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來了!

2002 中國國際自行車展

圖、文◎陳柏如

2 002上海國際自行車展以「科技,讓我們共享藍天、陽光、綠地」為主題,展出攤 位約1765個(成長38%),參展商650多家,比去年成長23%,分為東、西兩個館,東 館以電動車及其週邊零配件為主題。今年國外展區明顯成長 許多,尤其是印度與義大利的參展商,有些印度參展商去年 在台北展展出,今年捨棄台北展而選擇上海展。義大利參展 商則多以打品牌形象在市場卡位為主。

國外參觀買主增加不少

今年在產品的檔次上提升許多,國外參觀買主也明顯增 加,展覽會場上,到處可見台灣貿易商帶著國外買主穿梭其 中。今年上海展有不少中南美與東南亞的買主前來參觀,許 多人直接從台北展過來,部分則只選擇了上海展。很多國外 買主皆表示,今年上海展比台北展熱絡,展氣較佳,但上海 展在硬體設備與服務品質上仍待加強,仍未達到國際展會的 水平。

套句某台商對上海展的感言:「大家都來了!」的確, 今年的上海展宛如台北展的延長賽、接力賽,台商大部分都 到齊,國外買者也都順道或專程前來,畢竟低價競爭的Mass 市場當道,哪裡價廉選擇多,買主也只能往那裡去!


開幕貴賓除了大陸官方代表、中國自行車協會、亦包括台灣自行車輸出公會理事長曾鼎煌、巨大總裁劉金標、捷安 特鄭寶堂總經理、美利達許世彥總經理、台北貿協代表、日本自轉車協會理事長島野喜三、義大利米蘭展秘書長、 印度代表等。


忙完了台北展,馬上又直奔上海展,馬不停蹄是今年台商的 最佳寫照。有幾年未到上海展的美利達曾鼎煌董事長今年也 專程前來(左),巨大總裁劉金標(右)則是上海展的常客。

台北展VS上海展 各有千秋

面對Mass市場當道,價格成了主要競爭利器,不少中低價位市場的買主只能紛紛轉 向大陸採購,甚至IBD市場的買主也轉向大陸市場!大陸以 產量與低價取勝,已是不爭的事實,然而就如同不少台商所 言,大陸的產品模仿力很強,遠看都有模有樣,近看..可就 差遠了!畢竟一分錢一分貨。不同的展會、不同的產品定位,兩者各有千秋。

隨著環保與節能的課題愈來愈受重視,電動自行車在大 陸市場蓬勃發展,相關製造商也如雨後春筍般湧出,大陸廠 家不管在外觀設計、技術與功能的提升,都有長足進步,加 上不少城市提倡環保、禁騎機車,更是大大提昇民眾對電動 自行車的需求與渴望。目前市售的電動自行車訂價約在2000 多人民幣左右,質量參差不齊、標準化程度低、續航力不足、有些裝配水平低、模仿多 於創新、電池馬達壽命不長都是較為消費者垢病之處。

電動自行車正紅火

中國電動車的發展經過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的兩次起伏,如今進入第三個發展期, 交通管理部門將電動自行車列為非機動車,與自行車享有相 同的管理待遇,消費者購買無需行駛證、駕駛證,且不需每 年驗車。

據中國助力車專業委員會的重點統計,大陸1999年約生 產14萬輛電動車,2000年為29萬輛,2001年實際產量超過58萬輛,可看出產量年年成倍 增長。在整個銷售市場中,大陸鴿、小羚羊、千鶴、依萊達、臥龍、倍特、邦德、華 日、英克萊、發現者、奔集等品牌佔了60%的比率。

據中國自行車協會統計,每年銷售電動自行車超過5千 輛的經銷商包括:北京捷力眾星商貿、寧波金鳳購物中心、 蘇州凱新自行車、山東魯經日用機構與紹興市國商大廈。雖 然電動車生產廠家如過江之鯽,但實際上,市場上真正具備產品開發能力、形成生產規 模的廠家不到100家。


KMC吳能明董事長十分關心在大陸設廠的台商,並呼籲台商應就地取才、要團結合作、注重研發。左為政伸 洪招儀董事長。


與會貴賓參觀展會與展品

加拿大IBD代表Norco亦前來上海看展採購,右起總裁Jim Harman、採購部Andrew Belson、零配件部經理Martin,左一為自行車部門經理David Overgward。

美利達採開放式設計,很有創意!

東館以電動車為主題,主秀為展廳一樓中間的五大中自協認可的 電動車大廠:大陸鴿、蘇州小羚羊、依萊達、臥龍、千鶴。

捷安特今年的攤位設計非常活潑流線、非常有質感!

年產超過5千萬輛,年出口近3500萬輛

大陸2001年的年自行車整車出口量為3494萬輛,比2000年成長6%,創匯10億美 元,比2000年衰退2%,北美、亞洲、歐洲為主要出口市場,佔84%,達2900多萬輛! 其中,12吋越野車成長25%,12吋與14吋童車成長15%。

中自協統計,2001年大陸各協會彙整統計全年總產量為4625萬輛,加上未曾統計的 小型企業產量約1千萬輛,總計中國自行車年總產量破5千萬輛。2001年大陸自行車好銷 品牌有31個,其中捷安特、鳳凰、永久、富士達、美利達、 飛鴿、巨鳳、三斯、皇冠王等品牌皆受到零售商好評。

對原先大家所關心的明年上海展與台北展將在同一天開 展,台商與買主憂心不已,因為分身乏術;而不少國外買主 除了紛紛選邊站,對此消息也表不滿,後經向上海展大會查 證,王鳳和理事長表示,並無此事,由於展出規模大幅增加,明年上海展將移師浦東新 展覽館,展期尚未確定,預計會在四月底左右。 ■

美利達在大陸採雙品牌行銷,銷售網點的建立十分迅速,在銷售上也不斷出 奇招!右起北京行銷公司總經理王榮南、美利達總裁曾鼎煌、美利達中國總 經理許世彥。

今年10月8日為捷安特中國創立十週年紀念。鄭寶堂總經理表示,捷安特現有6條 自行車組裝線,1條電動車生產線,全國已有1400個經銷點。

建大輪胎在大陸積極建構品牌形象,成效斐然。今年主打電動車胎,左一為 張宏德副總,右一為蕭立邦經理、中為中南美客戶。

立新主要生產重心已移至太倉廠,今年攤位設計很有創意!亦秀出新的吉祥 物-暴龍。

木百士車閘在大陸市場的知名度不錯!

肯通主攻外銷,亦積極打內銷品牌哈雷。

今年展會上出現不少中南美與歐洲的採購商。圖為墨西哥組車廠Bicimex的Angel Matienzo與法國Mach 1的銷售經理Gerard Coppier。

科林這幾年積極拓展日本市場,出口逐年成長,今年產量60萬輛, 出口佔40%-50%。圖為王董事長(站立者)與其日本客戶。

天津飛鴿總經理沙雲樹表示,飛鴿去年底與日本丸石簽訂技術合作協定,飛鴿已開始內銷丸石品牌的 自行車。

日本BS獨資的常州普利司通去年產量50萬台,95%回銷日 本,員工550人,積極增加內銷比例。圖為總經理雷達

杭州朝陽輪胎年產4500萬條自行車胎,80%內銷,產量居大陸之冠,員工8千人,成立於1958年,圖為 總經理陶建華。

二樓為台聯(大陸台商聯會)的主要展區

永達(常州)去年落成投產,目前積極拓展內外銷。

正新自行車胎在大陸的知名度數一數二,右起:邱庭堯 課長、毛玉福經理、肯友董事長盧主道及其客戶。

大忠太倉廠歐亞馬已投產

很多貿易商趕赴上海展都是為了看住客戶而不得不出席。圖為鈞懋董事長 黃銘錄(左)、英國Concept公司總裁Steven Walsh(中)、Concept總經理Peter White(右 )。

上海弘展組車場主攻中南美市場,今年攤位設計非常有創 意,客戶絡驛不絕。圖為董事長李見隆

2001年中國自行車15大生產廠家

排名 企業 產量(萬輛)
1 廣東順流 425.50
2 捷安特自行車 219.00
3 鳳凰 209.22
4 浙江萬輛車業 161.00
5 上海永久 124.46
6 寧波小星星車業 120.80
7 杭州小霸皇童車 95.00
8 天津富士達自行車 80.00
9 上海巨鳳自行車 77.33
10 江蘇好孩子集團 71.00
11 南海永華車業 70.00
12 上海祭本自行車 63.70
13 耀馬車業(昆山) 62.00
14 上海三斯自行車 56.51
15 廣東肯通自行車 56.00
(資料來源:中國自行車協會)

 

大陸各大主要廠牌電動車

大陸鴿

依萊達

臥龍

千鶴

小羚羊

鳳凰

發現者

萊琪爾

赤兔馬

天津歐格為台資企業

車輪防盜鎖,上鎖只需用腳鎖定停車柱,開鎖要用鑰匙。

捷安特的高檔NRS也出現在上海展

今年上海展各大廠在攤位的設計與水平上成熟許多,已有歐美廠的味道。

價格是大陸最具競爭力的優勢

北京航輪展出的競賽用鈦合金車

鳳凰特為年輕族群推出的鳳凰飛鳥族系列款

這種兩片式的保健自行車座墊強調舒適安全,不知實際效果如何?

浙江甌海鎖廠成立於1980年,員工400多人,年產1千萬組車鎖,95%外銷。

大陸亦推出自家專利的舒適斜躺車,他們叫人體動力車。

泉新金屬為捷安特的管材供應商,經營績效卓著。

廣東威華展出的雙碟剎前避震登山車

天津金輪產品多樣化,品質也有一定水準,吸引不少國外買主前來洽談。金輪 集團員工3000多人,新廠佔地15000平方米,將於7月落成。

展會上貿易商扮演最佳的穿針引線角色!左二為敏翔公司萬榮魁 董事長帶Pro Cycle拜訪和駿成董事長許振龍(右一)。

去年甫成立的百事捷挾著多年經營自行車網站與訊息的經驗投入各式自行車的製造,圖為董事長 項明。

天津捷安達以內銷為主,希望站穩50萬輛的基礎,強調品質與終端銷售。圖為董事長王磊展示其堅固且 品質好的反光燈。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