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蔡明恩


林貫中(左)與鄭文山(右)對玄耕的未來深具信心。

事自行車碳纖維產品製造的玄耕,為台灣少數因為對自行車的愛好,而跨入自行車零件製造的公司,所生產的 產品,從車架、前叉到避震器,種類相當豐富,有些碳纖維產品還跨足到汽機車領 域,甚至於醫療器材,這樣的情況,很難令人相信玄耕投入碳纖維產品的製造只有 五、六年的光陰。

產品品質與人員素質並重

玄耕為了追求輕量化與高附加價值,而投入碳纖維自行車產品的製作,並專注 使用Matrix碳纖維製作法,林貫中教授表示,一些不適合利用碳纖維的地方,如前 叉端,他們一定堅持用鍛造件來製作,確保使用者的安全,也由於這樣的製程,花 費了他們許多的心血,但公司仍堅持這樣一條路。玄耕大約有40多名的員工,公司 對於員工的要求也相當重視,鄭文山先生表示,碳纖維製品的製造過程手續相當繁 瑣,溫度、溼度、壓力種種關鍵環環相扣,一點都不能馬虎,玄耕在訓練員工方 面,給予員工適當的教育訓練,了解複合材料的特性與週邊環 境的要求,從實務中學習複合材料的特性並能加以微調,擺脫以往說 一動作一動的被動習性,才能讓碳纖維材料運用達到最完美境界。

碳纖維前叉為玄耕的強力商品。

不斷研究開發 才有生存利基

對於未來的經營方向,林教授保持著相當樂觀的態度,平價車的製造由日本轉 移到台灣,又由台灣移到大陸,但台灣利用現有技術,往High-end 方面的路途,還有很大的空間可以繼續發展下去,端看經營 者的能力與公司研發創新的腳步。玄耕的產品以OEM為主,產品主要外銷歐洲與美 國。對於自有品牌的開拓,林教授採取保留的態度,他表示自有品牌的風險過大, 較難以掌控,玄耕將採取與國外廠商合作的方式,共同經營原有的品牌市場。

關於台灣自行車的走向,林教授表示,不是走向大陸,便只有往高階研發, 開拓更高的自行車產品價值,而玄耕並沒有任何到大陸發展的構想,只有往研究開 發這條路繼續走下去。由於今年自行車景氣漸有起色,玄耕除積極加強人事佈局、 增加人力、添購新的設備,同時著重開發新式產品的能力,增加模具組,對未來更 抱持樂觀的經營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