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亞鏈條成立於1969年,以生產摩托車鏈條與工業用鏈條起家。直至第二 代負責人--吳華田,開始生產自行車鏈條。大亞根留台灣的決定與大多數台 商大異其趣。大亞決定在台灣延續企業生命,因此傾力投入更多能量在生產 自動化、產品研發與內部管理績效的提昇。 圖、文◎編輯部 ![]() ←好學不倦且做事嚴謹的大亞吳華田董事長 企業改造須全面 主導者要有魄力 企業的競爭力必須是全方位的提升,本身體質與管理制度的改造遠比單純降低 成本來得重要且關鍵。大亞深信,沒有外移設廠,還是有生存與永續發展的利基, 因此,大亞從好多年前便開始了企業改造的工程且不曾間斷,吳華田董事長更以身 作則,多年來不斷進修有關企業管理與改革的課程,並將好的理念帶入企業裏執行。 吳華田董事長表示,企業再造必須兼顧組織、技術與人力資源等方面的管理。 所謂的企業改造,不是請企管公司、顧問公司來輔導而已,而是經營者要進入不同經營 領域的一種適當變革,那些變革如何由內部發展出來才是關鍵。但往往技術者出身 的領導者較主觀,若不改造,勢必成為企業變革的阻力,諸如扁平化、資 源系統、JIT供貨系統等行銷觀念都會落入口號,所以領導者 的思維與眼界以及是否有勇於突破的魄力都是企業再造成敗的關 鍵。 高附加價值產品與人材培育並重 在產品方面,唯有創造產品的差異性與高附加價值,產品才有競爭力。現在的 產業已進入末端整合,即使空有技術、人才、資金也沒用,產品如不具競爭力,在 市場上便不易成功,傳統產業如此,高科技淘汰得更快。企業的意義就在於創造價 值,而這種價值是由消費者、採購者認定的。以前以供給為導向,只要人力充足的 企業就能創造利潤,現在則轉變為需求導向,要以創意與服務取勝,不但產品要有 競爭力、要符合消費者需求,更要懂得運用多媒體的行銷策略,以競爭力為導向。 企業要提升競爭力,人才培養也是很重要的一環,如何激發員工的向心力與鬥 志、培養他們正確的觀念與企業文化的認同,每個企業的方式不同。在改造的過程 中,領導者常會遇到不同系統的衝突、不同觀念的部屬,人力資源是企業追求成長 與突破最大的資產,大亞對於人才的招募與養成一向積極且重視。吳華田對於培育 人才,也點出其中訣竅。他說「人才並不難留住,其實只要關心他,知道他的優、 缺點,就能使人才全心全力貢獻。」 改革的六個層面 企業再造工作不只是作業流程的改變,還應將焦點放在自身的核心領域,並針對 提升客戶價值的活動深度再造。吳華田董事長指出,企業要提升績效必須從 企業內部各方面去找出問題所在,然後進行改革,一般可從六個層面去執行: 1. 企業外在環境:又分為需求市場、競爭狀況、大環境等一一分析。 2. 企業內部機能:人力資源管理、設備改善、銷售策略定位、產品平均成本等。 3. 領導者特質:觀念的轉型,宏觀/微觀的運用,新、奇、怪、變、異改善的手法。 4. 階段性經營目標的訂定:特案展開、教育訓練、商品重新組合、競爭手法調整。 5. 績效:改造的成果。 6. 瓶頸:改造的狀況產生。 點石成金的產品價值改造 大亞在產品改造上值得一提的是:在提升產品的附加價值上,大亞運用了抗酸、 耐腐、防銹的表面處理技術,把鐵的材質經此表面處理,進而改變材質的功能,不 但可以創造低價產品的附加價值,並提升競爭力,且這種抗酸、耐腐的表面處理更 可運用在其它零件上。吳華田董事長的作法是將很成熟的工業產品經過此特殊表面 處理進而轉換產品價值,創造附加利潤。 再造工程必須跟組織結構、員工技能、薪資紅利和主管績效配套處理,更重要的 發現是所有再造成功的企業,都是高階主管全力支持,並由公司優秀人才負責執行、 尤其重點絕不是裁員,而應該是迅速處理毫無附加價值的工作內容與流程。 專、精、微、玄、妙 對於經營利潤,吳華田說那是企業人最「妙」之處。這種利潤沒有運氣,全憑 企業整體資源的充分發揮,有時候是運用科學管理降低成本提高價值;有時候是「品 牌利潤」、「品質利潤」,客戶的滿意與信賴,及長期培養的感情。 吳華田董事長用老子道德經的「專、精、微、玄、妙」五個字來形容經營之妙。 他說:「專精是入門,唯有如此,才能見微,能見微才能知玄,而最後才能玄之又 玄,得眾妙之門。」如果不能如此,「不專、不精則不能見微,不能見微就不知玄, 其結果一定不妙。」是不是如此,也只有自己去領悟了。 誠如吳董事長所說的,企業的轉型、改造絕非一次,而是連續不斷進行 N次的,必須不斷去蕪存菁,所以路程必定是漫長辛苦的,一旦下定決心,就要有此心 理準備,唯有不斷充實自己的資源,進而超越自己、精益求精,企業才能在日益競 爭的商場上站穩腳步、更上層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