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陳柏如
第13屆的日本東京國際自行車展於11/22~11/24在有明展館舉行,展出攤位800 多個,規模與去年相當,大陸參展廠商增加許多。今年展會的主題為「追求 愉悅、灑脫、浪漫的全新自行車生活」,提倡自行車的新休 閒概念以及自行車在都市結合大眾交通與休旅車的新功能與 新角色扮演。 折疊車與電動車為焦點 折疊車與電動自行車一向是日本展的重頭戲,也是市場 的新寵,由於日本地小人稠,加上大眾交通便捷,小巧的折 疊車成了便於攜帶的接駁工具,會場上到處可見五花八門的折疊車,甚至還有跑車式、 斜躺式設計以及無鏈式的折疊車。日本一直是電動自行車最 大的市場,但由於電動自行車在續航力、電池以及價格方面 一直沒有突破性的進展,因此市場接受度有限。Yamaha的新 PAS系統強調更輕、更小,Hybrid Commater則是汽油與電池兩者共生的車種,另有一款競賽用的前導車,供電比率為 1:3。此外,三洋推出兩輪驅動的小輪徑輕量花鼓馬達助動 車,強調輕便安全也頗受矚目。Miyata的good luck超輕量助動車僅16.9公斤,屬後輪驅動。 日本展期間,貿協與TBEA合作舉辦了「2002 台灣自轉車新品記者發表會」,會中巨大、亞獵士、KMC、久 裕、義芳、太平洋、瑞振、勁華等廠商相繼發表針對日本市 場推出的最新產品。 據日本自轉車協會會員統計,今年1-8月折疊車銷售量將近 13萬輛,平均售價13,303日圓,九成仰賴大陸及台灣地區進口。電動自行車前 8個月的銷售量將近14萬輛,九成以上為日本自行生產,平 均售價為日幣47,947圓。輕快車是日本市場的主力車種,近 年來除了在材質上不斷朝輕量化演進,各種照明、防盜、自 動變速、符合人體工學的功能設計也成為各家較勁的賣點。 一般預估2002年日本市場的自行車銷售量與2001年相差無幾,進口量則較 去年成長。 進口量逐年成長 大陸居冠 日本擁有極具競爭力的外銷實力,然而國內經濟卻一蹶不振,因此不 少半途出家的進口商紛紛從大陸進口低廉的自行車到日本販 售,由於產生不少品質與安全問題,讓日本政府不得不祭出 PSC安全標準以及各種品質控管標準來防堵劣質車。據Cycle Press統計,日本2002年前九個月的自行車總進口數將近646 萬輛,較去年同期成長20.6%,最主要的進口來源為中國大陸,前九個月從大陸進口的 自行車已達551萬4136輛,較去年同期成長33.2%。第二大進口來源為台灣,僅佔 74.3萬輛,衰退了25.7%;越南以16.4萬輛居第三位。進口車種中以 輕快車為最大宗,佔234.4萬輛(較去年同期成長30.4%);童車居次,佔 133.7萬輛(較去年同期成長35.7%);幼兒車佔96萬輛;登山車佔 81.5萬輛;小輪徑車佔33.5萬輛;在其他車種方面佔66.3萬輛。 日本經濟的長期蕭條,可說是1980年代日本經濟泡沫化所造成繁榮假象的後遺 症。自1991年泡沫經濟崩潰後,日本即陷於長期經濟衰退,十年來日本政府歷經多次 改朝換代,推出不計其數的大型振興經濟方案,並以大規模 的政府支出來擴大內需,但是這些努力除曇花一現的短暫效 果外,始終無法扭轉日本經濟頹勢。正因為生產成本輸在起 跑點,許多日商也像台商一樣,將工廠整個搬到中國,直接衝擊了日本國內的製造業, 加上外國客戶也轉而向大陸下單,有人預測假以時日,中國 可能會取代日本在亞洲第一經濟體的地位。然而,中國快速 發展,或許是喚醒日本經濟復甦的起床號。 折疊車
電動車
零配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