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款後避震器測試評比
|
圖、文◎編譯小組
避震器是值得車迷們去深入瞭解的一項組件。為了提升單車騎乘的舒適性,並減少因路況不佳造成車身震動
而傳導至騎乘者身體,後避震器的出現可說是一大福音與突破。由健康的觀點來看,
後避震器對人體的脊椎與膝蓋尤其有極佳的保護作用。因此近年來全避震車大行其
道,後避震器也不斷推陳出新,朝人性化、高性能的設計演進。這項組件的小小體積
裏包含了無數科技,專責車後輪的牽引與緩衝工作。嚴格來說,避震座桿並無法完
全取代後避震器的避震效果與性能。但究竟鋼簧適合還是氣壓產品合用?是否值得
為了減少250公克而放棄鋼簧令人信賴的功能表現?或者要考慮:是否氣壓避震科
技已成熟到值得犧牲半磅重量去換取?以下的測試將有助於探尋出其中的真相。
氣壓V.S.鋼簧
長期以來氣壓與鋼簧避震一直就是壁壘分明的對抗。氣壓式避震器的原創者一
定會認為其關鍵在重量上。乍看下頗為合理:全避震式車架因結構關係,本來就比
前避震車架重,又何必添增多餘的重量呢?但從另一個觀點來看:氣壓式避震器的調
校有一句名言很適用「一勞永逸」,只要一支高壓打氣筒就可讓避震器適用於任何
車手的體重。相對地,鋼簧避震器只有在某個範圍內才能有最佳功能,也就是說,
只要車手體重多於或少於此一範圍,就得更換彈簧。這會浪費經銷商的時間,而顧
客則必須為此多花筆錢。不過,採用氣壓式避震器就可解決所有問題嗎?乍看如此,
但別忘了,彈簧的物理特性會使其避震衝程方面的表現較為優異。說得更實際一點:
同樣的調校,氣壓式避震器的晃動會比鋼簧避震器嚴重許多。此點在文後二者典型
測試曲線圖的比較可看出。
對許多車迷而言,上坡時的晃動感覺可不好受:所以有愈來愈多的氣壓式避震
器具有鎖定功能,稱為Lookout。如此一來:可減低消費者對價格的敏感度,而較
在乎全避震車架的功能,靠一支簡單的壓桿就可打敗前避震車架。相
形之下,鋼簧就不需要鎖定設計,充其量只需要可調式壓縮刻度,可
依需求控制伸縮,但卻不減損原有的良好循跡性。
鋼簧反應細緻
不過氣壓式避震器的研發人員卻精益求精,想讓人更忽略掉鋼簧原本已不很明
顯的線性表現。經我們的實地測試發現,他們的努力確有相當成效。為了做直接評
比,我們在兩輛同型車上安裝了各款避震器:兩輛連桿比約
1:204的越野車速桿車款。才一開始就頗令我們驚訝的是:雖然
乍看之下車架都為避震系統預留了甚大的空間,但某些避震器卻有安裝上的困難。
不論是過大的油槽、較粗大的外蓋或較佔空間的調校器,都常會勾卡到。想要改裝
避震器的話,應該事先檢查要換上的避震器與否合適。在您情緒失控之前,請先進
行以下嘗試:轉動安裝方向,及/或將輪緣對調,以避開油槽的位置使調校鈕更容
易操作。
鋼簧避震器對路面反應頗為敏銳。即使是像Schockworks(已停產)
或Shock Therapy之類的平價產品,其甚佳的敏銳性及快速的反應能力也頗令人訝異。幸好
Rock Shox Pro Deluxe再度被納入此次的改裝清單中。精細的調校、優異的加工品質和
在崎嶇林道中也能應付自如的能耐,令人激賞,加上不到400
歐元的售價更是傲視對手。
氣壓作動兩極
在初步試騎之後,我們很擔心氣壓式避震器是否能達到預期的表現。而輕量化
的產品則表現極佳,尤其是DT推出的新款系統。氣壓式避震器中目前尚沒有任何
一款能及此款優異的鋼簧產品。稍後在測台上測得的曲線圖印證了我們的看法:在
氣壓式避震器的油液及氣體之間有一道隔牆。先壓縮避震器,而後避震器會推移並
擴大氣體量。其結果是:壓力會減低,曲線的陡度也會減緩。此時,此款
DT避震器也可在相對壓力較小的狀況下騎用,只需6.5
bar的壓力,就可達到80公斤車手所需的調校狀況。
Magura的Air Pro功能也類似,只是此種情況下會啟動第二個氣槽。不過,這款
全黑的產品無法令我們心動,因為欠缺快速反應能力及適當的調校功能。不過其他
一起受測的產品的吸震筒同樣也有調校功能不足的問題。各款產品的調校空間常常
只要將調校鈕轉上幾圈,或甚至按幾下就用盡了,雖然刻度與刻度之間常可轉好多
圈。在這方面表現較不理想的是X-Fusion這款產品,其調校鈕轉一圈就會造成拉伸
刻度有較大的變動。在測台上就可看出各款產品的調校細膩程度,作法是先將之壓
縮再快速放開:如此,拉伸刻度每次都會從完全展開的狀態不斷轉緊,直到避震器
的吸震功能明顯衰減為止。
同樣有問題的是部分產品的調校鈕頗不靈活或不容易轉動。有些產品甚為輕巧
(SID及FOX),有些很緊澀(Shock
Therapy),像Magura甚至得用鉗子才能轉動其拉伸刻度鈕,希望這只是個別案例。
對此,或許加上一層不滑手的橡膠塗料會有幫助。
Rock Shox SID和Fox Float
RL兩款產品的功能相近,二者無法像DT一般完全隱藏其氣壓特性。對於只著重產品重量的車
迷,重僅190公克的German
A當會令其滿意。不過,別期望它能有如Rock Shox Pro
Deluxe一般的功能表現。此外,也可以小心地感受一下此款輕量避震器內部極高的
氣壓;在進行模擬實況調校時,我們將氣壓增加其功能極限的
15 bar。另一款Air
Force在較小氣壓時雖也不至於見底,且其中段部分呈現極為平緩的曲線-但卻是動
得很嚴重,也引發了我們的爭論。
各有所長
至於氣壓式或鋼簧式避震器的支持者要如何取得折衷,有兩點須注意:對下坡
道及自由騎車迷而言,部分氣壓式避震器的平緩測值曲線頗為有利,只要少量氣壓
即可調校避震柱。但當下坡車身重心前移之際,能完美作動的車身後段會較保險。
如車迷希望鋼簧避震器能有最佳的重量的話,可試試鈦金屬彈簧-不過氣壓結構工
程師可就得大費周章了。
(摘譯自德國Bike雜誌2002年8月號)
解讀避震曲線 |

|

|
線圖顯示氣壓式避震器會比配備鋼簧的系統更容易晃動的原因。曲線中我們比
較了氣壓系統和鋼簧系統的典型曲線(紅線與藍線)。二者的調校都同屬硬調(都
在同樣的施力下見底)。我們可先施加等同於立姿騎行時作用於彈簧上的力道。例
如曲柄下壓時,車手的體重有節奏的向下移動(圖中Y軸)。顯然,在同樣的施力
下,氣壓式避震器的作動要比鋼簧系統要劇烈許多(圖X軸)。其原因:氣壓式的
漸進性比鋼簧要高。在開始時可輕易壓縮,但在再壓縮時卻硬化得較快。相形之
下,鋼簧的整個避震行程都呈現線性的特性(圖中直線)。 |
以上為吸震筒作動值實測結果:避震元件會經由互通的通道以三種不同速度吸
震及釋震(0.1/0.2/0.3m/s);三種速度大約相當於立姿、一般騎行及下坡道的騎行狀
況。首次測試是在避震系統完全啟動的狀態下進行。壓縮量測感應器記錄了與避震
元件相對的抗力。朝上的曲線代表壓縮刻度,向下的曲線則是拉伸刻度。此圖顯示
的是調校器開鎖時的第二次測試(關於調校範圍的評價)。如大腹般的附加曲線顯
示了不同速度下氣壓油漸增的抗力。如果在調校器全開時,曲線就非常凸起,就可
能顯示避震器處於常態性過度避震的狀況。 |
公說公有理?
DNM和Shock
Therapy採反向設計!有些避震器上的旋鈕標示會令人搞混。如吸震筒已完全旋鬆,通常要依順
時鐘方向旋轉才可調緊吸震筒。在調校時此一原則也適用。不過DNM及Shock
Therapy兩款產品的設計卻恰好相反。其上的標示及旋轉方向都與眾不同!
鋁質的內建套筒是安裝上的一項難題,此套筒是用
於將彈簧導引到車架寬度。最好能將(前/後)兩個尺寸及螺栓直徑(6或8公厘)都附上,以便於調校。如為
單連桿設計,由於其側向施力較大,建議採用有鉸鏈式套筒的避震器(DT
SWISS)。滾珠軸承可確保水平方向的活動自由度,這對傳統的滑動套筒而言是不可能的。
蓋式設計大多是固定式,並以轉動方式代替螺栓。因此上潤滑油也沒用。
|

|

|

|
DNM ST-8 RC |
ROCK SHOX PRO DELUXE |
SHOCK THERAPY ST-22 RC |
價格:162.50歐元
重量:585公克
功能原理:鋼簧/油壓-氮氣吸震筒
調校功能:拉伸刻度/壓縮刻度
鎖定功能:可算是藉助壓縮刻度
長度 :150/160/165/170/180/190/ 200/210公厘
避震衝程:39.4公厘
特點:可選用冷卻環
調校建議(車手重量70~80公斤)
彈簧:750磅/吋
氣壓
拉伸刻度:加11格
爬坡:壓縮刻度加轉10圈
性能表現
越野 ★★★☆☆☆
下坡道 ★★★☆☆☆
加工品質★★★☆☆☆
結論
一如所有鋼簧避震系統,此款DNM擁有像用尺畫出一般的測值曲線。不過其
避震功能,尤其是拉伸刻度頗令人失望。注意:其調校器的功能與常見的相
反。 |
價格:399歐元
技術規格
重量:532公克
功能原理:鋼簧/油壓-氮氣吸震筒
調校功能:拉伸刻度/壓縮刻度
鎖定功能:可算是藉助壓縮刻度
長度:165/190公厘
避震衝程:34.6公厘
特點:
調校建議(車手重量70~80公斤)
彈簧:650×1.50磅/吋
氣壓
拉伸刻度:加22格
爬坡:壓縮刻度加20格
性能表現
越野 ★★★★★☆
下坡道 ★★★★★☆
加工品質★★★★★★
結論
是職業選手的選擇,其壓縮及拉伸刻度可精密調校,就算碰上
如槍林彈雨般的衝擊也絕不怕超量負荷,加工品質優異。和氣
壓式避震器相比,消費者會更樂於購買此款產品。 |
價格:199歐元
技術規格
重量:625公克
功能原理:鋼簧/油壓-氮氣吸震筒
調校功能:拉伸刻度/壓縮刻度
鎖定功能:可算是藉助壓縮刻度
長度:165/190公厘
避震衝程:35.8公厘
特點:可做甚廣泛的調校
調校建議(車手重量70~80公斤)
彈簧:800×1.5磅/吋
氣壓
拉伸刻度:加6格
爬坡:壓縮刻度加3格
性能表現
越野 ★★★★☆☆
下坡道 ★★★★☆☆
加工品質★★★☆☆☆
結論
此款Shock
Therapy的野地吸震功能強大一如能找到適切的調校。這是影響重大的關鍵:調
節螺絲太生澀,轉格感不明確且標示易造成錯誤。 |

|

|

|
SHOCKWORKS NB |
X-FUSION VECTOR PRO |
DT SWISS SSD 210L |
價格:175歐元
重量:574公克
功能原理:鋼簧/油壓-氮氣吸震筒
調校功能:拉伸刻度/壓縮刻度
鎖定功能:可算是藉助壓縮刻度
長 度:140/150/165/185/190/ 200/220公 厘
避震衝程:40.4公厘
特點:滾珠或滾輪軸承,依需求供應內建套
調校建議(車手重量70~80公斤)
彈簧:650磅/吋
氣壓
拉伸刻度:加8格
爬坡:壓縮刻度依需求而定
越野 ★★★★★☆
下坡道 ★★★★★☆
加工品質★★★★★☆
結論
頂級加工品質,反應快速的調校螺絲,實地使用時超級敏銳-此款
Shockworks的避震功能名列前茅,且其價格十分具競爭力。此外,
其苗條尺寸適用多種車款。 |
價格:289歐元
重量:500公克
功能原理:鋼簧/油壓-氮氣吸震筒
調校功能:拉伸刻度/壓縮刻度
鎖定功能:可算是藉助壓縮刻度
長 度:165/185/190/200/220/260 公厘
避震衝程:38.0公厘
特點
調校建議(車手重量70~80公斤)
彈簧:650×38磅/吋
氣壓
拉伸刻度:加12格
爬坡:壓縮刻度完全關閉
性能表現
越野 ★★★☆☆☆
下坡道 ★★★★☆☆
加工品質★★★☆☆☆
結論
對於此款Vector
Pro我們一直都有一種感覺:避震衝程綽綽有餘,但卻不像Shockworks等
其他款產品那麼敏感。拉伸及壓縮刻度調校範圍甚廣,但其拿捏頗困
難。 |
價格:428歐元
重量:218公克
功能原理:氣壓彈簧/油壓-氮氣吸震筒
調校功能:拉伸刻度
鎖定功能:可(控桿)
長 度:152/165/190/200公厘
避震衝程:37.8公厘
特點:彈力器式逆向彈簧,滾珠連桿是標準配備
調校建議(車手重量70~80公斤)
彈簧:-
氣壓:6.5巴
拉伸刻度:加20格
爬坡:可鎖定
性能表現
越野 ★★★★★☆
下坡道 ★★★★★☆
加工品質★★★★★★
結論
大驚奇!這款DT的性能竟和鋼簧避震器的理想特性甚相近。即使沒
有鎖定,在爬坡時晃動也甚輕微。對於快速出現的衝擊能做迅速反應。 |

|

|
FOX FLOAT RL |
GERMAN A:AIR FORCE 1 ST |
價格:459歐元
重量:240公克
功能原理:氣壓彈簧/油壓-氮氣吸震筒
調校功能:拉伸刻度
鎖定功能:可(控桿)
長度:165/200公厘
避震衝程:36.6公厘
特點:可自動調校的負向氣槽,也 可選用無鎖定功能的尺款
調校建議(車手重量70~80公斤)
彈簧:-
氣壓:10巴
拉伸刻度:加33格
爬坡:可鎖定
性能表現
越野 ★★★★☆☆
下坡道 ★★★★☆☆
加工品質★★★★★☆
結 論
只要到了試車道上,最後都會對此款FOX感到滿意。此產品在各方
面表現都居於DT和SID之間。缺點:其稜角分明的拉伸刻度調校
螺絲的啟動甚遲。 |
價格:349歐元
重量:190公克
功能原理:氣壓彈簧/油壓-氮氣吸震筒
調校功能:拉伸刻度
鎖定功能:無
長度:150/165/170/175/190/195/200公厘
避震衝程:41.5公厘
特點:分離可補充式負向氣槽,可改裝滾珠連桿結構
調校建議(車手重量70~80公斤)
彈簧:-
氣壓:15巴/15巴負向
拉伸刻度:全開式
爬坡:-
性能表現
越野 ★★★☆☆☆
下坡道 ★★★☆☆☆
加工品質★★★★☆☆
結論
輕量化迷會趨之若鶩,必然會買上幾個:超平滑的曲線(降幅平緩)
且作動靈活。其吸震曲線證明:不用拉伸刻度就已有些避震過度。 |

|

|
MAGURA AIR PRO |
ROCK SHOX SID RACE |
價格:450歐元
重量:337公克
功能原理:氣壓彈簧/油壓-氮氣吸震筒
調校功能:拉伸刻度/壓縮刻度
鎖定功能:可(控桿)
長度:165/190公厘
避震衝程:37.1公厘
特點:4種版本供選擇,亦有滾珠連桿結構版本
調校建議(車手重量70~80公斤)
彈簧:-
氣壓:12巴
拉伸刻度:全開式
爬坡:可鎖定
性能表現
越野 ★★☆☆☆☆
下坡道 ★★★☆☆☆
加工品質★★★☆☆☆
結 論
可惜Magura的新產品無法令我們滿意。此款產品作動生澀且避震過
度。曲線圖中的小突起證明其騎行吸震不夠諧調。拉伸刻度調整桿頗
不順暢。 |
價格:399歐元
重量:247公克
功能原理:氣壓彈簧/油壓-氮氣吸震筒
調校功能:拉伸刻度
鎖定功能:無
長度:165/190公厘
避震衝程:38.8公厘
特點:分離可補充式逆向氣槽,其XC款可鎖定(非可調式拉伸刻度)
調校建議(車手重量70~80公斤)
彈簧:-
氣壓:11巴/10巴負向
拉伸刻度:加35格
爬坡:-
性能表現
越野 ★★★★☆☆
下坡道 ★★★★★☆
加工品質★★★★★☆
結 論
幾乎像一款鋼簧產品-此款SID的測值曲線甚接近線性表現,但尚無
法完全相當。拉伸刻度可做甚精細的調校。但在爬坡時有相當程度的晃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