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麟立足台灣 創造未來 |
圖、文◎吳振標

已故的陳永堂董事長其開創錦麟、領導公司的風範讓人永遠的悼念。

錦麟協理陳學辰代理董事長的職務,堅持公司一貫的營運方針。

錦麟台灣廠

錦麟最輕量的跑車輪圈KLM
41採用鋁合金加鈮的特殊材料,強度比一般鋁圈強。
|
企業起步之時,要考量的地方很多,所選擇行業的生命週期、所能獲取的利益空間,未來企業的潛力等,無一不是創業時評估的重點,錦麟實業董事長陳永堂在公司創立時曾考量製造業擁有不斷發展的前景,加上對材料、加工設備的重視及人文、投資環境仔細考量(如租稅、能源、交通、政治變化等),創業前的工夫做足,創業後努力不懈,使其能一直保有不斷成長的優勢。
好的材料成就好的產品
錦麟主要生產輪圈及特殊鋁合金管、板材料供業者使用,強調沒有好的材料就沒有好的產品,因此對材料的選擇十分用心,對於不銹鋼、鋁合金等金屬的屬性了解十分透徹,並以鋁合金走向高級產品的市場,對於其他種類的材料,在開發上也都投入相當大的心力,獨特的生產技術與研發能力,如輪圈整型加工裝置和獨特的生產製程,都是其傲人的營運利器。擁有自我風格的錦麟,自成一套的經營理念,是目前少數未外移的企業之一,憑著其高度的競爭力,並不打算依賴大陸的投資環境,而以技術領先的原則,迎接來自四面八方的挑戰。
堅守台灣 面對未來的挑戰
近年來業界對西進大陸絡驛不絕,大陸的人力資源、成本考量在在成為業者選擇在當地投資的原因之一,而錦麟依舊不動如山地繼續在台灣紮根,面對低價的市場競爭,錦麟不打價格戰,反而以更高品質來增加市場的空間,使用材料的講究、堅守中高級路線,並認為低價品經不起市場的考驗,因此錦麟堅守台灣,創造屬於自己的風格。
錦麟陳永堂董事長已於今年5月2日往生,並於5月14日舉行告別儀式。陳董事長15歲喪父,與兄弟姐妹共同扶持家庭,一生為家族及事業盡心盡力,即使最後一刻也留給了公司,而錦麟在新董事長尚未產生前由協理陳學辰暫時代理其職務,陳協理表示將堅持公司原有的方針,奉行前董事長的理念,並會和陳董一樣重視及照顧錦麟上上下下的同伴。
由於故陳董事長的領導,堅持技術導向的路線,不斷追求技術及設備的升級,穩定明確的政策也讓公司的流動率相當的低,而能有效地掌握運用人力資源,自1973年投產至今,公司的經營主幹如廠務經理林高士、業務經理謝玉榮都是開廠元老,目前仍和錦麟一起打拚,公司上下同仁都有強大的向心力,而能創造有活力的企業,故不論在人事、品質、研發、行銷方面,都能保有穩定成長的空間。而面對自行車市場的消落,首要之策絕對不是以低成本來換取利潤,因為這樣反而會造成惡性循環的後果,所以錦麟堅持不走產業外移的道路。
洞察消費市場的動態
經營企業有如戰爭一樣,要有充足的資源、致勝的武器及運籌帷握的人才,才能有勝利的機會,要如何面對商場上所遭遇的種種挑戰,端賴企業領導人及經營團隊的智慧。要獲得客戶的信任,在品質和服務上所下的工夫必不能少,錦麟產品所銷往之處,都必須先評估當地的文化、生活習慣和市場的走向,並且注意國際行銷的動態,不能單以低價來爭取客戶的訂單,更要加入行銷的利潤估計、產品的間接成本,以確保成果,永續經營。
在消費市場上,錦麟往往用品質及服務爭取客戶的肯定,尤其在材料和技術上都相當的用心。舉凡材料分為金木水火土五行,其間相生相剋的微妙變化即醍醐所在,製造產品時一定要了解材料的特性,以高技術創造高品質而提升產品的競爭力,企業要存續發展首重材料學的運用。人力在戰爭的運用上也是必要的質源,錦麟重視人的智慧,將智慧用在研發與製造上,不僅只靠勞力硬拚,更要利用獨有的智慧財產,才能以最有效率的方法得到最大的發展。故陳董事長認為不要只賺勞力錢,要用智慧賺取利潤,且在資金的運用上要審慎,資金如同企業的血液,保有,減少利息的負擔才能流通順暢,使企業更健康。
立足台灣的錦麟,重視服務客戶、注重產品研發、堅持高超品質,面對自行車市場嚴苛的競爭環境,及狹窄的行銷空間,以科學的精神來製造人性化的優良產品,運用技術領先、財務穩健的優勢,開發多元化的產品創造最高的利益,價格與品質的低落常常是廠商打價格戰而形成的局面,錦麟堅持高品質的材料、關鍵技術的掌握和嚴格的品管,未來仍將繼續在台灣這塊土地上認真地打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