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多元化 經營多角化

廖學金掌握機會創造利潤

圖、文◎編輯部


隆早期毅然決定到大陸設廠,成了第一批西進的企業之一,由於經營得法,已建立了良好的基礎和生 產規模。

信隆董事長廖學金表示早期赴大陸設廠是正確的抉擇

近年設廠大陸的變化

多年來部分設廠大陸台商有得有失,除了經營上的損益 之外,尚有一些無形的挫折,信隆廖學金董事長表示,這些 年派往大陸的人才,有些因勞心或因氣候不定而相繼殞落, 對企業是一項重大的損失。而且有些公司股票上市的時間點 不對,為了兼顧台灣業績而不能全心投入大陸的經營,使得 產品開發和營運績效未能達到預期目標。

廖學金也談到派往大陸的核心幹部是決策的重心,有些 幹部沒有掌握到時間點,或沒有決策的權限導致錯失良機, 這是相當可惜的事。未來大陸競爭日漸轉強,想要佔有一席 之地的廠商,就要全力以赴,才能立足中原。

信隆掌握機會利潤與管理利潤

信隆到大陸已經過了11個年頭,廖學金表示當初決定到大陸的政策是 正確的,決策正確就能成功一半,加上高自製率和價格彈力,以及正 確的策略與方向,讓信隆的業績效應十分的耀眼。

奠基大陸11年的基礎,信隆2000年營業額達30億,去年由於景氣 下挫,但營業額也有26億,其中台灣有5~6億,顯示信隆的重心已轉往大 陸,營運十分良好,在時間上的優勢、業務實力與企業基礎,使信隆在業績上能有很大 的嶄獲,信隆已連續三年名列深圳出口百強之一,廖董事長 表示除了抓住機會以外,企業不能沒有策略一昧地蠻幹,也 不能一昧地退縮,遇到問題就要解決,經過不斷改進,才能 有獲利及成長空間,公司也才能茁壯。

產品多元化 經營多角化

奉守「產品多元化、經營多角化、行銷國際化」的原則,深圳龍華廠生產豎管、座 管、把手,松崗廠則生產滑板車、運動器材、避震前叉等多 元化的產品。並行銷自有品牌ZOOM、配合OEM等多角化的經營,太倉廠去年底開始投 產,目前尚未達到既定的規模,所以仍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信隆連續5年都有30%的成長,廖董事長認為競爭力的維持來自凝聚上下的向心力、 落實各項策略及重用一流的人才。大陸競爭是場持久戰,管 理得當才有勝利的機會,雖然2001年景氣十分低迷,但以信 隆的實力,信隆對未來仍十分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