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停下來,就是一種成就

 


自行車業也將近四個年頭了,深深為這個產業濃厚的人情味與生生不息的活力所吸引。記得剛進自行車業的頭兩年,幾 乎所有的人遇到我都叫我阮小姐,而我總是要一而再、再而三地糾正大家:我姓陳,不姓 阮,因為我爸爸姓陳。如今,很多人都知道叫我陳小姐,著實讓我覺得很欣慰。

這些年來陸續採訪了形形色色的國內外自行車企業與領導者,也走訪了全球各大主要自 行車展會,對自己在開拓視野、敏銳度、洞察力與分析能力的培養,與對產業背景及產品認 知上都有很大的幫助。能從工作中不斷學習進步,是一件幸福的事。最感謝的,還是業界許 多前輩的提攜與指導。

身為自行車媒體工作者,須不斷接收來自四面八方的資訊,然後加以記錄整理並反芻, 最後再有系統地化成文字分享給業界,因為資料不會自己說話,它們必須經過分析與整合, 才能成為有用的資訊。文字工作者是最吃力不討好的角色與工作,但我還是樂在其中,因為 總覺得這個產業裏有很多可貴的東西值得傳承、值得被記錄下來,與大家分享。

面對高度競爭的環境,企業不再能只靠單一競爭優勢來拉開與對手的距離,必須持續創 造一連串的競爭優勢,讓對手一直在後面苦苦追趕。今年滿20年的輪彥,在10年前就推出 中文的自行車雜誌服務兩岸業者,10年後的今天,競爭對手才跟進,而我們則又率先推出 消費性的單車雜誌,為大中華地區的品牌行銷舖路。數位化帶來資訊革命,迎向電子商務的 網際時代,為了讓業者更迅速即時掌握資訊,兩年前我們將平面媒體與電子媒體作結合,推 出了業界第一份的中文自行車電子報,兩年後的今天,才有同業跟進,而我們則繼續不斷求 新求變、求更好。能一直走在前面、保持領先,是因為我們比別 人更用心、更努力、更專注。

面對大陸急起直追的威脅,如何「突破現狀、創新思考」是大家想破 頭的難題,要創造跳躍式的突破,必須先跳脫慣有的思考模式,隨時吸收新 知、觀察周遭被忽略的機會,並且學習其他產業成功的經營模式,然後將適用的模式移植到 自行車業,才能走出既有的框架。

追求突破其實不難,只要你願意伸出觸角,學習從不同的角度思考,並且積極掌握機 會,就能讓人生與事業有更開闊的成長。

有時,創新不只在於開發新產品、新技術、新材質、新服務,而是還必須以新視野與 新思維去看舊有的產品技術與服務。用新方法做舊的事情、將舊方法應用到新市場,都可能 是一種創新。

我很喜歡下面這段話,「當你用現在既有的能力在努力時,你未來所擁有的將是現在所 能擁有的;當你用現在所沒有的能力去努力時,你未來所擁有的將是你現在所沒辦法擁有 的。」人生,就是要不斷突破與進步。

擊敗對手不難,超越自己卻是永無止盡的目標。人不會一夜長大,經營企業與人生也沒 有一帖見效的特效藥,唯有持續付出、不斷用心,才能夠經營出有自己風格的一片天空。

韋瓦第一直是我很喜歡的作曲家,尤其是他膾炙人口的「四季」,他曾說:「身為音樂 家,一生都在追求完美,我一直無法逃避這個使命,內心深處總不斷有聲音催促我要再做一 齣歌劇。」身為媒體人,除了期許自己能成為自行車業資訊與文化的火車頭,我想,不停下 來,就是一種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