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不少廠商一開始都有心要推動豐田式的生產流程改造(TPS),但由於現場人員十 多年的傳統觀念難改,加上問題重重,成效又無法立見,很多人往往產生猶豫甚至打退堂 鼓。誠如巨大劉董事長所言,TPS絕對有其獨到之處,大家要先相信,才能產生改變的決心 與力量。巨大羅祥安總經理也說,改變最難的關鍵在「老闆」!企業要推動變革,底下永遠 有聲音,這時在上位者必須有魄力、必須堅持到底,必須塑造一個不得不改善的環境,讓改 善成為一種習慣,這樣企業才能真正改頭換面。 領導是一項很困難的工作,一旦選擇領導者的職位,就有義務要全力以赴。領導者必須 起帶頭作用,必須讓員工明確了解改變的目標與推行TPS的好處,讓他們明白改善對企業在 成長、在降低成本、在提高效率上有多大的影響力。所以勤於溝通很重要,唯有頻繁、開 放、從上到下、從下到上的互動溝通,以及各部門間的橫向溝通良好,才能建立全體的共識 與向心力,讓組織的運作與改善的推動更順利成功。 看到A-team成員彼此間高昂的鬥志與對生產流程持續且大刀闊斧的改善,我心裏不禁想 到,以前台灣自行車產業總是用望遠鏡在看市場、開拓商機與客源、看同業的產品與行銷策 略,由於不斷向外擴張,加上數十年如一日的打拼,才能為台灣打下自行車生產王國的封 號。而今,在台灣漸漸失去生產優勢之餘,我們不禁要問: 台灣自行車產業的優勢在哪裏?大家又該如何自我提升才能永續發展? 令人興奮的是,A-team的成員已經開始反求諸己,開始用放大鏡檢視企業內部的不合理 與浪費,進而研習TPS的生管精神來進行內部流程的改造與改善,期以更健全、更有效率的 體質來迎戰大陸的急起直追與全球化的競爭。我總覺得,他們為自己的組織創造了良性的學 習環境,透過管理者全心投入帶動全員參與,並與其他推動業者間互相交流學習、一起腦力 激盪,這是業界的創舉,這也是一項「台灣自行車的希望工程」,一切才開始,路還很長, 而A-team的成員只是先鋒部隊。 記得之前參觀採訪這幾家A-team成員的工廠時,感覺雜亂無章,想不到士別三日,真的 改頭換面,讓人刮目相看!相信領導者的決心與親力親為,加上主管們的同心協力、徹底落 實,以及員工的充分配合與支持,都是很大的關鍵。改變是一年365天都可以做的,因為改 善永無止盡。 尋索生命的意義、探求企業與個人真正的價值,似乎是這個不景氣的時代中,一種跨越 國界的「流行」。與其把焦點集中在「什麼是下一個成功的機會(What's the next)?」,倒不如回過頭來想想「什麼是最基本的(What's first)?」在榮景的時候,企業要問的是「新商機在哪裡?」;未來,企業成功的機會,來 自這個問題:「企業本身有什麼實力去面對競爭與挑戰(Are you ready)?」這才是最實際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