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不可能挑戰變成可能
 |
 |
在全球自行車產業仍處於供過於求與價格競爭的惡劣環境中,巨大憑藉全球生產與行銷的優勢,去年仍能順利達成各項財務目標。劉金標董事長表示,今年的競爭還會更加嚴厲。在這種環境下,巨大以永不停歇的行動力與不斷改善的執行力突圍!除了繼續強化整個經營價值鏈的均衡發展及經營績效外,並強化全新產品的研究開發,以舒適車等符合Life Styte的產品吸引原先不騎車的族群,擴大自行車市場。另外,為因應未來中長期的發展需要,巨大也考慮在東歐、中國覓地設廠擴充產能,具體計劃仍在評估中。劉金標抱著『向不可能挑戰變成可能』的決心與信念,繼續帶領巨大走在前面!
採訪整理◎阮素琴、陳柏如
健康管理:持之以恆的運動
市場快訊:幾個月不見,董事長小腹不見了,整個人看起來氣色非常好,且身子更加硬朗結實了!有什麼秘訣或撇步跟大家分享嗎?
劉董事長:其實也沒什麼!就是多運動吧!以前住在沙鹿時,每天都騎自行車往返沙鹿與大甲,搬到台中市後,每天還是早起跑步運動。自從腰痛痊癒後,找又開始打高爾夫球了,加上天天騎Revive自行車運動,持之以恆,所以精神很好,給人感覺就此較春風了。可能是皮膚曬的比較黝黑的關係,看起來也比較瘦、比
較結實。
巨大一向強調與眾不同的獨創性,堅持不跟別人作一樣的事,今年全力宣傳主打這款最
新的Revive舒適靠背車,就是最佳的例子。巨大一直很希望改變自行車的命運,並顛覆
自行車在消費者心中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
市場快訊:談談巨大今年的產銷計畫?
劉董事長:巨大在全球有四座生產工廠,去年總共產銷470萬輛自行車,今年產銷量將增為500萬輛。台灣總廠將繼續從事新產品及高 附加價值產品的生產,今年預定產銷62萬輛外銷歐美日等國:捷安特中國昆山廠預
定產銷280萬輛,其中125萬輛內銷大陸市場;上海巨鳳廠則持續發揮其童車專業廠的優勢,預計生產130萬輛,以外銷美國為主;至於荷蘭廠預定生產28萬輛,以就近供應歐洲市場為發展重心,強化巨大在歐洲市場的競爭力。
大陸再設一廠明年初定案
市場快訊:聽說巨大正積極評估在大陸西南如成都等地的設廠事宜?大陸已經供過於求,巨大為何還計劃設新廠擴充產能?主要的考量為何?
劉董事長:大陸在出口市場的確已經供過於求,但巨大的策略與其他業者不同,我們內外銷並重,因此,捷安特中國在進入大陸這12年來,除了加強外銷,在內銷方面也不斷廣設行銷通路與販賣據點。如今我們發現,巨大原先設的兩個廠太集中於華東,但大陸市場幅員廣闊,物流不便,只靠這兩個生產據點,並無法完整且
即時供應到全中國的各個市場。因此,我們有了再蓋新廠的想法,這座新廠將完全以內銷為導向,希望達成就近市場、開拓市場的目標。至於據點會選在哪裡?雖然媒體眾說紛紜,也聽說成都或者天津呼聲很高,但這一切巨大都還未定案,都還在審慎評估當中。若可行,一切計畫與決策將於明年年初塵埃落定。
市場快訊:當初巨大到上海昆山設廠,帶動了一批台商零配件廠從華南遷移至華東落戶的風潮。這次的設廠是否又將帶動另一波的團隊遷移呢?
劉董事長:上下游供應練的整合與完整性,在投資設廠環境的評估中很重要。但大陸腹地太廣,評估成本與競爭力,加上為爭取時效與市佔率,巨大有必要做另類的思考。至於零
配件廠是否會跟進,相信他們自己會做投資環境評估與判斷。現在的趨勢不一樣了,以前一個廠可以供應全世界需求,像Shimano、Campagnolo等,現在的趨勢則是零件廠必須接近市場、就地供應,才能更靈活且具競爭力。廠商必須評估市場規模以及成本是否划算,千萬不能盲目跟進。
積極評估東歐設廠的可行性
市場快訊:由於歐盟對大陸的整車有反傾銷稅的障礙,據說巨大也在積極評估到東歐設廠的可能性,不知董事長心中是否已有理想的地點?
劉董事長:的確,歐盟反傾銷的問題是一大障礙,巨大也積極評估因應的方式,我們在今年三月也親自到東歐做了一趟投資市場的考察,了解當地的投資環境、政府優惠政策、法令規章、資源配套等相關問題,前往設廠可能性很高,但巨大的作風一向堅持事前謹慎縝密的評估,所以決策時間會拉很長,目前尚無具體計畫。
巨大的定位與經營理念很清楚,就是要成為Total cycling solution provider,力求提供消費
者全方位的服務,讓自行車這項產品深入大家的生活中,真正建立自行車的新文化生活
與價值觀。
顛覆自行車的刻板印象
市場快訊:最近Giant在全球同步推出Revive舒適靠背車,在各大媒體曝光率很高,且消費者反應極佳,談談董事長對這台車的定位以及期許。
劉董事長:巨大一向強調與眾不同的獨創性,堅持不跟別人作一樣的事,今年全力宣傳主打這款最新的Revive舒適靠背車,就是最佳的例子。巨大一直很希望改變自行車的命運,並顛覆自行車在消費者心中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在登山車當道的市場,Giant反其道而行,推出符合人體工學的靠背式舒適車Revive,讓自行車變
得更有親和力、更貼近生活型態與消費者需求。至於為什麼是舒適車?因為我們認為自行車市場這十多
年來靠登山東吃飯已經太久了,產品同質性太高加上市場已飽和,消費者也對自行車沒有新鮮感了,所以急需另一個突破性的車種來接續下去。巨大了解未來不會有第二次的登山車風潮再締造產業另一個十幾年的榮景,但是我們相信可以找出好幾個小登山車的車種再創市場新需求,以延續自行車產業生生不息!因此,我們
很早就著手進行這項工程,這款Revive就是我們的成果之一,在設計上我們跳脫登山車的本質與基本架構,重新從消費者的需求出發,希望提出新的騎乘概念與騎乘經驗,來活化市場。
Revive讓病痛不藥而癒
市場快訊:聽說董事長這十個多月來每天都騎Revive運動,不但提供研發人員不少點子,還騎出了心得與收穫?
劉董事長:是啊,收穫很大!騎Revive幾個月下來,我坐骨神經痛的老毛病居然下藥而癒了,我自己都感到很意外!我不是醫生,但我想這可能跟Revive人體工學的設計以及舒適的靠背坐墊有很大的關係,有靠背的支撐可減少了坐骨神經的受力,施力較容易,配合下半身不斷踩踏運動,久而久之,困擾許久的坐骨神經痛就痊癒了。
騎自行車真的好處多多,常騎自行車的人,最能達到全身運動的效果,長期下來,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增加
肺活量、強化腿部的肌肉,同時還能增進平衡感,讓自律神經系統獲得調整。前陣子,因為SARS病毒導致大家人心惶惶,我想最重要的是增加自身的抵抗力與免疫力,而騎自行車既環保又可抗SARS絕對不是口號,SARS肆虐的時候,捷安特在大陸幾個城市的銷售甚至出現不減反增的熱賣現象。
研發創新是業者必須不斷努力且持之以恆的功課,如果只是拾人牙慧、仿冒別人的創
意,這樣公司永遠只能作價格競爭,永遠不會進步。巨大公司就是因為從不Copy別人的
產品,才能有今天的規模與成就。
熱心社會公益倡騎乘風氣
市場快訊:巨大除了追求自我的成長,在提倡單車騎乘風氣、影響政府建設自行車專用道、推動922無車日、贊助公共自行車等許多社會公益上也下遺餘力,談談董事長對這方面的看法。
劉董事長:巨大的定位與經營理念很清楚,就是要成為Totalcycling solution provider,力求提供消費者全方位的服務,讓自行車這項產品深入大家的生活中,真正建立自行車的新文化生活與價值觀。從贊助並協助補修維護公共自行車到推出全球限量發行的碳纖維紀念車,巨大一直在做的,就是不要只在既有的市場裡競爭,我
們希望創造新商機、新需求、新市場,這才是沒有上限的發展空間,我們希望把現在沒有在騎車的族群全都拉進來,把這塊餅作大,讓消費者的生活因為自行車而更美好,同時也為自行車業者開拓更多的商機。
好幾年前我們成立自行車新文化基金會的用意,就是希望透過活動的推廣與單車舉辦來帶動騎乘風氣,並督促政府興建自行車專用道,此外更與台北縣市政府合作,免費捐贈公共自行車給大眾騎乘並負責維修保養的工作。甚至去年開始,我們也策劃了922無車日的大型活動,這些事對巨大本身的實質助益不大,但這是一種社會責任,也有助自行車產業與大環境的發展,所以我們很樂意推廣。
創造流行、領導趨勢
市場快訊:台灣自行車產業所面臨的瓶頸以及您的建言。
劉董事長:我常舉鞋子跟機械錶的例子來勉勵我們的同仁要在研發創新上多努力。回想三四十年前,運動鞋是勞工階級或運動員在穿的,有錢人與白領階級都要穿皮鞋,所以那時的運動鞋市場很小,但是你看看現在,賣運動鞋的大品牌無不絞盡腦汁,研發創造新流行、領導新趨勢,並成功讓運動鞋改頭換面,現在全家大小
都在穿運動鞋,運動鞋也變成一種流行趨勢,這樣的市場與商機,絕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而是業者努力的成果。
再說機械錶好了,最早的機械錶主要是看時間用的,現在呢?Swatch等大廠用心研發,推出各式電子錶,也成功創造了原來沒有的市場,讓錶成為一種時尚與流行,甚至是穿著的一部分,現在一個人都擁有好幾隻錶,搭配不同場合、服裝或功能來穿戴。
反觀自行車,我真的要說,這些年來大家的努力真的不夠!希望這兩個例子提供給業界作參考。再者,研發創新是業者必須不斷努力且持之以恆的功課,如果只是拾人牙慧、仿冒別人的創意,這樣公司永遠只能作價格競爭,永遠不會進步。巨大公司就是因為從不Copy別人的產品,才能有今天的規模與成就。
自我挑戰:化不可能為可能
市場快訊:您對巨大集團以及經營團隊的期許?
劉董事長:向不可能挑戰變成可能!創新的工作總要有人做,我希望大家現在在做的,都要是能力之上的事,要挑戰不可能,將不可能的事變成可能!希望我們能在現有的資源與能力下,不斷追求突破與極限,這樣巨大才能一直走在前面。
不是每家企業都有機會打這自有品牌並成功成為全球知名品牌,而正躬逢其盛的巨大總裁劉金標,看著Giant品牌從誕生到成長茁壯,這應該是他在巨大最大的成就感了。
|