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nk Bicycle,Think Taiwan

圖、文◎編輯部


今年的開幕典禮移回一館舉行,雖然SARS當前,國內外大廠仍舊踴躍出席、充滿活力!

Shimano會長島野喜三(中)表示,Shimano已決定投資1500萬 美金於天津設廠,預估明年4月可完工投產。左為桂盟董事長吳 能明,右為建大董事長楊銀明。

SARS來襲,展會照展不誤,有些廠商只能載口罩以求自保。(普威安全帽)

 

2003年台北國際自行車展真可說是屋漏偏逢連夜雨,先是遇上美伊戰爭開打,讓許多歐美客戶為此取消了原訂的參訪行程。同時,又爆發 嚴重的SARS疫情,這個已經導致多人喪命的「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讓台灣在幾 經波折後,終究被列為疫區,也讓不少海外參觀買主臨時缺席。今年總計有565家海內、外廠商 參展,展出1751個攤位。(台灣企業佔474家、1420個攤位)

SARS重挫展氣 遠距交易大盛

在多重外在因素的干擾下,今年來台參觀台北國際自行車展的國外買主銳減,而一 向被視為台灣自行車主要外銷市場的歐洲,似乎也不能免俗 地大受影響,來訪人數明顯低於去年;不過根據參展廠商表 示,雖然今年來台人數大減,但實際上並未嚴重影響到台灣 自行車業的外銷接單表現,據瞭解,這可能是因為國外買主 早在開展前就已經對眾多參展廠商以通訊方式下單,所以在 展會上損失的客源多半只是一些屬於考察性質的零星廠商, 因此對於已經打下口碑的台灣自行車業,影響並不如預期來 得深遠。

亦有業者表示,許多美國大廠的老闆皆因SARS缺席,僅派採購或技術人員前來,反 而討論的內容較深入,再者殺價情況也不似往常慘烈,對廠 商未嘗不是件好事。

根據貿協的統計,本屆台北自行車展共計吸引來自全球 的2,110位買主,較去年的2,736位減少23%,其中以亞洲地區買主 1,006位居冠,其餘依序是歐洲448位、北美洲380位、大洋洲 179位、非洲33位、中南美洲36位與中東28位。

3N新演繹 自行車就是台灣

本屆台北展的主題仍延續去年的大方針,以「3N」-新 材料、新功能、新用途為展出的重點,此外,為了讓台灣自 行車業界的努力精神得以彰顯,特別加入了新的概念:「Think Bicycle,Think Taiwan」,期將台灣自行車產品推向國際,並讓自行車成為台灣的代表性 產品。

面對中國大陸和印度在中低價位品的生產技術逐漸成熟、產量連年增長,台灣區自 行車輸出業同業工會曾鼎煌理事長在會中表示:「目前,台 灣業界正在大力推動與大陸產品差異化的計劃,而其中首推 由A-Team領導的3N方針,期望將台灣引領到發展IBD路線的主要基地,以便與主要生產 普及品的國家地區有所區分。」

另外,為了讓參展廠商享有更好的服務,貿協今年也首 度免費提供「網上買主預約洽談機制」,使買賣雙方能透過 網路預約展覽期間的會談時間,參展廠商普遍肯定其實質效益,所以貿協決定在下一屆 台北展中繼續提供該項服務。

碳纖維產品一枝獨秀

既以3N為展出主題,想必所有的參展廠商無不在材質、結構、功能上竭盡改弦易 轍之能事。在材質方面,今年的展出焦點仍集中在各界推崇 的碳纖維,技術上有朝向全面應用的趨勢,各大廠皆推出整 車較勁,其中,巨大的TCR Gold碳纖維公路車以全球限量35台的特別設定,瞬間擄獲每 一位參觀者的目光,在會場中展出的0001號,更是此作的代 表,這輛要價10000美金的夢幻跑車,僅重6.54公斤(不含 踏板、水壺),堪稱一絕。另外,美利達也躋身碳纖維材質 領域,特別推出搭配碳纖維車架的新款LRS與公路車,以及 HFS液壓成型車管的頂級LRS Enduro車款,作為展會主軸。其它,還有許多廠商在特殊合 金上著墨頗深,例如台灣穗高也展出多款高檔的輕量鈧合金車款。

捷安特中國廠總經理鄭寶堂(中,著白色夾克者)帶領幾 十位捷安特大陸地區的經銷商來參觀考察台北展。

順捷走藝術風的設計以強調其產品在彩繪上的藝術美感。

巨大強調品牌形象與自行車可以讓生活更美好的意念。

 

美利達今年展出多款高檔新車頗具看頭!

SRAM總裁Stan Day表示,已將部份Rock Shox生產線移至台灣廠生產

世同今年的攤位設計非常有質感,贏得許多讚美與好評!

KMC於會場安排攀岩車表演造勢

信隆廖學金董事長展示其最新避震前叉產品,肩蓋的“Z”浮雕設計宣示信隆將邁入中高階的自有品牌之列。

手工彩繪車架更上層樓

至於新結構與功能方面,輕量化仍舊主導著眾廠家的開 發,像龍通關秀出總重量只有5.5公斤的折疊式自行車,太宇 也展出僅1.88公斤的超輕量全避震車架。此外,車架手工彩 繪的風潮更盛去年,許多廠家的做工水準直指歐美名品,其 中,順捷為表現其彩繪實力而特別架設藝術化攤位,搭配各 式彩繪車架與豎管頗受買家矚目;而達富的花系列彩繪車架 以及個性化人像車架也極獲青睞。在一片追求創新的風潮中,也有人以回復舊日歐美名 品風華為新品重點,如一心所展出的復古銅焊接頭跑車車架,就是一例。

零件創新意

而在零組件方面,碳纖維產品如雨後春筍,符合人體工學 設計更是訴求重點,也展現台灣在材質與技術上的實力。FSA除 展出公路賽爬坡專用的碳纖維曲柄組外,亦成功跨足輪組,推出 三款產品。避震前叉也在功能、設計上都有不少提升,SR Suntour今年獲得創新獎的行程可調式避震前叉,就以免停車調整 的氣壓轉換功能展現出獨到的設計能力。而亞獵士推出公路管狀 胎使用的輪圈及全球首創的鈧合金輪圈,更分別以其實用性與 12絲編法倍受買家關切。座墊方面,凝膠的運用更普遍,各大廠 無不在舒適性上大作文章,也讓座墊更具親和力。此外,今年廠 商們也紛紛向機車取法,推出可一手剎雙輪的ABS與防俯衝系統 等強化安全性的產品。而在國外廠商群聚的世貿二館,眾多知名 品牌也毫不保留地秀出其最新、最勁的產品,包括Campagnolo世 界第一組量產的BORA G3、ANSWER即將在台正式推出的多款新手把、座桿等,讓今年的台北 展的風采更勝以往。

成立台灣A-Team 開創新局

在本屆台北展中,醞釀多時的A-Team終於在展會期間宣 佈正式成立,會中亦展出A-Team成員共同合作開發的成果車。A-team發起人之一的巨大 劉金標董事長表示,目前全球均面臨經營嚴峻的問題,A-team 為因應市場普遍供過於求的現象,除了徹底實現產品高附加價 值化以外,更確立高級化計劃以及少量多樣、多功能的供貨體 制,以開創台灣精品的前景。

自行車設計大賽獎落德國

台北展的另一項重頭戲就是自去年中即一路緊張未決的 「全球自行車設計比賽」,經過連年的舉辦,今次已是第七屆。 在高達1180件分別來自全球58個國家的參賽作品中,評審人員 幾經議論,終於選出23件作品進行決選。在台北展首日舉辦的 頒獎典禮上,來自德國的設計師Roland Hein和Stefan Espenhahn以名為「filou」的雙重功能滑板車獲頒金牌獎,獨得獎金新台幣50 萬元。這項反覆激盪設計師創意的比賽,又將在5月1日開始受 理第八屆的報名,相信在明年的台北展中,參觀者將目睹更精 彩,且更別出心裁的設計。

下屆台北自行車展將於明年3月11日至14日舉行,同時 主辦單位外貿協會為讓參展廠商能有更大的展出空間,將增闢世貿大樓二樓與A21展場。 

2003年台北國際自行車展買主人數統計

Local Visitors國內

13,653

Overseas Visitors國外

2,110

買主洲別統計

Asia亞洲

1,006

Europe歐洲

448

Latin America中南美

36

Middle East中東

28

Africa非洲

33

North America北美洲

380

Oceania大洋洲

179

總計 

2,110

每日參觀人數統計表

國內參觀人數

國外參觀人數

3/29

4,514

1,245

3/30

4,762

528

3/31

2,825

267

4/01

1,553

70

前5名國外買主

Japan日本 333 

U.S.美國 294 

Germany德國 167 

Korea韓國 136 

Hong Kong香港 113


整車類

世同的高級跑車質感佳

愛地雅今年攤位結合Euzi品牌非常有氣勢,跑車塗裝亦很有看頭!

重12.5公斤的美利達LRS設計Freeride車

明甸行的碳纖維跑車

世同展出的Street用BMX車

莊盟的越南製高檔跑車

美利達推出碳纖維版的LRS車款

菲力展出的新全避震電動車十分粗獷!

台灣穗高的輕量鈧合金全避震車CFD-2000

明甸行的流線Trekking車搶眼

郁珺ODM的Jaguar碳纖維車

泰億的全避震車

大忠推出的全避震Freeride折疊車

愛地雅車架塗裝與Logo皆十分出色!

最新改版的Xtension Xpilot配第五元素後避震器

巨大的室內運動車

可口可樂迷也有專屬自行車囉!

明甸行推出強調親子互動教學功能的童車-Learn 2 Ride

簡約流線設計的低車身輕量車

輝達推出兼顧安全與舒適的四輪電動輔助車,賣相佳!

太平洋的四輪協力車趣味十足!

遠大推出的電動Scooter

菲力大陸廠生產的電動車

無鏈傳動的折疊車

龍通關推出僅5.5公斤的超輕折疊車

立洋推出前後輪徑不一樣的16吋折疊車Backbone

僅7公斤的鎂合金折疊車(龍通關)

迷你小車五臟俱全 EZ電動折疊車

全避震折疊車 迷你的趣味車

零件類

永輪推出的新鈦合金超輕車架

太宇的獨門特殊合金車架僅1.88公斤

保安的手工彩繪車架強調個性化

彩繪車架也強調民族藝術風

RST OMEGA-SL鎖死、調整行程輕鬆自如

SR Suntour新避震前叉NRX-ML採碳纖維肩蓋設計

SR Suntour推出整合式ICE系統,將避震鎖死、行程調整以及變速功能皆整合於把手上,讓避震更輕鬆!

新Zokes Air避震前叉

 

RST的Downhill用避震前叉Sigma-XT

 

FSA最新碳纖維曲柄組Carbon Pro Elite僅重510公克!

維豪的碳纖維車手強調人體工學、不斷精進!

維豪的一體成型碳纖維曲柄

 

元渝氣壓避震座桿結合打氣功能!

byus亦打算投入補修市場

伊諾華的彩色顆粒胎讓整車更有一體感!

金享CNC豎管(右上圖)
金享採新MDU材質所製造的避震座桿SP379,以彈性佳、 耐用久、調整簡易為訴求

亞獵士的全球首創鈧合金輪圈

 

立新橡膠的最新款輪胎設計

 

錦麟展出一系列採用自行研發調配的超輕合金材質KLM41(結合鎂與鈮)的各式輪圈

華豐的下坡車專用無內胎

協達推出的碳纖維輻條

享利設立於1984,目前有4個廠各分佈在台灣、越南。今 年推出高級輪組,材質為鎂鋁合金。輪組重量:前輪840g,後輪1007g, 是本年度行銷主力。


零配件類

維樂運用其凝膠技術製成的舒適座墊

美而光推出的新舒適座墊採用特殊材質,彈性佳且有效提升長時間騎乘的舒適性。

鋒明整合閃光照明的座墊設計

Topeak最先推出的大尺寸水壺架設計

駿鎰ART的新雙色設計座桿搶眼

亞獵士跨足三C材料,亦供應各式管材

祥力也展出一系列強調舒適感的凝膠座墊

Campagnolo十速Centaur大齒盤

清豪經動態測試協會測試肯定並頒獎表揚的優異花鼓

採高週波壓入的透明凝膠設計座墊(鋒明)

QUAD推出剎車臂長可調的V剎,方便裝卸泥除

六毅展出的八缸油壓碟剎

金屬色的流線配件設計很受歡迎(瑞振)

確保一手剎兩輪的ABS(六毅)

Topeak極點推出有重量顯示器的自行車專用固定車架

瑞振推出的組合式泥除,強調活潑個性化的設計

浩捍推出的新車鞋鞋底採碳纖維材質

彰虹的創意造型車鈴與輔助輪

大亞的新鏈條強調具自我潤滑功效

勁華科技搭配新開發動力套件所推出的電動滑板車

勁華科技的全新鎳氫電池與動力套件


自行車創新獎

信隆、鈺捷、航翊是手把、立管、座管類前三名!

巨大是今年創新獎中的最大贏家,右為巨大劉湧昌協理

耀輪(左)以超輕一體式碳纖前叉獲獎

輪組類冠亞軍:亞獵士(右)、鑫元鴻(左)

變速系統冠亞軍:SR Suntour(右)、台灣微轉(左)

KMC的輕鋒鏈條與奈米鏈條分居冠、亞軍

乃興(左)以旋轉水壺轉接座獲附件類第一名!

賽克以防俯衝系統獲獎,左為賽克公司張文彬

台灣義芳(右)以雙內溝折疊器獲獎

第七屆全球自行車設計大賽金牌由德國作品「filou」摘下

自行車工業研發中心展出專案成果-智慧型電動代步工具

自行車研發中心董事長張鴻加(中)肯定設計者的創意與用心,期許以「永續創新設 計」來延續台灣自行車的生命。

人物特寫

墨西哥廠商今年來的很少,Benotto國際部採購經理Kim Ledlin(右)對台灣SARS一點也不怕,他甚至表示若上海展照常 舉行,他也不會缺席!

岱輪董事長黃俊雄(右)由於熱心、好客,所以人緣非常 好,中為黃太太;遠大董事長陳定興(左)對新產品開發不遺餘力

雖然北京SARS疫情嚴重,但北京捷安特的林清發(右二)強調騎 車運動有助提升抵抗力,所以Giant在北京仍有不錯的銷售成 績,右為林太太,左一為信隆法務顧問黃有乾

講究事業、健康和生活兼備的永傑總經理曾文良(左)對農藝也非常有心得,每天早上與曾 太太(右)爬山運動、晚飯後泡茶談天是例行作息。

金享公司一向注重形象和開發,每次展會上都設計和展出不同主題。圖為董事長陳潮湖

 

一向自信、敢言的盛傑董事長陳威達自立自行車共和國,對今年自行車業務仍深具信心

加拿大Leepe Group是崑哲加國最大客戶,右為總經理Mr. Hubert Leepe,中為崑哲董事長曾雨清,左為游銘裕總經理

信大第二代楊大嶔副總經理(左)非常“將才”,中為羅思芳副理,右為蔡嘉明經理

駿馬業董事長游麗玉不僅事業成功,待人處事更獲好評,她 的愛心、熱心與孝心深獲親友、業界敬重

名威自今年起更名為“貫雷”,他們英國客人來的不少,前 右一為英國客戶Peter,前左一為貫雷董事長陳浚昇

大森公司葉俊麟董事長(右)與日本Aki代表簽訂總代理合約

 

速得橫跨運動器材、自行車、文具等多種產業,董事長葉家和雖是前任台北市 運動器材公會理事長,對今年SARS影響運動器材展效向貿協爭取50%退費一 事仍不遺餘力!

巴西貿易商劉柏南先生從台灣進口零配件到巴西已十多 年,對台商十分照顧。

SARS影響下,不少國外大老都不敢到台北展,吉安董事長陳 國華(中)表示,該來的還是有來,祇是買主真的少很多。

英國客戶今年台北展來的比其它歐盟國家多,右一為英國Tradewinds董 事長Richard,左一為台灣英貿公司董事長莊銘德。

大甲車業除積極外銷中南美洲,在大陸亦成立深圳與昆山辦事處服務客戶。 左起:涂秋龍經理、涂佳慧、涂愛、涂世蒼副總。

澳義原本計劃在上海展結束後就舉行大陸新廠(天王鎮)開幕典 禮,現也因SARS而順延,左為董事長郭嘉德。

西班牙知名攀岩車製造商Monty出席立新公司的台北展例行晚宴,Monty 年銷售4萬台,右為總經理Perepi,左為技術經理Josepvila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