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

Leading Article


化危機為動機

月是個天災人禍橫生的月份。納莉怪颱重創北台灣,讓向來是首善之區的台北市成了水鄉澤國,許多 精華地段皆水滿為患,近兩萬棟大樓地下室積水嚴重,損失更是慘重,連捷運 也在一夜間癱瘓;誰都沒想到一個不太起眼的颱風,竟會帶來如此大的災難與 損失。這究竟是天災?還是人禍?災民無語問蒼天!

美國紐約驚爆911恐怖份子自殺式攻擊事件,世貿雙子星大樓剎那間被夷 為平地,五角大廈被毀,驚心動魄的場面媲美好萊塢電影中壯闊的場景!任誰 也料不到這種事會發生在美國,不但重創全球金融與經濟,更讓全球的人對恐 怖份子隨時可能的暴行驚恐不已。然而布希政府迅速的危機處理方式,以及消 滅恐怖份子的強硬決心,獲得九成以上美國民眾的支持,並激發出全美共赴國 難的強大向心力。

危機的定義是:「事故發生的可能性」,而危機管理即在管理損失,因此 危機管理的目的在於如何以最低的成本,將影響降到最低,甚至反敗為勝。所謂 天災不可免,人禍不可逃,因此上至國家、官員、企業、領導人,下至員工、 個人,都必須要懂得居安思危、未雨綢繆,要能在危機發生之前,先有危機處 理的準備與能力,才能安然渡過人生中每一次的危機與挑戰。

說到危機管理,我不禁想起最近讀到一本很有趣的書《誰搬走了我的乳酪 (Who Moved My Cheese)》,雖然只是一個寓言故事,卻充分表達了在工作與生 活中遇到變化的危機時,所應有的處理態度。《誰搬走了我的乳酪》一書內容 主要在說兩個小矮人與兩隻小老鼠一同在迷宮裏竭盡所能的追尋乳酪的故事。

乳酪只是一個譬喻,意指一個人或企業最渴望達到的目標或獲得的東西。 當乳酪不見時,小老鼠採取積極的處理態度,勇於面對現實的改變,積極化危 機為動機,因而順利找到更美味的乳酪。相反地,兩個小矮人則是一直執著於「乳 酪為何會消失」而不知所措。

乳酪的消失是一種常態,正如同危機與變化不知何時會發生,就像市場總 有飽和的一天、產品總有退流行的時候。我們很難阻止危機的發生,更不可能操 控市場的變化,但事前的預防、臨場的應變能力以及勇於面對事實而力求突破 的勇氣,卻是每個人或企業能否度過危機的關鍵。

既有的乳酪總有一天會消失,你開始思考新的乳酪在哪裏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