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燕妮
十八世紀,中國眼中蕞爾小國-英國,引發了工業革命的火苗,一夕之間引爆歐洲全面性的蛻變,打下了近代一日千里的 發展根基。威爾斯在當時是全世界最大的煤出口港,操控對經濟影響最大的煤、鋼鐵產業, 紮實風光了一百多年。然而隨著「日不落國」的黃昏,威爾斯闇淡了下來,在兩次大戰後逐 漸沒落。如今,古老的歐洲希冀引進資金和活力,為經濟注入新動力,威爾斯殘存的煤鄉面 貌,保留了幾分極盛時的形影,正力圖轉型成以高科技為主的經濟結構。 威爾斯四通八達 吸引外商的投資 威爾斯是組成大英國協四個會員國之一,位於大不列顛的西南方, 人口3百萬,通往英國以及歐洲各市場的交通十分便捷,陸路有 「Defined Eurorotes」道路網與英法海底隧道直接相連歐洲大陸,便捷的鐵、公路系統能夠快速 抵達倫敦、曼徹斯特等國際機場,利物浦、Fishguard等出口港,具有歐洲市場的門戶通道 的功能。 威爾斯工商發展局成立於1976年,隸屬英國政府,直接聽命威爾斯政府,集結了公、
民營機構。藉英國、威爾斯政府及歐盟所提供的各項輔助以及金融獎勵措施吸引外商的投
資。工商發展局致力滿足外來企業的各項需求,促進高品質就業市場和發展具競爭力的產
業,鞏固威爾斯成為歐洲最佳的投資環境。當威爾斯風光頂盛時期的繁華外表卸下後,必須
創造更多的工作機會,安置煤、鐵等產業沒落所釋出的大批人力,因此威爾斯外商投資、加
速產業升級便是刻不容緩的要事。
EU各國營業稅率
資料提供: 威爾斯工商發展局 基礎建設發達 外資投入優惠多 全球化風潮迅速籠罩世界各個角落,威爾斯具有良好 的商業環境,英國致力建設,提高威爾斯的潛力,在各國摸 索進入歐市門戶之際,提供許多優惠與誘因,加強基礎建設、土地廠房、訓練計畫等,通往 歐洲市場快捷便利,比起歐洲其他地方勞工成本低,生產力高,加上英語通行略去語言不通 的缺點。 為了吸引來自四面八方的外資,威爾斯規劃了許多獎勵投資的優惠與政策,加上勞工 高教育程度的優良素質與敬業精神,在歐洲的競爭力與日俱增。威爾斯基礎建設發達,運輸 與通訊設施確實滿足國內及外來投資者的需求,其中連接倫敦和西南威爾斯的 M4高速公路為著名電子及相關產業密集區。 勞工的優良素質與敬業精神是吸引海外企業前來投資的重要原因,尤其教育程度高、 技術純熟、流動率極低,不但呈現高效率的生產力,勞資關係亦十分和諧,訂定 「單一工會,不罷工」的默契,使在英國的企業主所必須負擔 的非工資成本比他國低了許多,因此製造業的勞動力成本享有極大的競爭優勢。威爾斯 更是鼓勵各企業及員工充實自己,開辦各種良好的訓練機構 提供進修的機會。 威爾斯GDP低,約40%居民的薪資,低於需繳納10%所得稅的1800英 磅,加上煤鄉沒落後的高失業率,弱勢工會,一般的勞工並不排斥24小時輪班制度,薪資 約是一小時4.5-5英磅,知名的汽車投資者福特、豐田對於勞工技術高、成本低、配合度佳 頗為稱讚,也是外資評估設廠的重點。 英國是世界上外資投入的熱門地點,威爾斯僅佔英國人口 5%,外資比例卻佔全國17%。威爾斯政府的置產服務功不可沒,境內 可供投資者利用的土地與廠房十分充沛,並能提供各項專業服務,協助投資者找到合適的廠 房、公司,符合使用者的需求,或透過「威爾斯房地產資料庫」取得公、私有土地開發。置 產服務節省了投資者的成本與時間,讓欲來投資的海外企業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取得所需的房 地產相關服務,對外商而言,這項服務是他們選擇威爾斯的重要誘因。 至於稅率方面,英國對外資投資者在稅率方面提供很大的優惠,相對於德國的47.48%, 法國的41.66%,英國僅30%的營業稅率,加上雇主不需替政府從員工薪水中扣繳所得稅,及 不約束海外企業所得利益輸出,對投資者而言,不啻是利多因素。 由於企業必須相互交流,才能拓展視野,威爾斯工商發展局提供技術轉移的相關服務, 協助業者開發新的技術,主辦技術養成計畫,並鼓勵企業投資訓練工作、促進企業間的交流, 各取所需而能節省成本也能交流經營。 歐元將通行 顯露無限商機 威爾斯是英國特意打造吸引外資進駐的區域,主要的競爭優勢在於四通八達的地理位 置,通往歐洲市場快捷方便,和低成本的獎勵外商政策,北歐洲其他地方工資低而生產力 高,產業體系相當完整。其所擁有的武器尚有一項-歐洲聯盟。 歐盟擁有4億人口,各國貨幣將整合成統一的「歐元」,歐盟廣大的市場相當於美國與 日本市場的統合,此一零關稅的市場將躍升為全球規模最大的貿易 區。歐元使用後,能創造歐元國家本身的投資機會,內需市場擴大產 出無限商機,適合外商將資金投資設廠和拓銷據點,短期內呈現利多 狀況,若將眼光放遠,十餘國的貨幣統一對產品銷貨的計劃表有絕對 的幫助,加上歐洲有相當的反傾銷稅,為了規避稅金,直接在歐洲設 廠不失為經營良方之一。 英國最是積極吸引外資,包括威爾斯,向來對外資抱持獎勵態度,台商在`9 8年金融風暴中,對歐洲出口仍有一定的水準,在普遍性的不景氣中,歐洲市場對亞洲經濟復甦有極 大的影響力,台灣企業更易開拓歐洲市場。 威爾斯工業發展局 打造投資新契機 威爾斯工商發展局是英國第一個以正式名義在台灣登記備案的工商發展局,集合了威
爾斯境內各公、民營機構,協助海外企業投產的廠商置產的各項服務及金融的優惠,具備低
風險、高附加價值,及便捷通往歐市的優點,已吸引了全球約450家廠商進駐,包括電子、
汽車、化學等高科技產業,台商如明碁亦在當地設廠。目前台商在歐洲的製造業雖然偏低,
但由歐盟所擁有的內需市場而言,我國製造業還是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2000年台灣兩家知名自行車廠商,弘嶂車業與京永實業相繼宣布在
威爾斯設廠投資,覬覦廣大的歐洲市場,除了威爾斯的協助與優惠的誘因之外,
Made in U.K的產品較不會被按上反傾銷的罪名,不啻是一項利多的原因。
台灣自行車業者成立新基地 1. 弘嶂車業(Cycle Citi) 英國是台商在歐洲最重要的投資地點,投資額佔80%,歸因於英國各區域發展局對吸 引外資的努力,積極地協助設廠,輔助企業發展,促進彼此交流。英國西南部的威爾斯地理 位置接近歐陸市場,以及勞動成本較低,勞工彈性度高,政府高度支持協助種種設廠事務, 根據以上原因,台商可感受到威爾斯釋出的誠意,弘嶂車業於 2000年正式赴英國威爾斯地區設廠,作為進軍歐陸市場的基地。 Cycle Citi由弘嶂轉投資,位於北威爾斯郊區蘭特凱(Llandegai )工業區內,廠房面積為40000餘平方英呎,主要業務內容以 OEM代工為主,現有二條生產線在運作,產量維持穩定成長,將可達每月 3萬輛的生產量,提供威爾斯當地60個工作機會。 歐洲向來有嚴苛的反傾銷稅的保護措施,與其鑽研規避反傾銷稅的種種方法,倒不如深 入歐陸投資設廠。Cycle Citi選中極富潛力的威爾斯,初始由威爾斯工商發展局(WDA )支持與協助迅速找到合適的廠房,縮短前置期,創造更多成本及出貨效率的競爭優勢。但在海外 投資尚會面臨許多阻力,較難以估計的是勞工的素質及配合度,不同國家存在著文化、習 慣、價值觀的差異,Cycle Citi設廠前已有謹慎評估,當地人民擁有良好的社會福利、態度與 觀念和台灣勞工有很大的落差,但是比起歐洲其他國家,威爾斯淳樸的民風,對管理者而言 是比較好掌握的。 歐洲是全球自行車的主要銷售市場,潛力無限,Cycle Citi設廠一年多來,營運漸入佳境,目前有不錯的發展,面臨具有潛力的市 場,競爭也異常激烈,主動的經營策略,積極的佈局都是必要的途徑,高技術、高附加價值 產品的發展及推廣將是佔領歐市的重要因素。 2. 京永(A&J Enterprises) 歐盟自行車市場去年增長約3.8%,顯示愈來愈多的歐洲人喜愛自行車運動,在 2002年,歐元(EURO)將成為國際通用貨幣,付款簡易、價格統 一,提升歐洲整體貿易的競爭力,歐市內需市場顯現無限商 機,京永經長期評估,選定多數台商在歐洲設廠的最愛-英國, 在歐洲設立製造基地,降低生產成本,擺脫反傾銷籠罩的陰影,創造 更大的競爭優勢。 向來沈穩積極、慎謀熟慮的京永,於2000年將歐洲的自行車製造 基地移到威爾斯中部Newtown市設立子公司,名為A&J Europe,從事自行車整車組裝、車架、前叉及相關零組件的製造與行銷,重視 品質控管、品管流程嚴格,生產的自行車所展現的高品質為人稱道。 A&J Europe佔地4萬餘平方英呎,現有兩條生產線運作,月產量為一 萬五千輛成車,員工80人。 京永的自行車以自有品牌EXODUS行銷,產品的層級完整,由於威爾斯出口便捷,本身 的內需市場亦相當重要,京永處於市場內部,可掌握消費者的需求,讓產品更貼近潮流。 2002年歐元正式啟用,歐盟如同一個大市場,具有極大的商機,但競爭也愈是激烈,京永融 貫中西、整合歐洲當地及台灣優良的零組件,製造優質的產品,累積籌碼增加競爭力。 在海外設廠,很容易產生因文化、生活環境差異所衍生的人員管理問題,京永採取 「以當地人管理當地人」的方法,聘Jon Edwards為總經理與李國璽總經理共同打理,對維持公司的和諧有很大的成效。海外投資除了考量成 本、人員管理等因素,當地政府對外來企業的支持程度及能力更是重要關鍵,威爾斯政府提 供良好的優惠專案及協助,積極招攬外資,減低不少企業到歐洲設廠的阻力。 京永選擇威爾斯落腳,在歐盟建立一個永久立足生根之地,整合台灣的技術與歐洲的 資源,讓員工組裝高品質的產品供應歐洲市場,貼近市場,提升競爭力,擺脫反傾銷,在 歐市佔有一席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