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全球的人口數據呈現增長過快的情形,但1995年以後,亞洲人口增長率卻創歷史最低紀 錄,包括新加坡、日本、韓國、中國等地出生率皆下降許多,而根據統計,去 年台灣婦女的總生育率平圴為1.4個,而在1980年的生育率是2.5個,預計今年的 生育率還會更低,由於家庭中的孩童人數減少,家庭經濟能力上升,對於孩童 市場消費意識應當逐漸抬頭,加上童車是個極為特殊的市場,兒童本身並無行 為能力,選購童車便是家長責任。要注意的是童車並非是縮小版的成人車 款,在安全性、操控性上應特別注意,過去削價競爭的惡風讓市面上不少童 車隱藏著危險性,對童車的市場有相當大的影響。 圖、文◎張燕妮
童車比起其他車種而言較為冷門,發展的空間也不像登山車、公路車、甚至折疊車、電動車來的大,技術也 不若其他車種花招百出,但是童車所牽涉的課題卻是極原始的,它的消費對象是兒 童,並無足夠能力操控技術性的零件,也無民事行為能力,因此作為一個合理、謹 慎的生產者、銷售者或者是購買童車的消費者,應當在安全性與舒適性上投注更大 心力,了解該產品在兒童使用時容易發生的狀況。 童車應符合兒童人體工學 童車必須配備最合適的零件,尺寸不同的童車在零件的搭配上就應該有所區分, 例如部分12吋、16吋的童車在座管長度上完全相同、把手未採用適合兒童的彎曲把 手、把手與龍頭相接處設計不良而影響到龍頭的轉向,對於孩童脊椎發育及正確姿 勢有害,而低價車座墊的柔軟度不夠,也讓騎車的舒適性大打折扣。 由於成長中的孩童發育頗快,有些家長會認為太小尺寸的車子屬於過 渡車種,並不具太大的實用性,偏向跳級購買尺寸較大的童車,並以 輔助輪支撐,或者是考量價格問題而偏愛低價品、贈品,但是較大尺 寸的童車對於發育中的孩童負擔太大,而且較小尺寸的童車重心較低,操控 也會更容易,兒童不致於因身體伸展過大而影響姿勢。 再者,如果選購較大車款,11歲之前的兒童學習發展正處於邏輯、思考能力養
成時期,若是孩童因害怕跌倒而產生心理的恐懼感,他們本身會將這份畏懼深植心
中,對兒童身心發育反而得不償失。也許因消費者的需求,市面上另有一種隨著年
齡調整的童車可供選擇,如捷安特曾獲設計獎的Morph等等,但車重問題待克服,
而且以童車的市場而言,調整式的童車畢竟還不是童車的主流。在兒童喜歡嘗試新
奇事物、活潑好動時期,家長購買孩子第一輛童車,最好是依孩童身高體型而選擇,
讓家中的孩子能有安全、舒適的騎乘,而非考慮使用年限的問題。生產者也要注意
車子的標準規格,符合人體工學轉化車架的幾何結構,及適當尺寸的其他配件,在
不影響孩子的發育生產最適合兒童的童車,給孩童一個快樂的空間。
童車安全零件探討
傳動系統:車架隨著尺寸的不同而有專用的幾何結構,管材的硬度及 前後三角精緻密實的焊接手法,加上穩定的烤漆技術,才不會傷害孩童的 身體。由於孩童操作能力有限,因此一般的童車配備都顯得陽春,但 是20吋以上的童車,若要考量遠程騎乘的實用性,加裝變速器能帶來極 大的便利性。 有些童車變速系統為了安全考量會配備內變速器,減少被齒盤組所傷的機率,而大部 分童車運用鏈條式變速器,由於兒童應變能力較低,特別講 究安全性的童車,必須在防止鏈條脫落的問題上投注更大的心力,較小 尺吋的童車覆蓋安全鏈蓋更是不可少的配備,而曲柄則以100、125、150mm的長度 為佳。 剎車系統:為了應付速度的變化,靈活的懸吊式剎車就必須納入考量,童車 把手上的剎車握距應包含調整的功能,讓孩童使出的力量能將車子停住,在孩童騎 乘之前應要檢測剎車的效力,讓剎車能發揮最佳的功能。如果製造廠用的是倒踩式 的剎車,就要注意在踏板上保持極佳的位置,近來碟剎已引 進童車,只是台灣內銷的童車並不多見。 轉動系統:童車的輪胎應選擇品質良好的氣胎,讓輪胎因磨損而產生的危險
性大大減少,坊間部分童車裝配發泡胎,抓地力弱、易磨耗,孩童的安全實在堪慮,
另外要探討的是輔助輪,為了符合孩童低操控能力,尺寸較小的童車多半會加裝輔
助輪,碩懋劉倍吉總經理認為,為了避免孩童牽車時被輪管所傷,廠商多半使用圓
管,或者消除銳利的毛邊,防止兒童受傷,而修補市場調整式的輔助輪更能符合不同
尺寸的童車。
低價童車隱藏極大的危險性 由於童車在營業額佔的比例較小,技術上也比較簡易,而消費 者多半沒有選擇優良童車的概念,普遍認為童車實用性不高,平均2- 3年即不能使用,因此對於價格頗為敏感,另外一般業者的專業素養不夠,也不 願花太多時間在比起登山車而言低價的童車上,無法給予消費者適當的建議,因此 常常是孩童造型至上的要求、消費者價格至上的態度,讓許多價廉但品質堪慮的車 種充斥市面,也讓許多供應商試圖透過價格戰來促銷產品。 這樣的情況在大賣場上最容易發生,低價品中許多童車是大陸製的劣等品,既 無安全檢測也沒售後服務,童車零件也沒有達到標準,安全隱患童車讓孩童受傷機 率大增,也容易造成斷裂的情形,問題童車事件常是無頭公案,找不到負責的對象, 童車也在價格戰中淪為品質的犧牲品,讓平日不願降低水準的業者大喊吃不消,對 於兒童的安全問題也蒙上陰影。 童車應具合理價格優良品質 12吋與14吋童車成長極為快速,顯現出愈來愈多家長願意為兒童購買自行車, 但是童車的製造商卻大嘆童車沒有市場,劣質童車充斥市場。許多童車相關廠商認 為童車是良心事業,兒童應變能力低,若是偷工減料或是設計不良的車子,首當其 衝的便是孩童騎車的安全性,為了下一代的安全,雖然低價品充斥,但製造商仍要 堅持原則,為童車的安全嚴格把關。 據統計有優良童車概念的消費者能接受的價位在新台幣100 0-1200元左右者為多,不過若是造型出色、設計搶眼令孩子 著迷的車子,或是人氣卡通代言的車種,即使價格偏高也有不錯的銷量,雖然低價 品搗亂童車市場規則,但吊詭的是市面上呈現的是最高價格與最低價的童車最為暢 銷,也許消費者購買童車的觀念改變,為了孩童的安全與舒適性還是能說服家長購 買高價單車。 除了品質上的穩定外,家長感興趣的問題應該就是面臨太早換車的問題,台
灣並不像歐美能有中古市場買賣童車的環境,但是以目前網路買賣愈來愈熱絡,拍
賣網頁能販售品質好的童車,也許將來有更多的人會願意以較高單價去購買合適的
童車,而不會在低價的魔咒下犧牲兒童的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