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2年環蘭卡威賽事看活動行銷

馬來西亞一年一度的環蘭卡威賽事已經進入第七年,這項取代環台賽成為亞 洲環法盛事的成功秘訣在那裡?除了以國家力量支持之外,整體的組織、包 裝與行銷才是整個活動成功的關鍵!

圖、文◎張壽生


環蘭卡威已成為馬來西亞的全民活動

福島康司一戰成名

總冠軍黃衫由哥倫比亞選手Munoz贏得

TELEKOM是掛名廠商

Proton也開始生產自行車

雲頂的終點設於飯店大廳

賽前的宣傳車輛造型十分可愛

起終點的表演活動,展現當地文化特色

 

賽事活動起源

馬來西亞是以觀光為主的國家,為了吸引海外觀光客所投入的宣傳預算相當龐 大,特別要與鄰近的菲律賓、泰國、印尼在旅遊業競爭,其國家形象及優質的旅遊 服務是一般電視廣告作不到的,馬來西亞選擇了另一種方式表現其國家內涵,以活 動行銷的方式舉辦了汽車的F-1、機車的GP賽還有高爾夫PGA 巡迴賽以及環蘭卡威自行車賽,不僅提昇了國家形象,也造成 一股運動旅遊的主題旋風,以F-1而言,第一年的淨利就達五百萬美金,這還不包 括參觀者於當地消費所帶來的利益。而環蘭卡威自行車賽更是藉由轉播,讓自行車 盛行的歐洲觀光客瞭解馬來西亞。馬來西亞是如何做到的呢?

今年賽事概況

今年來自義大利Mapei Quickstep車隊的南非選手Robert Hunter(羅伯特˙杭特)取得在首站中的20.3公里個人計時賽冠軍。 Hunter以24分57秒81的成績領先奪標熱門的第二名澳洲選手 Nathan O'Neill(納森˙歐尼爾Ceramiche Panaria車隊)超過40秒。

在第二站的最後500公尺Mapei車隊曾四奪古典賽榮銜的 Andrea Tafi(安德烈˙塔菲)提前發動衝刺,並且將隊友Robert Hunter帶出,在進入最後300公尺的直道路段,Robert Hunter加速衝刺順利再取得第一。第三站至第八站均由Robert Hunter保持住領先者黃衫地位,而日本選手福島康司(Koji Fukushima)在第四站單飛終日取得登山王領先,而Robert Hunter的隊友Tafi則代穿綠衫多日。在第九站由吉隆坡登上雲頂的賽事 中,一直處在總成績第二位的哥倫比亞爬坡好手Hernan Dario Munoz(慕諾斯)取得此站冠軍,並且總成績領先Robert Hunter 40秒而取得黃衫,最後一站在吉隆坡的繞圈賽,由第六站冠軍的澳洲選手 Graeme Brown(布朗)取得第一。今年最後總冠軍為哥倫比亞選手Hernan Dario Munoz,登山王為其隊友Ruber Alviro Marin(馬林)取得,而衝刺王則為Robert Hunter,亞洲最佳選手為總成績排名第15的印尼選手 Tonton Susanto(東東˙蘇山托),香港名將黃金寶在此項賽事名列第 27名,但在第四、五兩個單站取得第五名及第三名。

動員國家力量

環蘭卡威列為2.3級的賽事,是國際總會第五等級的比賽,但是是亞洲最高等 級之一的比賽,整項賽事總預算花費估計在一千四百萬馬幣以上,約合台幣一億三 千萬左右。為時十天的比賽邀請了一、二級職業車隊各七隊,亞洲車隊五隊及其他 地區共22隊154名選手參賽,除了154名選手之外,大會動員 150輛以上車輛轉運,70輛宣傳車,50台尖兵機車,3架直昇 機,1架飛機,更動員近百名電視台工作人員,以完成現場轉播,並招待海外記者 媒體,以達到最大的宣傳效益,由馬來西亞政府的青年文化部與 First Cartel公關公司共同組織的此次活動,分為車隊、交通、媒體、後勤、場地、車輛、飯店等 30個部門,每天動員的人力超過1500人。

國營企業支持

這項活動是由馬來西亞最大的電訊公司Telekom Malaysia,作為掛名贊助商,不但提供大部份經費上的贊助,更利用其通訊能力, 一手包辦賽事所需的通訊服務,讓環蘭卡威完整呈現。除了賽事能流暢進行之外, Telekom Malaysia的大名並列在2002環蘭卡威的標幟上,足以推動其公司的形象,而為 此比賽所組的Telekom Malaysia明星隊也能拉抬Telekom Malaysia的名望。除了Telekom Malaysia之外其他贊助商還包括馬來西亞旅遊局、馬來西亞航空、Milo、Genting、 Perodua、 Gamuda、Petronas 及Proton。其中馬來西亞國產車廠PROTON提供超過170輛汽車供大會使用,而今年PROTON更研發 碳纖維一體成形的自行車,贊助馬來西亞國家隊使用。馬來西亞石油龍頭老大 Petronas則提供贊助金及石油援助,地處關鍵爬坡段的雲頂集團(Genting)也贊助賽 事的贊助金、飯店住宿及登山王獎項。

全面普及宣傳

由於整個賽事規模龐大,為了整體活動造勢的宣傳車輛首先出發,經過改裝的 小型車輛共有70台,走訪比賽路線沿途的各城鎮,除了宣傳比賽的到來之外,還宣 傳贊助商的形象,車上均有各式各樣紀念品,以分送紀念品的方式,吸引各城鎮的 觀眾來到路旁觀賽,對於比賽及贊助商的宣傳均有絕佳的效果。

今年最大的不同是增加了現場的電視轉播,藉由電視轉播讓整個比賽看起來和 歐洲賽事相同,十站的比賽之中均轉播比賽最後的一小時,以希望觀眾可以看到最 後30公里的比賽以及頒獎的實況,這是亞洲自行車賽事中的創舉,而最後一站的轉 播更長達兩個半小時。為進行這項轉播工程,主辦單位First Cartel特別與RTM(馬來西亞廣播電視公司)合作,並邀請歐洲的技 術人員配合,出動了3架直昇機及5輛重型機車作為機動拍攝,並有 1架飛機作為訊號的中繼,而終點前架設多台定點的攝影機及主控室,並且在終點架設電視牆供 群眾參觀。整個拍攝效果與環法及環義等級的比賽轉播相同。

活動行銷啟新頁

縱觀環蘭卡威十天的賽事所費不貲,但是在世界自行車競賽的舞台上仍然處 於配角的地位。如果將這場賽事是以一項作為國家形象的宣傳手法,這樣的活動行 銷是成功的,因為這項宣傳讓全世界的單車族群都知道了馬來西亞,特別是針對歐 洲的目標族群,以自行車作為媒介,將旅遊的重心自然導入,是一種格調兼具的作 法,雖然需要一段效應的發酵期,但其所花費的費用比起海外的廣告費用仍然是值 得,加上費用大部份均花費於本國內需市場,的確是比在海外電視台打廣告的方式 有利。活動行銷在華人世界僅是開端,廠商要如何利用小規模的預算,達到具效果 的行銷方式,活動行銷可能是開啟我們新思維的一個方向。 ■

 

2002年環蘭卡威個人總成績:

1.Hernan Dario Munoz(哥)Colombia-Selle Italia車隊30小時3分31秒
2.Robert Hunter(南非)Mapei落後36秒
3.David George(南非)Rep South Africa落後1分52秒
4.Rene Joergensen(丹麥)Team fakta落後3分50秒
5.Mickael Pichon(法)Team Bonjour落後4分42
6.David Canada Garcia(西)Mapei-Quick Step落後5分0秒
7.Artour Babaitsev(俄)Team Nnberger落後5分29秒
8.Paolo Lanfranchi(義)Index-Alexia Alluminio 落後5分56秒
9.Ruber Alveiro Marin (哥) Colombia-Selle Italia 落後6 分43秒
10.Stive Vermaut (比) Lotto-Adecco落後7分11秒
15.Tonton Susanto (印尼) Telekom Malaysia 落後10分 9秒
20. 福島晉一(日)日本隊 落後16分35秒
27.黃金寶(香港)Telekom Malaysia落後23分1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