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螺堅持品質第一

圖、文◎張燕妮


雖然市場競爭激烈,台螺仍堅持高品質

專利証書顯示台螺的開發能力

業製造自行車螺絲組件的台螺,多年來兼持品質第一的原則,其 所生產的產品一直為自行車成車、零組件廠所樂於採用,在製造業最頂盛的 70年代,創造5-6千萬的月營業額,隨著傳統產業的市場下挫,台螺沒有選擇在大陸或 東南亞設廠,仍在台灣的土地上打拼,自行車供需法則不斷地變化,台螺不變的是 始終堅持穩定的品質。

台螺追求好的產品

自行車業盲目投資,削價競爭造成產能過剩,台螺陳家隆總經理表示,目前有 許多業者觀念上需要改正,有些人不懂得小零件的功用,不知道螺絲對整體的重要 性,以低價的劣質品驅逐好的產品,劣幣驅逐良幣效應下,就會影響到成本高但是 品質良好的產品,造成客戶的信心低落,即使在競爭激烈下求生存的台螺,對品質 絕對不敢馬虎,因此台灣大部分的廠商都願意向台螺採購。

早期製造業興盛的時期,客戶會先要求成品再談價錢,但目前卻必須談攏價目 再進行生產開發,因此低價的市場就會有許多不良品,陳總經理認為螺絲雖然是自 行車的小零件,但是攸關整體的功能及安全性,若不顧品質而貿然採用低劣品,所 可能發生的影響絕對是難以計數的。

教育升級抹煞技術人才

最近台灣原料價格上漲,製造業必須吸收這些成本,但是除了這些有形的因素 以外,實際上還有一些無形的力量正在腐蝕傳統產業,由於台灣的教育系統正走向 升級的潮流,許多培養技術人才的工專紛紛改制成技術學院、科技大學,技術的硬 體設備及實作環境已不若從前,對於需要大量技術人員的自行車業,就有缺乏人才 的困擾。再者大環境在改變,流失了許多中層階級的管理人員,產生斷層的情況, 對於自行車業而言,影響也是不小。

陳總經理在台螺從基層做起,接掌台螺也有10多年的經驗,但他認為目前市場 並不在台灣,不斷開發不一定是最有用的策略,還是要尋求因應的對策,但是不論 如何,台灣人還是要堅持自己的路,驅除劣質品才能建立良好的產品形象,與自行 車業共存共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