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氣受景氣低迷影響

Eurobike邁入第十年

圖、文◎陳柏如


位於Bodensee湖畔的Friedrichshafen以飛船工業著稱,現多作為觀光旅遊用途,抬頭常可見飛船在空中飛 行,搭乘一次費用近兩萬台幣,時間約1小時。

Fashion Show一向是Eurobike的重頭戲。

 

 

年的Eurobike展共有來自全球30個國家、684家廠商參展,較去年成長,共展出 10個館,展出面積50000平方米。雖定位為Trade展,但最後一天仍開放給 一般民眾參觀,據大會統計,今年的總參觀人數突破兩萬人。

歐洲登山車銷售衰退30%

十週年的Eurobike邁入了一個新的里程碑,然而今年的 展氣卻不如預期熱絡,由頭兩天的參觀人潮就可明顯感受到 來訪的買主較往年略減,其主因當然是受歐洲登山車銷售積弱 不振(衰退30%)、市場景氣低迷以及存貨仍多的影響,畢 竟Eurobike展是靠登山車才在歐洲的自行車界掙得一席之地的。再者,來自科 隆IFMA展的窮追猛打以及強力宣傳拉攏的攻勢下,也讓Eurobike 失去幾個舉足輕重的忠實台柱,如Giant、Cannondale

、Shimano等大廠皆缺席,著實讓Eurobike相形失色不少。 但Eurobike在歐洲登山車界的形象與地位仍無可撼動。

Enduro一枝獨秀、Scandium車架不少

今年各大廠在車種上的變化不大,Enduro似乎成了一枝 獨秀,強調Extreme XC,要求輕量、高性能、長行程、雙碟剎、全避震以及較寬的輪胎。 像Specialized的Enduro Pro、Scott的Strike CFX-100(碳纖車架僅重2kg)、Rotwild的Freecross RFC 01、Univega的Ram Art 1及歐系大廠等都沒缺席。而不少車種亦朝結合登山車與跑車優勢的實用性 設計發展,且在避震系統上也多所著墨,如Scott的Strike 、Centurion的LRS系統採1:1的拉力作動比(與Merida的LSD系統以及 Bergwerk碳纖Faunus LSD車款同出一轍)、Ghost、Simplon、Trek Fuel等都讓人躍躍欲試!大廠的頂級登山車已由去年的瘋狂追求「輕量化」 修正回歸到強調「務實」的性能表現上。另一個現象是德系 的MTB車架材質同質性很高,Scandium似乎成了制服,而碳 纖維材質車架也成了各大廠的焦點。

場外的精湛演出為Eurobike加分不少!

美利達與Centurion策略聯盟,合組新公司並聯合展出。

越南台商在Eurobike展特設越南館聯合展出,氣勢與人氣皆旺。

Bodensee湖畔遊客如織,單車騎乘很盛行。

micro的電動滑板車,夠炫!

滑板車新造型

避震前叉推陳出新最有看頭

說2002年是「避震前叉年」一點都不為過,許多前叉大廠紛紛推出各具特色的「可 調式衝程」、「鎖死機制」或壓縮與回彈阻尼等實用性設計一較高低,也實現大多數 車友長久以來的期盼。其中尤以Rock Shox Psylo SL前叉上的「U-Turn」設計最出色,只要旋轉肩蓋上的鈕便可自 由調整避震行程,從80mm至125mm,非常實用。僅重1150公克的 SID Black Box碳纖前叉亦是經典之作。而較重且堅固的越野用Duke前叉 則結合氣壓與開放式油浴系統,是介於SID與Judy之間的中價位前叉。

德系大廠Manitou的Black前叉系列 (兩款氣壓、三款鋼簧),則是會場上另一個焦點,Rapid Travel快速行程調整設計雖複雜,卻可在行進間作調整,以 20mm為間距,可由80mm調至100mm,或由100mm至120mm;加上 其 後置式設計的叉橋(可增加20%的強度),以及精緻的Black字樣浮雕都令人愛不 釋手。而反向倒置式設計的Dorado DH碳纖下坡車用前叉亦不容忽視,其高明之處在於運用六角形的固定軸設計,解決 反向式前叉作動時會彎曲的問題。

至於義大利大廠Marzocchi也不遜色,終於推出了一體成 型的叉腳設計前叉,其最新的輕量化、雙氣室前叉Marathon S有ECC系統,結合阻尼力道的調整以及行程的減少功能。今 年,Fox亦首度推出避震前叉!

眼見前叉大戰白熱化,美國後避震器大廠Fox亦插上一 腳,今年推出Vanilla鋼簧避震系統與Float氣壓避震兩款前叉 系列,試探市場反應,把鎖死鈕與行程調整鈕設計在同一邊,回彈阻尼則置 於叉腳。german:A.推出的平行四邊形設計避震前叉則獨樹一格,宣稱可Anti- Dive,擁有70 mm行程,重128公克。甚至DT Swiss亦推出後避震器SSD 210。

持續輕量化 碳纖維當道

零件部份則仍繼續朝輕量化邁進,碳纖維材質的運用也 更普遍,可調式的輕量化豎管日益普及,以Syntace的VRO碳 纖車把豎管(340克)最突出;碳纖座桿也增加不少。碟剎則 幾乎成了中高檔MTB的基本配備,各家無不比輕量、比性能,但好壞差很多,漏油與咬 死問題仍存在。今年無內胎車胎Tubeless則更為蓬勃發展, Mavic今年甚至單獨推出無內胎用輪圈X3.1給補修市場,各大廠亦推出涵 蓋XC至FR適用的無內胎車胎供選擇。相信對Tubeless的普及有所助益。

主打Comfort概念的Shimano,其智慧型電控避震與變速系統Di2則已商品化 並量產,亦見指標性作用。Campagnolo推出21孔的輻條設計輪圈引起話題,並推出 輕量化碳纖輪圈以及零件。

德國是歐洲最大的自行車市場,年需求超過5百萬,今 年由於景氣低迷、存貨過多加上天候不佳,上半年的新車銷 售衰退了13%,如何刺激買氣,如何運用「Cycling-Hiking 」的新趨勢作行銷,是Dealer的思考方向。明年的Eurobike 展將於新蓋的展覽館舉行,展期為8/29~9/1。 

登山車

Nicolai一向以創意著稱,此款車展現了創新的傳動結構設計。

Bergwerk今年推出兩款碳纖車款很受矚目

Cyclecraft的後避震設計與眾不同

Bergwerk的Mercury Endurance

Rotwild的FreeCross RFC 01全避震車採鋁合金車架、單連桿設計、Magura 024U前叉(100mm)、Magura Martha碟剎,總重11.9公斤。

Votec M6 Light 有特殊的後三角避震系統設計,100mm的前後行程,適合Marathon及Freeride,全車重11.9公斤。

Scott限量發行的Strike採輕量的全避震碳纖車架(僅重2公斤),適 合Marathon,全車重10.6公斤,行程各為80/80-100mm,搭配Magura Martha的油壓碟剎以及Mavic的Crossmax UST無內胎輪組。

Checker Pig一體成型Shadow系列車架

 

Ghost的XM Lector採Scandium SL的車架、Rock Shox SID的前後避震。 Ghost的Scandium RT車架為四連桿設計,重1850公克。 Univega Ram Art 1為Enduro車款:單連桿設計,配Black前叉(100mm),重11.3公斤。

Corratec的全避震Air Tech Two,其後避震器鎖固於兩座管之間。 美利達的LSD(1:1拉力)避震系統 Votec

Simplon用來與Scott的碳纖Strike一較高下的Cirex輕量全避震碳纖車 Scott的extrem-freeride車Migh Octane採Rock Shox的Boxxer前叉(180mm),後避震180-240mm,搭配碳纖避震座桿(三種角度可調整),總 計16公斤。 Taillefer的Downhill GT 1

碳纖座桿在頂級登山車上愈來愈普及(圖為Yeti的新款全避震車) Orange的Patrot

Steven F9 Team FR的後避震系統可調整

跑車、Trekking、其他

Corratec跑車的車架彩繪很迷人 此款紫綠雙色變色車與Klein之前的車款異曲同工 Taillerfer雪地競速車

Soil的Duo FS28鋁合全車架車雙人協力車採Magura Gusta-M碟剎。 摩登概念車 Simplon推出碳纖一體成型車架的頂級城市車

Scott將其Strike避震設計運用在其新的Trekking車款上 低車身的全避震Trekking車很受歐洲銀髮族青睞! 可調式豎管似乎成了City車的標準配備

來自KTM配備Shimano的Di2電子化避震與變速系統的Comfort Top Gun結合迷你車與滑板車的母子車 結合各式戶外休閒運動的簡易自行車改裝裝置

零配件

Bergwerk車架 Simplon一體成型的Carbon車架Gravity重1440公克 Marnitu的Black系列前叉在會場上鋒頭很健,採後置設計的叉橋,別出心裁。

Cube海灘車上的另類避震前叉設計 Rock Shox最新力作-Duke雙氣壓避震前叉 Rock Shox的神奇U-Turn行程調校鈕!

倒置設計的前叉屢見不鮮 german: A的平行四邊形設計避震前叉獨樹一格 Manitou的碳纖DH前叉Dorado有180mm行程,重2945公克。

Alex結合鎂合金與碳纖維材質的輪圈ALX750人氣很旺 Airwing的避震座桿 Syntace的VRO輕量可調式豎管今年改配碳纖車把僅340公克。

男女有別的觀念逐漸在座墊與安全帽上落實,中間挖空的座墊設計愈來愈普遍。 方便攜帶的兩用打氣筒,可充氣後避器。 ITM為Shimano電子控制面板特別開發的豎管車把設計

Alex率先推出鋁合金材質的碟盤,很有賣點! Fox可鎖死的氣壓後避震器今年僅供Specialized配用 美大利的Limar安全帽為德國Telekom車隊指定專用,現德國代理為Centur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