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生命

川飛張德輝開悟人生

圖、文◎編輯部


川飛董事長張德輝病後領悟到健康和快樂的可貴

川飛張董事長經過了一連串的治療,得到了體質及心態上 的轉變,很難想像過去福態模樣,如今變得如此輕盈自在

經了一場大病,體重直線下降了將近20公斤,川飛董事長張德輝病後體會到了平凡的可貴,健康的幸 福。大病初癒後,將更改原來的日夜不休生活態度,以規律 的生活方式,用樂觀的心態,重新整頓企業,蓄勢待發重出 江湖。

企業不走投機路

這1、2年被腎積水所擾的張德輝,幾乎很少在車界露面,總共動了八次手術、換了 新腎才得以重生,生病過程中領悟到了健康的重要性,當身 體拉警報的時候就要及早就醫,尋找正統的治療,不能尋求偏方或鬼神之說,快速對症 下藥才能夠恢復健康。

張德輝由此觀彼,掌握到了企業經營最基本的道理,當 企業因為外界的影響,如景氣下挫、競爭力上揚,或因內部 影響,如員工、管理問題而出現危機徵兆走下坡的情形,就 要及早處理,如同治病一樣不能投機,絕對要走向正規道路,才有健康的體質,及良好 的發展前景。

川飛2000年的營業額達16億,去年下降到了13億,除了張董事長因病未能全心兼顧 外,景氣的低迷、市場的變化都是其中的原因。今年是川飛 的整頓年,台灣由原來的300人裁減至60人,生產重心訂在太 倉及深圳廠,台灣則負責接單和研發。

張德輝表示由於本業外的投資都是虧損狀態(輪胎廠、CNC機械廠、營建大樓等),因 此,張董表示今後將堅守不再對外投資,雖然虧損一些錢, 但張德輝表示並不會影響營運資金,目前將先穩定公司再尋 求發展。

強化優勢培養競爭力

十年前的投資環境較為單純,川飛過去銷往美國三大Mass公司,成功享譽全球 Mass市場,出口量每每能創新高,川飛更成為台灣首屈一指 的變速製造大廠之一,所以今天張德輝還是常常懷念過去做 的三大廠的榮景。

但是因為近年來大陸、東歐、中南美洲低價競銷策略的威脅,另外,同業(大陸台 商與大陸廠) 的低價競爭策略,使得經營日益激烈,以及美國三大Mass廠的變化大(訂 單萎縮、轉其他產品線或易主),這也是去年營業額大幅下滑的原因之一。

川飛大陸廠的自製率相當高,高達90%,不僅能夠完整的堅控品質,與大陸當地廠 商相比,張董事長表示,若能將價格的差距控制10%以內, 相信台商的競爭力還有生存之道,川飛在張德輝重掌大權後 決定整合資源,結合相關的企業進行改革, 發揮管理效應,強化本身的實力、競爭力,提升產量尋求更大的發展機會, 籍以延續企業生命。

主打內變速 年產20萬個

川飛向「低成本、高品質、高效率」的競爭優勢努力,以先進的技術與觀念打造 品牌優勢,川飛的自有品牌「Falcon」已有相當的基礎,但 仍持續不斷地開發,目前生產變速器、剎車器、腳剎、飛輪 及飛輪碟剎,生產基地遍佈台灣、深圳和太倉,大多以外銷 為主。其中深圳主要生產變速器、腳剎、剎車夾器與飛輪, 而太倉廠主攻中低價位變速器及剎車器,而未來兩廠和台灣 都會互相地支援。

一個公司沒有新的東西,就沒有利潤。因此川飛在研發創造的腳步上一直保持領 先,並不斷力求突破。2001年開發的內變三速已經開始量產,川飛看好內變的市場正進 行強力主打內變速器計劃,今年計劃年產量為10萬個,2003年目標訂在20萬個。目前 該產品全在台灣生產,未來待大陸廠技術成熟後,不排除也 在當地生產。

川飛張董事長經過了一連串的治療,得到了體質及心態上的轉變,他表示凡事都不 要太計較,寬容才會換來快樂,事事計較是煩惱的根源,生活有目標,人生才有意義, 所以,正在調整作息及生活步伐,當然也重新計劃他未來的 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