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 Leading Article

競合

聽到Cannondale宣布Chapter 11破產保護的消息,很多人都感到惋惜,卻一點也不意外。近年來隨著美國 組車廠逐漸將生產線轉移至亞洲地區,在美國孤軍奮鬥的組車廠日益艱辛,日 益微薄的利潤終究被巨額的成本與利息壓垮。

隨著美國各大廠相繼宣布破產與易主,美國自行車市場已經進入整合淘汰 的時代,可預見的,Mass市場將會日益坐大,而IBD雖然主宰了50%的營業額, 在經濟不景氣、產品漸乏區隔與Mass市場擁有價格優勢的三重威脅下,IBD終 將面臨成本與費用高,但售價與利潤卻逐漸下跌而式微、甚至慢慢被Mass市場 蠶蝕鯨吞!看著強者恆強且過度集中的Mass買方市場,很多業者不禁擔心:這種 一面倒的局勢未來將會讓台商在付款條件上任人予取予求,大家相互競爭廝殺 的結果,卻便宜了外人!我想這都不是大家願意看到的,因此大家要有「競合」 的觀念與共識,要有同舟共濟的心胸,幾家公司策略合作,在市場上一起競爭, 這樣大家都能更有競爭力。再者,除了專注自行車本業,也應該利用本身的技 術或設備進行多角化的經營發展,才能有效降低企業的風險。

全球化所面臨的是一個嚴苛的市場競爭,因為全球化的未來是「贏者通吃」 的局面,因此每個企業不能什麼都做,而必須專注發展自己最擅長的產品,也 就是所謂的核心優勢,因為一旦沒有一項做贏別人,就會殘酷地遭到市場淘汰。

以前的企業習慣各憑本事、單打獨鬥,如今面對瞬息萬變的大環境,就必 須要有「競合」的觀念,企業本身必須先培養自己的專業、厚植本身的實力, 別人才會願意來合作,然後大家一起把市場的餅做大,一起獲利。這也就是說, 現在的產業必須講求「專業分工」,要設法把自己最專長的事做到第一,不擅 長的事就不一定要自己來,而是借力使力、整合資源、策略聯盟,如此才能發 揮最大的效益與競爭力。

我常在想,同業之間若能摒棄成見,以良性的互動與理性的溝通取代惡性的 競爭,台灣自行車業應該還是大有可為。所謂團結就是力量,大家集中資源與力 量、共同腦力激盪,相信在良性的競爭下,產業才能不斷向上提昇。

一年一度的台北展即將到來,每年到了這個時候大家總是特別忙碌辛苦, 只為了能有最精采的演出。我總覺得,展會不是擺地攤,大家必須秀出自己最 創新、最與眾不同的產品,因為唯有差異化才能獲得買主的青睞!在此感謝大 家一直以來對輪彥公司在廣告行銷上的肯定與支持,也預祝大家在今年的台北 展都能成功出擊、順利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