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製造業外移不見得是壞事,製造業反而因為這樣的變動,進而開始思考並加速產業轉 型,從代工製造走向專業服務,從單一產品延伸出多元的產品線,來因應環境的變遷。 圖、文◎陳柏如
既然台灣產業外移已經成為不可避免的趨勢,為了再造台灣在製造業方面的新競爭力,企業唯有加速 轉型升級,才能在新市場競爭中找到自己的立基點。 身兼兩家自行車企業董事長的許振林,在拓展事業版圖 一向深具洞察力與眼光,其充分授權的團隊經營之道亦倍受 業界推崇。許振林董事長於1987年成立艾木百士企業,以生 產自行車剎車器為主,目前擁有兩岸三廠分工互補,包括: 台灣廠、深圳廠以及上海廠。伊諾華輪胎則是許振林董事長 於1995年所創立,現已擁有廣州廠、上海廠、浙江平湖廠與 孟加拉廠四個生產基地運籌帷幄。 多角化經營才能降低風險 近年來,面對全球自行車市場不甚景氣、利潤空間每況 愈下,加上大陸廠商急起直追的低價競爭,許振林董事長便 積極推動轉型,藉由跨產業多元化發展來降低經營風險,許振林董事長表 示,台灣製造業外移不見得是壞事,製造業反而因為這樣的變動,進而開始 思考並加速產業轉型,從代工製造走向專業服務,從單一產品延伸出多元的產品線, 來因應環境的變遷。許振林指出,長遠來看,在大陸設廠的 台商一定要做大陸內銷才有生機,這是沒得選擇的。 由本業出發 多元發展 目前艾木百士除了加強研發行銷本業的剎車零組件,看好 大陸未來的市場潛力與發展,艾木百士亦積極跨入系統傢俱與 建築五金加工的領域,並善用艾木百士本身的技術與設備進行 多角化經營,再創企業的新競爭力。許振林董事長表示,自 行車市場已嚴重供過於求,造成市場價格大亂,廠家幾乎沒 有利潤空間可言,因此艾木百士將不再擴充產能,會轉而積極 加強自動化、省力化、降低成本、提升品質與技術研發。 伊諾華在轉型升級方面亦非常積極,除了研製自行車胎,亦延伸產品線至電動車 胎、輪椅胎、ATV用胎、賽車胎等特殊或冷門胎的生產製造,此外亦跨足汽車零件,以 提升競爭力。許董事長表示,伊諾華上海萬虹計畫於今年11 月遷廠,未來集團重心會放在去年才投產、佔地超過100畝 的浙江平湖廠,目前伊諾華輪胎的日產量約9萬至10萬條。 許振林指出,目前集團年總營業額為25億台幣,在加入汽車零件、五金加工、建 築與系統傢俱之後,未來可望創造60億台幣的營業額。 企業推動轉型成功與否,端視員工是否一致認同公司應追求一個新未來的理念與共同願 景。不可諱言,向心力的凝聚是企業轉型成功的第一步。 團隊經營 利潤共享 談到經營理念,許振林董事長非常重視充分授權,他表 示,艾木百士與伊諾華打的是團隊戰,各股東間彼此信任且密 切配合,經營層都有股份,因此向心力很強。再者,企業與 企業間採利潤中心管理,各廠財務獨立,彼此既競爭又合作。在股東眼中,許振林一直 是位非常具有遠見與洞察力的領導者,且知人善任、利潤共 享,因而能獲得各股東與經營層的信任。對此,許振林表示,他一向很喜歡動腦筋、喜 歡創業、喜歡自己設計規劃廠房、喜歡有挑戰性的事業,而 且他要求自己新成立的企業必須想辦法在第一年就賺錢,然 後邊蓋邊生產、獲利再投入改善與擴建,因此他能受到股東 的信任與愛戴。此外,許振林亦強調與同業間保持良好的互 動關係,重視產業倫理,且不做惡性競爭。 追求合理的利潤 面對經營日亦艱辛的自行車市場,許振林董事長表示, 美國雖是最大的市場,但大者恆大、客源十分集中,對台商 而言,風險很高;再者,Mass市場的車成本愈壓愈低、品質 愈要求愈好,對IBD市場威脅很大,對自我定位在中高檔的 台灣業者也是一大隱憂。因此,轉型升級成了企業在新競爭時代裡,有效分散風險的保 命符之一。近來大家都為原材料大漲且漲勢不歇所苦,其中 以鐵材漲幅最大,也造成以鐵材為主的low-end產品成本大 增,使得廠商幾乎無利可圖。現在的情況是,大多數廠商都 在苦撐,因為大多的產品價格已經無法反映成本,加上無突 破性的創新產品出現,大家只好犧牲利潤去拼價格。許振林 表示,沒有合理的利潤成為業界最大的隱憂,他認為,自行 車業的苦難現在才開始,未來兩三年是關鍵,大家真的要努 力求突破。許振林也預估,未來大陸設廠的台商會有一半必 須要打道回台灣,其中台資組車廠的處境與競爭力堪虞,被 陸資廠取代的可能性最高,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對品質要求很 高的日本市場,台商的掌握度比大陸廠商低,值得深思。 全球佈局以提高競爭力 記得統一集團高清愿先生曾說:「多角化經營最大的好 處就是風險小」。的確,多樣化的產品可以分散風險,因為 同一個時間不會每一項產品都賺錢,也不可能每一項產品都 虧錢,因此經營起來比較安全。再者,相關事業的多角化經營,不但可以消耗一些公司 生產的原料,還可以節省很多費用,包括行銷、交際、廣 告、包裝、運輸、稅金等。 現在企業所面臨外部大環境的變化包括:全球化、自由化與科技化,對企業經營造 成很大的影響與衝擊。如果自己的內需市場並不足以滿足企 業成長的需求,有些甚至內需市場已經飽和成熟,那麼唯一 的出路就是把企業的力量向外延伸,做好「全球市場佈局策 略」,不只市場要全球化,連生產製造據點也要做好全球生 產佈局的規劃,才能有效降低生產成本,提高整體營運競爭 力。 企業推動轉型成功與否,端視員工是否一致認同公司追求一個新未來的理念與共 同願景。領導者必須說服他們了解公司「為何要」推動轉型,以及公司「為何現在」就 要轉型。領導者必須明白告訴員工,未來公司將朝「何處」 去,轉型成功後公司將達到何種境界。不可諱言,向心力的 凝聚是企業轉型成功的第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