處,以社區關懷河川的精神為主軸,加強民眾對河川的認知和關心,進而以單車 為媒介,帶領大家實際來與河川親近,切身地體會台灣東部寶貴的河川資源。不僅 對人類與自然間的互動有正面幫助,更能透過大型賽事將東部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 推銷給普羅大眾乃至於促成觀光事業國際化的遠景,這都是時報文教基金會與中華 民國騎士協會合作之下激發出的雙贏策略,有了良好的比賽環境,選手自然更能盡情 揮灑青春汗水,快意奔馳。
4/28(六)花蓮鯉魚潭-磯崎-豐濱-長濱-成功-都歷(海線) 140公里 春天氣候溫和宜人的形容詞似乎不太適合套用在晴空驕陽的花東海岸。一大清 早,日光就毫無顧忌地射進窗戶,讓人想多瞇十分鐘的欲望都在陽光直射的熱度下 消失殆盡。這樣的天氣完全展現出花東的菁華及魅力所在,今天果然是個騎單車的 好日子。 菁英組及挑戰組同時在八點於鯉魚潭出發,菁英組集團約在 17公里處花蓮大橋上放行,緊隨著橋後的是海拔117及227公 尺的兩座小山頭,雖然不高,但足以讓集團四分五裂。過完兩座山頭,領先集團自 然形成,約有十二三人,包括捷安特,台東地區,台中縣,埔里二輪館及 Continental Racing等隊的選手,而落後的選手再也無力追回此一高速集團。 當天氣候炎熱,大會允許支援隊車隨時於比賽進行中對選手給予補給,只見各 隊支援車忙上忙下,在濱海公路各自稱霸(路霸),理所當然,不亦樂乎。 賽程後段,捷安特隊謝承佑嘗試突圍單飛,持續約三十公里,在終點前的短爬 坡被抓回,前功盡棄。最後約三百公尺的短陡坡得以讓領先集團內的選手一決雌雄, 最後由爬坡力一流的賴冠華摘金,落後不到半秒的Continental 隊張民陽第二,石志華第三,而埔里二輪館新秀黃巾讚獲得第四, 相當不錯。 挑戰組就沒有如此濃厚的火藥味了,志在完騎的單車愛好者們,用較輕鬆的步 調,一邊運動,一邊欣賞海天美景,人生之樂不過如此,把心情融入海闊天空,似 乎一切時間和世俗煩惱都不存在了。 晚上所有參加人員住進台東會館,物廉價美的住宿條件,足見主辦單位的細心 周到。 4/29 (日)卑南-初鹿-關山-池上-玉里-光復-鯉魚潭(縱谷) 160公里 第二天的賽程較前一天略長,爬坡卻沒有第一天陡。出發點在卑南文化中心。 集團一出台東市著名的綠色隧道,比賽隊伍就放行,剛開賽就火藥味瀰漫,選手輪 番衝刺之後,形成了一個由捷安特隊陳智豪、台中縣隊丁正昌及東台灣俱樂部老將 羅名材三名選手組成的領先集團,領幅一度達一分鐘,持續一陣子便被後方集團化 解。 行經關山之後,捷安特隊彭貴祥,陳盛宏脫逃成功,兩人充份合作,拉大差距, 後方則有捷安特隊陳志豪、謝承佑、自由車騎士協會隊蘇小強、侯宗宏、台中縣隊 丁正昌、埔里二輪館A隊黃巾讚及台東4+2單車隊等七人的追趕集團。 在舞鶴台地上坡段時,陳智豪單獨追出,形成前方三人皆為捷安持選手的局面, 後方集團中Continental隊張民陽及騎士協會隊蘇小強積極追趕,但因為該集團中其餘 捷安持隊選手的牽制戰術,使得速度始終快不起來。 最後三名捷安持選手穩坐前三,而第四的陳澤龍和第五的李偉誠則是在終點前 一公里採用Early sprint策略,提早衝刺奏效。第六名張民陽則是在集團衝線中率先 壓線。 在山明水秀的鯉魚潭,大會還安排了原住民歌舞和有獎問答等富教育意義的活 動,讓參加人員對花東地區的水文系統,如花蓮溪、卑南溪及秀姑巒溪有更多的認 識。大會希望藉由21世紀第一個世界地球日系列活動,以自行車騎乘喚醒民眾對台 灣自然景觀和河川的關懷,提昇國人對河川的關心與親近,並且營造出以車會友, 國際交流(不少外籍選手參賽唷)的環境。 另外騎士協會理事長舒昌威也表示,希望能藉著更密集、完善的比賽條件,吸
引更多的民間企業與政府單位的合作,讓比賽除了競賽部分外,更能結合不同類型
的活動,展現地方特色,呈現出同時具有深度和廣度的比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