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美國自行車零售商不免發出嘆息聲,猶如搭乘載浮載沈的木板,隨著消費者 的信心和一蹶不振的經濟起起落落。然而當大部分的零售商狀況低靡時,也有些能 在年終時露出難得的笑容,2002年是個冷酷的年代,但是自行車商的信心仍在。 編譯◎張燕妮 美國自行車Dealer協會(NBDA)執行董事Fred Clements認為即使自行車業仍處於低氣壓之下,但經銷商仍 持樂觀的態度,自行車產業景氣就如同車子行進的車輪一樣 循環著,自行車商們都知道將回復到上揚的時期。而零售商 也願意增加產品種類、進貨高單價產品以增加利潤,並以樂 觀的態度因應,因此在收益上也有不錯的成績。 嚴厲的下挫數據 去年銷量上升的零售商並不算太多,而NBDA抽樣200家車店的調查也顯示車店 的銷售成績是下滑的,Clements表示去年年初時整體的銷量還算穩定,但自四月後 即每況愈下,連黃金的五月旺季銷售期比起前年也下降了14%。由於利潤不佳,而造成 車店關門頻傳,據Bike Shop List統計,去年約有107家的零售商宣佈關門,也就是說5505 家零售商中有2%面臨了倒店的命運;但比起2001年初超過750 家倒閉似乎還好一點。上述的數據雖然令人滿意不太,但仍有零售商 對Bicycle Retailer表示,雖然景氣不佳,他們對2002年的收益期望仍希望與 2001年打平,甚至能有些微地成長,即使販售車輛較少,但車店還是希望有 較佳的利潤。
為什麼會這樣呢? 原因在於有遠見的零售商選擇了向供應商訂購較高單價 的產品,因此他們的利潤就比較高,其中1200美元的公路車 就佔了進貨量的28.5%,這意味著他們的收益比販售單價250 美元的車種(佔進貨量40%)還要高,而且連高價位的零件也有不錯的成績。但是BR並沒有統計零配件的部分,而是由自行車供應商協會 (Bicycle Product Suppliers Association)提供資料,即使如此,國際單車公會(International Cycle Work)總裁Thomas Prehn和編纂零售商名錄(Bike Shop List)的Jay Townley還是認為零配件的銷售成長絕對是去年零售商總收益略升的重要原因,有些 收益甚至超越了整車的收入,Prehn認為零售商們能注意零 配件的層次,販售較高單價的產品,因此能有這樣的收益。
根據NBDA的數據,高價公路車的銷售在1~10月的統計較上年度同期增加了 10%,Hybird車種銷售量也是上升的,而下跌最多的是低單價的 無避震登山車與平價海灘車,兩種車款各下滑了35%與25%。另外舒適車、前避震 車、全避震車則表現平平。前10個月BMX銷售量統計下跌了超過 30%,比起2001年,價格上也跌落了將近20%,但是平均196美元的售價在青少 年車種中已算是高的了!數據下降的原因可能是因為量販市 場愈來愈強,而其20吋車的銷售比率成長不少。2002年1~9月美國共進口140 萬輛的20吋車,比起前年同期大幅成長了47%,但這些車大多進列 Mass通路而非IBD。儘管Mass通路有價格優勢,但專賣店去 年在20吋童車的銷售量與金額方面卻仍有15%的成長,其他 如Freestyle和24吋的車種在前10個月的銷量也是上升的。 Trek蟬連IBD寶座
NBDA的統計資料也指出,品牌的銷售依然具有一定的優勢,其中以美國本土製造 商Trek在專賣店表現最為亮眼,Trek的銷售金額佔了IBD市場總銷售金額近1/3。 Giant的品牌是所有供應商中成長最多的,也為零售商增加了 4%的收益;其他如Specialized、Gary Fisher等品牌在IBD市場也佔有舉足輕重的份量。 相較於其他領導品牌在銷量方面的大幅成長,Schwinn 、GT車種銷售下降5、6%並不令人太過驚訝,除了破產重整的負面影響之 外,加上進入量販市場,也讓其品牌形象下滑許多。 除了銷售量的成長外,Giant在平均銷售單價上也提升 了9%(提高至367美元)。而Univega的車款單價更是從2001年的 389美元巨幅上漲至2002年的501美元,共上升了29%。其他像 LeMond、Mongoose、Specialized的單價也都呈現上升。 至截稿前為止,我們尚未獲得11、12月的銷售數據,但是有些供應商及銷售商
對Bicycle
Retailer說明,他們對2002年的年度總銷售量抱持著信心,他們認為年底的聖誕節
慶能成功帶動商機與買氣,為不佳的銷售扳回一成。
推動「Safe Routes」的構想 而一些零售商認為交通問題讓一些人放棄了自行車,對 於銷售有一定的影響,Prehn卻認為這是個改變的良機,我 們要思索的是未來如何改變,讓行人回到自行車的銷售體系,Prehn提供「校園安全路 線」的構想,他表示行銷有不同的方式,例如「美國青少年 足球聯盟」成功帶動了同年齡層的興趣與足球風氣,進而提 升校園銷售網的成果,這樣一個例子也許是自行車業一個好 的思考方向,打造安全路線的行銷方式,也許能創造「下一 個登山車」的盛況。 但是,除了一些支持此構想的經銷車商,仍有許多業者 冷淡地應對這樣的組織,沒有政府、廠商支持,「Safe Routes」的構想將難以實現。 摘譯自美Bicycle Retailer雜誌2003.1.1
資料來源:美NBD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