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元實體貨幣明年1月正式流通

歐元上路的影響

文◎編輯部


2002年1月1日歐元實體貨幣即將正式上路,實施歐元象徵歐洲的團結與穩定,更是歐洲邁向一體化進程上的一 大里程碑。歐元Euro的符號「」 看似英文字母的E,加上兩條平行線,其中的E取自希臘文epsilon ,意指歐洲文化的搖籃,而Europe的第一個字母亦為E;平行線則代表歐元 的穩定。歐元的種類在紙鈔方面有500、200、100、50、20 、10、5元7種;硬幣分為2元、1元、50分、20分、10分、5 分、2分、1分8種。

歐盟12國貨幣大一統

歐盟各國於1991年簽訂馬斯垂克條約,致力於歐洲單一貨幣計畫的實施,之後由 15個會員國中的11國:德、法、義、荷、比、盧、愛爾蘭、西、葡、芬蘭、奧地利於 1999年成立歐洲經濟暨貨幣聯盟EMU,於1999年元旦到2001 年間開始使用歐元作為電子報價單位。而希臘則從2001年1 月1日正式加入歐元區,成為歐元區的第12位成員。

歐元只是一種計價單位,2002年元旦起,歐元貨幣正式上路,歐元將從無實體的 電子計價單位轉成有實質貨幣形式的流通貨幣實體。2002年 1月1日至6月30日,各歐元國的貨幣將停止使用並回收,而從 2002年7月1日起,歐元12個成員國各自的貨幣將註銷。到歐洲旅行或洽公時,大 家應該已注意到,為因應歐元的實施,歐元國家的商家、企 業與機構早已開始在價目牌與帳單上標示換算成歐元的價格,有的甚至僅以歐元標價, 而帳單與價目牌上的歐元標價皆是按固定匯率換算過來的。

價格與市場更透明化

進行歐元訂價時,每一分錢都關係消費者的切身利益, 同時也關係商家的成本與利潤,因此如何訂價已成為歐洲商家的重要挑戰之一。

2002年1月以後,大家到歐元12國消費再也不必分別兌換各國的貨幣,只要兌換歐 元或攜帶歐元旅行支票,便可暢行無阻,不但節省成本、免 去匯兌風險,且由於統一的歐元價格標示,消費者更容易比 價,如此將使市場與價格更透明化,競爭更激烈,相對的服 務品質將容易提升,這些對消費者絕對是利多居多。

歐盟15國中目前尚有英國、瑞典與丹麥三國未加入歐元的使用,加上東歐國家正商 討加入歐盟與歐元區,都是歐洲央行未來發展的一大挑戰。 在12個東歐主要國家中,有10個正與EU商討加入事宜,其中匈牙利與捷克最快可能在 2004年加入,然而東歐國家必須將通貨膨脹率由現在的4%~8% 降至低於2%以下,才能通過EU的門檻。

啟動歐元的社會成本驚人

歐洲經濟學家估計,啟動歐元所花費的社會成本將使歐元 12國今年的經濟成長率下降0.25%。德國銀行協會估計,每家德國銀行花費在新幣 押運、保險和消費者服務的費用至少在六萬美元以上,銀行 職員每天工作延長至十小時以上並取消全部休假。法國里昂 銀行估計歐元上路將使全部法國銀行多支出十五億美元以上 的成本,前兩年法國各大銀行僅僅將帳戶的記帳單位修改為 歐元就已耗費了三十億美元。

在大家滿心期待歐元時代來臨之際,諾貝爾獎得主傅利曼卻提出不同的看法,他指 出,歐元是個錯誤,且可能為歐洲帶來一段時間的不穩定現 象,他認為歐元不會促進一個統合的政治體系,相反地只會 造成明顯差異的對比。的確,在一個統一的貨幣大家庭裡, 各國人民的收入、支出和福利結構差異如此透明化,也難怪 不少歐洲社會學家與政治家會認為統一貨幣並不利於歐洲的 團結。

對於歐元的上路,出口商憂心的重點應放在歐元未來的 走勢,此趨勢將影響出口商外銷歐洲的匯率換算,進而影響 外銷收入。而歐元的價值取決於歐洲共同市場各組成國的經 濟情勢,而非僅限於此一事件的發生。

不景氣蔓延全球

由於美國遭恐怖攻擊、歐洲成長減緩,日本面臨嚴重金 融問題且經濟持續衰退,加上開發中國家的成長也趨緩,經 濟不景氣正隨著國際間互動日深而在全球蔓延,明顯地,現 在全球缺乏一個強勁的經濟成長引擎。

世界銀行於11月初公佈的「全球經濟前景」報告中,將今、明兩年全球經濟成長率 預測值向下修正為今年1.3%

,明年1.6%,根據世界銀行與IMF的定義,全球經濟成長在 2.5%以下即為衰退,如果世銀的預測成真,則表示全球經濟 將連續兩年陷入衰退的泥沼。美國去年的經濟成長率4.1%,世銀預測美國今年的成 長率只有1.1%,明年為1%,但美國經濟可望於2003年好轉,預測成長率為3.9%。在 歐洲方面,世銀預估歐元區今、明兩年的成長率分別為1.5%及1.3%,皆不及去年的3. 5%,但歐元區的經濟成長可望在2003年加速至3.6%。

重產品差異化、善用避險工具

台商因應歐元時代的作法可分為短期與長期作考量,短期 作法包括:

(1) 考慮縮小對各國報價的價 差。

(2) 更好的作法是走差異化產 品路線,以有別於競爭對 手,才有優勢。

(3) 須妥善運用避險工具:由 於歐元流動性不足,目前 國內銀行所掛出的新台幣兌歐元匯

率,其買進與賣 出之間的價差高達4角新台 幣,交易成本比美元的1角新台幣高出甚多。

而歐元 帳戶的一個月定存利率在2.5%以下,低於美元的4.25%~4.5%,也不及新台 幣4.5%

左右的水準,對於 必須有效利用資金的業者 來說,缺乏持有歐元的誘因。對於歐元的未

來,一 般雖多持樂觀看法,但近 期內仍應妥善運用遠期外 匯及選擇權等避險性工具

,以減少因歐元匯率波動 所引起的匯差損失。

長期作法上的考量:

(1) 強化與通路廠商間的關係。

(2) 注意提高客戶滿意度。

(3) 重新擬定具競爭力的價格 策略。

(4) 赴南歐或東歐國家建立生 產及行銷據點:在投資方 面,單一貨幣亦可減少融資風險及損失,企業如今考量

投資地點,已不再僅 著眼於規避匯率風險,反而更看重低勞動成本及低 稅賦的優勢,因此屬於歐盟的南歐各

國或是歐盟候選國的東歐地區,預料將成為企業移師的重要據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